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39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3篇
  59篇
综合类   420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47篇
畜牧兽医   208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选取健康雄性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亲鱼进行人工采精,以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同时设定盐度梯度、温度梯度和pH梯度,观察其对精子活力的影响。超微观察显示,精子头部呈圆形或卵圆形,核膜与质膜间的空间较大;近端中心粒的长轴与尾部约成120°的夹角;基体位于鞭毛顶端,长轴与精子头部细胞核长轴平行;袖套位于核后端,呈筒状,两侧不对称,分布着数量、大小不等的线粒体和囊泡。尾部细长,长26.0~31.5μm,其主要结构是轴丝,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活力实验显示,精子活力的最适盐度为27~35,盐度33时精子寿命最长,为27min;最适pH为6.5~8.7,pH8.4时精子运动时间最长,为20min;最适温度为25~31℃,29℃时精子寿命最长,为37min。  相似文献   
992.
栉孔扇贝和太平洋牡蛎的唇瓣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栉孔扇贝和太平洋牡蛎的唇瓣结构。结果表明,2种贝的唇瓣结构都是中间一层结缔组织,两侧被覆纤毛柱状上皮,结缔组织中富含血腔隙。栉孔扇贝唇瓣的粘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而太平洋牡蛎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酸性粒分泌细胞组成。扫描电镜下,2种贝唇瓣的褶皱面呈现沟和嵴,纤毛浓密;光滑面纤毛较少。太平洋牡蛎唇瓣褶皱面的游离边缘部分和光滑面有大量的球状突起,这是杯状细胞所在处。纤毛和粘液在食物分栋和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994.
马氏珠母贝精子的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梅芳 《水产学报》2006,30(3):316-322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驯化下施氏鲟幼鱼鳃中泌氯细胞的分布和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在淡水中,施氏鲟幼鱼鳃中的泌氯细胞数量较少,且主要分布在近鳃小片基部,胞体与核均较大而明显,胞内含大量线粒体;泌氯细胞中有网管和囊管,但网管欠发达,囊管分布面积小,细胞表面有顶隐窝。表现为典型的淡水型泌氯细胞(freshwater-type chloride cells)特征。与淡水组相比,盐度10组鳃泌氯细胞的分布和结构变化均不明显,仅数量略有增加,胞体变大。幼鱼在盐度25海水中驯化65d,鳃丝和鳃小片上泌氯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泌氯细胞集中分布在鳃小片基部;超微结构显示,细胞内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胞质中网管颇为发达,囊管丰富,顶隐窝扩大,表面有微绒毛,表现为α-型(α-subtype)泌氯细胞特征。泌氯细胞具有分泌体内过多Na^+、Cl-以及调节体液渗透平衡的功能,其数量和结构变化与幼鱼所处的高渗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995.
以光镜和电镜观察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自由丝状体生长过程中,从营养藻丝、壳孢子囊枝到成熟的壳孢子囊枝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光镜下自由丝状体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外部形态、色素体位置和颜色均发生变化;电镜观察显示了3个不同时期细胞的超微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核、色素体、类囊体、内质网、蛋白核、线粒体、液泡、红藻淀粉和质体小球等。在自由丝状体的生长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主要变化为细胞壁增厚并产生脊突;色素体数量减少、分布位置从连续排列在细胞两侧到分散排列在细胞边缘,并且在类囊体膜之间出现空隙;红藻淀粉量增多并充满细胞间质。对这些变化与自由丝状体生长环境水温、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发生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综合分析认为,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在生长过程中,生长环境经由夏季高温、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高到秋季温度下降、光照时间缩短、光照强度下降的变化,丝状体细胞发生细胞壁增厚、疏松,色素体数量减少,内质网面积增加,液泡、线粒体数量增多,红藻淀粉量大大增加等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6.
西施舌精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西施舌精子的发生和结构 ,揭示了从精原细胞逐渐发育为精子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器的演变规律。精细胞的分化分为 6期 ,主要包括 :核形态由扁圆到圆再到椭圆形 ;核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 ;高尔基体分泌的前顶体颗粒聚合发育为前顶体囊 ,参与顶体的形成 ;线粒体逐渐融合与发达 ;中心体的移动及鞭毛的形成 ;胞质的逐步减少。成熟精子为原生型 ,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顶体圆锥状 ,高密度的顶体物质集中分布于基部四周 ,呈灯罩状 ;亚顶体腔呈尖锥状 ,内含密度较低的均匀物。细胞核近椭圆形。中段由 4个椭圆形的线粒体和 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尾部鞭毛为典型的“9+2”型结构。  相似文献   
997.
尼罗非鲫腺垂体中外侧部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越冬前期、越冬期、初春期及夏季高温期3龄雌性尼罗非鲫(Oreochromisnilotica),对其腺垂体中外侧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其中外侧部主要由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和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所组成。对脑垂体结构的年周期观察结果表明,在卵黄发生期和成熟期阶段,GH细胞处于活跃状态;产卵期间,TSH细胞与GTH细胞显示了同步的高度活跃,TSH分泌可直接促进排卵活动。并讨论各类腺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分泌颗粒释放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8.
鲈脾肿大症的病原及细胞病理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国良 《水产学报》2003,27(2):158-162
首次报道了鲈脾肿大症的发病情况。病鱼以脾脏肿大为主要症状,死亡率高达50%以上。对病鱼进行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分离培养,未见寄生虫和病原菌。经电镜检查,在脾、肝等组织中发现大量病毒颗粒。该病毒颗粒为六边形,没有囊膜,衣壳直径180-220nm,认为该病毒屑虹彩病毒(Iridoviridae)。细胞病理变化表现为感染细胞肿胀,细胞超微结构破坏,细胞质出现大面积空泡。血细胞中出现大量异形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揭示甘蓝型油菜自发黄化突变体NY的叶绿体超微结构、气孔特征参数与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探讨突变材料的黄化机理和在育种实践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突变体NY及其野生型NG,及组配的F1(NY×NG)、rF1(NG×NY)为研究材料,进行五叶期心叶和平展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气孔特征参数调查、光合色素含量测定、光合特性测定及农艺性状考察。【结果】突变体NY黄化心叶和黄绿平展叶的叶绿体发育程度均差于野生型NG及F1、rF1;NY黄化心叶下表皮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较NG少40%左右,黄绿平展叶中数目与NG等相近;NY的Chla、Chlb、Chl(a+b)、Car含量及组成,净光合速率均显著低于同时期NG及F1、rF1;NY生育期推迟,经济性状变差,单株籽粒产量下降,但组配F1和rF1的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均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黄化突变体NY是叶绿体结构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缺总叶绿素型突变体,其叶绿体结构发育异常,基粒和基粒片层数的减少致使叶绿素含量过低,是其光合速率较低和农艺性状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