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7篇
  1篇
综合类   18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2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变废为宝 提高产值——浅析玉米秸秆圆捆包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尽快解决玉米秸秆资源的出路和畜牧养殖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山西省从2003年开始示范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玉米秸秆圆捆包膜技术以其显著的特点成为玉米秸秆饲草加工业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垦科技》2012,(4):70-70
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如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的汽油和柴油;从汽车、摩托车上“退役”的废旧轮胎也能被还原成价格不菲的燃油;  相似文献   
13.
葡萄味美可口,而葡萄籽外壳坚硬,不便利用,被葡萄酒生产企业视为“垃圾”。然而,河南郑州的张丽雯却从中发现商机,使一文不值的葡萄籽产生了惊人的效益,短短3年时间里,她赚了两千多万元。  相似文献   
14.
村情 商丘市永城市李寨乡庞庄村,位于李寨西1公里处,全村现有人口1280人,耕地2260亩,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村党支部成员3人,党员23人(其中男17人,女6人),村民代表28人(其中男25人,女3人)。村办民营企业3个,白酒作坊2个,水泥预制厂1个,2008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  相似文献   
15.
废弃桑枝在很多农村人眼里一文不值,而浙江省开化县田棚蚕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余运贵却将其变废为宝-利用废弃的桑枝条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为农民开辟出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途径。黑木耳种植一般以阔叶树锯末为原料,由于近年来木材采伐量锐减,大量锯末被运到板业集团再利用,发展黑木耳的原料受到极大限制。以往桑农们把桑枝条剪下后,大都丢弃在田间焚烧。  相似文献   
16.
在正阳县大林镇大林村,只要提起阮关武,乡邻们无不啧啧称赞。这位30来岁的农民,钻研科学技术,发展水产养殖业,每年养鱼收入30多万元,被村民们称为“科技养鱼状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制约西藏藏香猪养殖业发展的猪粪尿问题,提出了如何才能高效利用,变废为宝的思路.介绍了有效处理猪粪尿的几种方式:制作肥料,做沼气原料,养蝇蛆、蚯蚓,生产食用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便的处理成为棘手难题。而用发酵的方法利用畜禽粪便来生产饲料,变废为宝,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洪臣  杨秀艳 《食用菌》2006,28(6):33-33
河北沧州市是闻名全国的金丝小枣之乡,种植面积达67000hm^2,每到秋后季节收获金丝小枣后会有大量的枣树叶落满枣行。枣树叶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及其他营养。多年来枣农习惯用枣树叶烧火做饭,而无别的用处,造成资源浪费。然而我市平菇栽培中常用的主要原料棉子壳货源少,价格较高。为充分利用我市枣树叶资源,变废为宝,降低菇农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为此,笔者对利用枣树叶生料栽培平菇进行了初步试验。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秸秆、稻壳等农作物剩余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始终是困扰农民的一个问题,大多农民采用直接燃烧的办法,既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又因燃烧释放大量的CO2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带有一定的火灾隐患。据悉,针对这一问题,2009第五届中国(江苏)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积极引进国外生产的稻壳碳化设备前来参展,以推动我国解决稻壳等农作物剩余产品的回收利用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