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8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0篇
  22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高中生劳动意识淡薄,有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原因,需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扭转。  相似文献   
62.
设 S 是幺半群,T 是 S 的非空集合。通过 T 定义了 T 主弱平坦系的概念,给出了这类 S 系的性质刻画。所得结果推广了主弱平坦系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63.
大豆种子经老化处理后,以干种子、干粉和萌发24h的种子为材料进行超弱发光强度的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与发光强度呈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则在-0.888~-0.965之间,相关性干粉>干种子>萌发种子。利用超弱发光强度估价种子活力是一种快速、简便、不破坏种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4.
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部分重复法进行播期、群体密度、肥料(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量以及追肥时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验因子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弱筋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返青期以后追施氮肥能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8.8叶龄期追施氮肥对产量形成影响最大,10.1叶龄期施用,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但增加磷肥施用量又能显著抑制蛋白质含量的提高;播期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起负向作用;群体密度大,钾肥施用水平高,能显著提高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65.
景电灌区生态系统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针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特点和自然状况,建立农林复合经营系统、调整产业结构、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改善灌区脆弱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6.
主要揭示了一维渗流问题弱解的一个性质,即当流量流出大于流入时,一定存在某个时刻t0,使得出水边界一定会干。  相似文献   
67.
依据Kohlrausch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采用经典的电化学实验方法,测定强电解质溶液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间接求出弱电解质溶液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从而设计出一种测定弱电解质溶液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的实验方法,应用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该实验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68.
采用弱光以及偏低温与弱光互作对4个生态型的16个黄瓜品种进行苗期处理,结果表明:弱光、偏低温弱光均未显著影响到黄瓜的光合系统Ⅱ,但对黄瓜叶绿素荧光参数M峰以及荧光猝灭系数(qN)有影响,各生态型的反应不一。弱光与偏低温组合时,弱光对黄瓜的影响处于主导地位。弱光(60~80 μmolm-2·s-1)、偏低温(20℃/12℃)弱光胁迫下不同黄瓜的叶面积增长量与其已知的低温弱光耐性一致。与各项生理指标相比,叶面积更适宜作低温弱光耐受性的评价指标,以子叶展开时进行弱光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69.
低温弱光胁迫下芸豆叶片光抑制与类囊体膜脂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低温弱光敏感性有差异的两个红芸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弱光胁迫处理及恢复过程中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和类囊体膜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胁迫时间延长,叶片中Chl a、Chl b和Chl(a+b)含量降低(P<0.05);Fv/Fm、Fv'/Fm'、qP、ΦPSⅡ和ETR下降(P<0.05),Chl a/b和NPQ上升(P<0.05);类囊体膜脂MGDG、DGDG和SQDG中的亚麻酸(C18:3)含量显著降低(P<0.05),棕榈酸(C16:0)含量显著升高(P<0.05),PG中的棕榈酸(C16:0)和反式十六碳-烯酸[C16:1(3t)]含量降低(P<0.05),而亚麻酸(C18:3)和亚油酸(C18:2)含量升高(P<0.05),在叶片抵御低温弱光胁迫过程中维持一定的膜脂不饱和度的重要作用。随胁迫时间延长,类囊体膜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升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以及膜脂不饱和度(U/S)显著降低,恢复期则相反。在胁迫处理和恢复期,“英大红”和“小红芸豆”的U/S变化差异不明显,PUFA含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且与Fv/Fm的相关性分别达到86.21%和83.92%,表明低温弱光处理及恢复过程中,光抑制后PSⅡ功能的修复与PUFA含量增加存在一定关系。因此,低温弱光胁迫下“英大红”光抑制程度较“小红芸豆”轻,可能是较高含量的PUFA增加了类囊体膜的不饱和度,维持膜的稳定性,减轻了光抑制。  相似文献   
70.
弱电解水对豆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电解产生的弱酸性水(pH 3.81±0.25)和弱碱性水(pH 9.38±0.32)用于豆腐加工,探讨弱酸性水和弱碱性水对大豆吸水率、豆腐含水量、豆腐得率及豆腐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等质构指标的影响,并与自来水(pH7.52±0.23)处理作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浸泡时间3种水浸泡的大豆吸水率均依次为弱碱性水>弱酸性水>自来水,浸泡8 h时大豆吸水率分别为自来水116%、弱酸性水118%、弱碱性水121%;弱碱性水、弱酸性水和自来水所制豆腐的含水率分别为78.56%、73.96%和76.19%,弱碱性水所制豆腐含水率显著高于自来水(P<0.05),弱酸性水所制豆腐含水率显著低于自来水(P<0.05);弱碱性水所制豆腐得率最高(171.67 g/100 g)且显著高于自来水制豆腐(163.63 g/100 g)(P<0.05),弱酸性水制豆腐得率最低(160.37 g/100 g)且与自来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水制作的豆腐硬度依次为弱碱性水制作的<自来水制作的<弱酸性水制作的,其他质构指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