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00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1016篇
林业   1174篇
农学   2168篇
基础科学   446篇
  1509篇
综合类   9626篇
农作物   131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856篇
园艺   2863篇
植物保护   414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459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485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912篇
  2013年   899篇
  2012年   1396篇
  2011年   1331篇
  2010年   1159篇
  2009年   1266篇
  2008年   1507篇
  2007年   1247篇
  2006年   1168篇
  2005年   1236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0篇
  1956年   8篇
  195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提高民勤旱沙区黑果枸杞栽植成活率,并提高枸杞品质和产量,本文以民勤黑果枸杞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驯化栽培,通过对苗木根系的不同处理探讨对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种类盐胁迫对马蔺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总质量浓度为0.3%的NaCl、NaHCO3单盐溶液及其不同配比的混合盐溶液胁迫对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幼苗生长量、地上部干鲜重比值、地下部干鲜重比值以及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0.3%NaCl溶液对叶数和株高增长量的影响最小,其次为3种混合盐溶液,各处理在第14天时株高增幅达到最大。经0.3%NaHCO3处理后的幼苗地上部干鲜重的比值为空白对照的2.17倍,地下部干鲜重则为空白对照的56.61%,随着混合溶液中NaHCO3浓度的上升,地上部干鲜重比值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地下部干鲜重比值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经35天处理后,0.3%NaHCO3胁迫的马蔺幼苗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较对照均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39.73%、26.08%,而各处理间的根系体积却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0.3%NaHCO3溶液对马蔺幼苗的胁迫作用最强,2种单盐对根系的胁迫作用强于混合盐胁迫,而0.3%NaCl溶液对生长量的胁迫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3.
植物根系表型信息获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数量增长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粮食安全供给压力,育种学家亟需培育高产、高效作物品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基于根性状的品种培育改良可有效提高作物水分、养分利用率,但根系表型观测的困难性极大地限制了育种进程.随着自动化控制、成像和传感器以及图像解译技术的发展,高通量根表型信息系统性收集已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一系列适用于室内或田间的非破坏性或破坏性根系二维或三维结构测定技术;系统阐述了主流的根表型参数提取图像分析技术和软件;探讨了基于根表型平台的根性状筛选应用于新品种培育的成功案例,并对高通量根表型平台的进一步研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药剂浸苗处理和药剂行沟土壤处理两种施药方法,比较各药剂对黄芩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力。结果表明:300g/L 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000 倍液做浸苗处理和做行沟土壤处理的防效均最高,分别为74.58%和67.92%;250g/L 嘧菌酯悬浮剂800 倍液两种处理方式下防效均最低,分别为55.03%和41.22%;各药剂浸苗处理的防效均高于行沟土壤处理,其中药剂30%噻呋·嘧菌酯悬浮剂1000 倍液和250g/L 戊唑醇水乳剂800 倍液做浸苗处理时也取得了良好的防效,分别为73.12%、71.74%。  相似文献   
15.
16.
为进一步明确化控处理时期对玉米冠层、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2017和2018年在吉林省西部开展2年大田试验,供试品种为‘富民985’,2年均喷施乙烯利类型的化控试剂;其中2017年种植密度为7万和9万株/hm~2,在8和10叶期(T(8+10))、8和16叶期(T(8+16))分别进行化控处理;2018年在8叶期(T(8))、8和16叶期(T(8+16))、16叶期(T(16))分别进行化控处理,种植密度为6和9万株/hm~2。结果表明:1)玉米增密后,倒伏率增加;化控处理可缩短植株节间长,降低株高和穗位高,降低倒伏率,其中T(8+16)处理最为显著;2)化控处理后穗位以上叶片叶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其中T(8+16)处理能够降低15%以上,从而提高透光率,利于下层叶片进行光合作用;3)化控处理增加玉米根系投影面积和最大扩展宽度,降低顶部夹角,使根系更加平展,增强抗倒伏能力,其中T(8+16)处理效果较为理想;4)T(8+16)处理能增加玉米产量,其中2017年T(8+16)处理与CK相比增加6.5%的产量。所以在玉米群体结构建成的8~9和15~16叶期,运用乙烯利类型化控试剂2次,能够改善穗上群体结构,增强茎秆和根系的抗倒伏能力,维持后期群体结构物质生产能力,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津研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外源肉桂酸(CA)模拟自毒胁迫,研究水培方式下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光合荧光特性和抗氧化系统对CA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外源CA处理可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当CA浓度为0.25 mmol/L时,处理4 d后黄瓜幼苗的株高和叶面积受到显著抑制,甚至造成部分死亡。黄瓜幼苗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在CA浓度为0.25 mmol/L时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9.9%、31.7%、34.7%,随着CA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与对照相比,CA处理下的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Φ_(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_(NPQ)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均呈降低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C_i)、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_N)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_(NO)则呈升高趋势。此外,随着CA浓度的升高,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不断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CA处理会造成黄瓜幼苗光系统Ⅱ(PSⅡ)的损伤,使光合性能下降,同时促进活性氧(ROS)的积累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从而影响黄瓜幼苗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19.
以三峡库区南沱镇为试验基地,研究了干旱胁迫下连翘不同种植模式根系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在连续伏旱的情况下,连翘林下种草的土壤含水量递减率均小于连翘林下不种草的土壤含水量递减率;随着坡度的增加,种草与不种草处理间土壤含水量及土壤含水量递减率之间的差异变小;从连翘根部随水平距离增加其土壤含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对于2~3 a生的连翘其最佳保持水分的范围是在距根部45 cm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