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18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74篇
  1753篇
综合类   50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0 毫秒
51.
调整农、林、牧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干旱、半干旱低山丘陵区农业走出低谷,摆脱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对敖包流域水土资源评价,系统环境辨识与诊断,明确系统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确立了系统优化方案,为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2.
<正> 杨家河小流域,紧靠丰都县城,流域面积9.07km~2。流域内植被稀少,治理前林草面积176.3hm~2,仅占幅员的19.4%;年均降水量1066mm,60%以上集中在汛期,日最大降雨量93.3mm;该流域水利灌溉条件较好,共有水利设施18处,其中小(二)型水库1座,山平塘16口,蓄引水总量37万m~3,有效灌溉面积174.5hm~2。  相似文献   
53.
54.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横断面土壤水分生态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半干旱地区甘肃榆中北部中连川流域取一横断面,根据地形部位与利用条件布设11个测点,用土钻法监测土壤水分剖面分布与动态,测深到5m。各立地条件年内4月到12月土壤水分动态趋势多样。流域横断面的土壤湿度均较低,2~5m平均值一般都小于10%,其中以坡地苜蓿与半阳坡柠条林地最干燥。该地区土壤干燥化层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存在于人工植被,也存在于天然植被。径流富集叠加可显著改善土壤水分状况,隔坡水平梯田是其重要途径。退耕还草中要考虑各类草地的比例、苜蓿种植的适宜规模及其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55.
黄土丘陵区流域主要植被类型养分循环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纸坊沟流域为例,系统研究流域在植被稳定恢复期1种乔木、4种灌木和9种草地植被类型的养分循环平衡特征。结果表明,乔灌植被类型的叶片养分含量明显高于当年的新生枝条,新生枝条则明显高于枝干;乔木植被类型的生物量、氮磷养分累积量明显高于灌木植被类型,灌木植被类型则高于草地植被类型;乔木的氮养分循环速率是0.789,灌木为0.742,草地为1.000;乔木P2O5循环速率是0.881,灌木为0.758,草地为1.000。乔木的氮养分年盈余量是333.0 kg/km2,灌木为508.5 kg/km2,草地为597.0 kg/km2;乔木的P2O5年盈余量是333.0 kg/km2,灌木为423.0 kg/km2,草地为531.0 kg/km2。  相似文献   
56.
河沟流域水分入渗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现场实地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并结合双环入渗测定以及天然降雨条件下的径流小区观测等手段 ,对河沟流域各类型下垫面水分入渗规律及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 ,并对各入渗模型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比较及评价。结果表明 :考斯加可夫 (Kostiakov)公式以及霍顿 (Horton)公式较符合河沟流域的实际入渗情况  相似文献   
57.
通渭县鹿鹿山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成效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渭县鹿鹿山小流域经过3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提高到60.29%,农户年人均纯收入由1613.8元提高到1967.2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8.
59.
小流域治理在我盟尚属首次,文章通过对清河流域通辽市余粮堡镇段,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调查结果,分析论证了小流域治理方案及有关技术措施,为今后小流域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