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8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522篇
林业   332篇
农学   275篇
基础科学   617篇
  1656篇
综合类   1898篇
农作物   144篇
畜牧兽医   209篇
园艺   180篇
植物保护   48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9篇
  1953年   10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对重壤土和沙壤土两个不同类型的棉田生长状况、植物生理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及土壤温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沙壤土的不保水性和高温使土壤很快变干,造成棉株蒸腾速率下降,气孔阻抗增加,气叶温差变小,形成热害,致使吐絮期提前,影响到了生长状况和经济产量。根据土壤质地造成的灌溉效果的差异,提出在重壤土地采用“大灌量、长周期”,沙壤土地采用“小灌量、短周期”因地配水的灌溉制度,是北疆棉区获得高产应当推行的水分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2.
集雨栽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和矿质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湿润易旱地区的关中红油土上,研究了垄上覆膜集雨栽培措施对冬小麦(Triticumaestivum)田土壤水分和矿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有一定的蓄水保墒效果,冬小麦返青期,0~40cm土壤贮水量覆膜处理比不覆膜处理平均多7.7mm;覆膜能使冬小麦在生长后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深层贮水,在小麦成熟期,100~200cm土壤贮水量覆膜处理比未覆膜处理少23.8mm。覆膜有利于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氮肥用量相同的处理,覆膜条件下的硝态氮浓度和矿质氮累积量低于不覆膜处理;施氮也可以明显增加土壤剖面中的硝态氮含量和矿质氮累积量。  相似文献   
103.
乌兰布和沙漠流动沙丘不同部位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流动沙丘的不同部位沙土含水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乌兰布和沙漠流动沙丘3个不同部位的水分垂直变化趋势是一致的,0~60cm含水量变化幅度大,60~100cm变化幅度小,含水量最大值出现在20~60CITI,降雨主要影响60cm以上的沙土水分;(2)3种部位在时间变化上都表现为4~5月含水量最小,从6月开始含水量升高;(3)迎风坡含水量较其他部位大0.65%~0.9%,较背风坡大1.8%~2.5%,其他部位较背风坡大1%~1.7%,且3种地貌部位20~60cm处较80cm和100cm处有较大差异,同时迎风坡的变化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4.
水肥对春小麦产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通过2年春小麦田间试验分析,研究了水肥对其产量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水肥对春小麦产量有明显的正效应和交互效应,在试验范围内平均水分主效应〉平均肥力主效应,春小麦水肥效应函数为一报酬递减函数,生产中存在不同水分年型下有其施肥的上限,当地最高产量为4670.0kg/hm^2,尽管水肥都具有增产效果,但水分增产力随含水量提高而降低,肥料的增加而提高,肥力的增产作用随水分的提高而提高,肥料的增加而减小,水  相似文献   
105.
半干旱偏旱区农田土壤水分状况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依据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理论,综合分析研究了气象条件、土壤因素和农业技术措施与土壤水分状况的关系,为制定土壤水分调控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地膜覆盖条件下旱地冬小麦的耗水特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1996年-1998年在山西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对不同覆膜条件下小麦的耗水特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旱地小麦采用地膜覆盖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份蒸发,使植株蒸腾速率增强,  相似文献   
107.
农田“五水”相互转化的动力学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麦田水分微循环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描述降水(灌水)入渗、地下潜水蒸发(或补给)、根区土壤水分传输、根系吸水和蒸发蒸腾等五个子系统的麦田“五水”(大气水、地面水、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水)转化动力学模式。论述了模型参数的测取方法。经大田初步试验表明,该模型对于模拟麦田水分动态和“五水”转化关系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8.
109.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横断面土壤水分生态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半干旱地区甘肃榆中北部中连川流域取一横断面,根据地形部位与利用条件布设11个测点,用土钻法监测土壤水分剖面分布与动态,测深到5m。各立地条件年内4月到12月土壤水分动态趋势多样。流域横断面的土壤湿度均较低,2~5m平均值一般都小于10%,其中以坡地苜蓿与半阳坡柠条林地最干燥。该地区土壤干燥化层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存在于人工植被,也存在于天然植被。径流富集叠加可显著改善土壤水分状况,隔坡水平梯田是其重要途径。退耕还草中要考虑各类草地的比例、苜蓿种植的适宜规模及其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0.
油菜田土壤水分与杂草发生特点及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场示范区油菜田的土壤水分、杂草发生特点及油菜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油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与耕作层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明显关系:对产量危害较大的禾木本科杂草在重渍害区为最优势种群,其相对多度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高;稻槎菜在本地区所有油菜田均为优势种群,以轻渍害区发生最为严重;繁缕在本地油菜田为中等发生,以轻渍害区发生稍重;荠菜、泥胡菜等杂草在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田块的相对多度较大。改良区杂种种类最多,但总重量最低;轻渍害区杂草总重量最高。油菜产量随渍害程度的减轻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