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篇
  4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阐述了赤潮发生的原因及对近海养殖业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有关赤潮防的动态,提出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2.
赤潮对日本养殖业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日本濑户内海1972年至1984年和西海岸1985年至1992年赤潮对海水养殖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给出了发布赤潮注意报和赤潮警报期间应该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3.
沧州沿岸浮游植物与赤潮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乐 《河北渔业》2007,(10):12-16
于2006年5-10月在沧州沿岸设6个站点采样。鉴定表明,沧州海域共有浮游植物31属58种,优势种类有球形棕囊藻、中肋骨条藻、格氏圆筛藻等。浮游植物密度较高,最高1.8×106L-1(cells/L),最低52.7 L-1。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064~3.22,平均1.86。均匀度变化范围为0.0021~0.79,平均0.53。经单项营养指数和营养状态综合指数分析表明,沧州海域富营养化程度较高。调查共发现赤潮生物41种,其中球形棕囊藻在10月末引起赤潮。  相似文献   
34.
为了快速识别和划分不同类型水稻土,该研究以江西省兴国县潴育型麻沙泥田和潴育型潮沙泥田为研究对象,以样点方差分析为基础,采用光谱重采样处理、包络线去除处理及光谱一阶微分变换3种光谱分析方法,提取有效的光谱吸收特征参数(spectral absorption feature parameter,SAFP),分析得出两土种有效光谱特征。结果表明:识别潴育型水稻土最有效的是波谷波长位置的共性参数,而区分两土种最有效的是波峰宽度、波谷宽度及波谷倾斜角特性参数。重采样光谱特征参数分析中最有效的是波峰宽度:麻沙泥田的波峰宽度为58 nm,而潮沙泥田为27 nm,麻沙泥田波形起点高,下滑速度比潮沙泥田更快,吸收宽度大;去包络线算法提取光谱吸收特征参数发现,辨别麻沙泥田与潮沙泥田最有效的是波谷宽度,前者在波长482 nm处波谷宽度为26 nm,后者在波长484 nm处波谷宽度为178 nm,潮沙泥田波谷宽度大了将近6倍,而且麻沙泥田波谷倾斜角比潮沙泥田更大,麻沙泥田趋于突变型,而潮沙泥田趋于平缓型;光谱一阶微分方法提取特征参数中区分两土种最有效的是波谷倾斜角:麻沙泥田与潮沙泥田在波段471 nm处分别为-0.00573°和0.00573°,前者相邻波谷走向为负向坡,而后者为正向坡。研究可为高光谱技术辨别不同水稻土类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赤潮的生物防治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潮爆发频繁,已成为海洋灾害之一.目前治理赤潮的主要方法是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等)防治、大型海藻防治、天敌防治和红树林防治等赤潮的生物防治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6.
The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oil respiration (SR) were studied at a subtropical mangrove wetland in the Jiulong River Estuary from May 2010 to April 2011.SR rates were measured continuously from 08:00 to 06:00 local time (24-h time system) on July8–9 and October 3–4,2010;and January 15–16 and April 11–12,2011.Similar patterns in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SR were observed on October 2–3 and April 11–12,with the maximum values at 14:00 and the minimum at 00:00.However,the diurnal dynamics of SR on July 8–9,2010 and January 15–16,2011 showed diferent patterns,with the maximum values at 08:00–10:00 on above sampling dates and the minimum at 22:00 on July 8 and at 04:00 on January 16.The daily mean values of SR approximated to the values measured at 08:00.SR fluctuated with distinct seasonal patterns.The seasonal varia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a mono-peak pattern,with the highest rate (6.18μmol CO2m-2s-1) in July and the lowest rate (0.36μmol CO2m-2s-1) in Decemb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SR in mangrove wetland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soil temperature,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R and soil water content.It also implied that the model of SR in mangrove wetland should not only consider the efect of soil temperature,but also incorporate other factors,such as water level,precipitation,microbial activity and photosynthesis,which also could affect SR.  相似文献   
37.
王年斌  宋国庆  杨斌  陈丹凤 《水产科学》2007,26(11):601-605
为了实现赤潮灾害预报的智能化,加快赤潮灾害预报业务化的进程,本研究基于细胞密度阈值法赤潮统计预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密度阈值法赤潮预报软件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流程。赤潮灾害预测预报软件框架分为二部分,RedTide_Server、RedTide_Platform。RedTide_Server提供多用户访问的服务功能,RedTide_Platform接受客户端的应用请求,并将应用模块计算结果回传给客户端。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既可以在统一的集成环境下(赤潮信息平台系统)运行,也可以独立于集成环境单独运行,用户只需输入相关参数,软件将自动计算出结果,并对结果做出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38.
秦皇岛沿岸浮游植物与赤潮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4年8月在秦皇岛沿岸设23个站点采样。鉴定表明,共有浮游植物21属55种,优势种类有窄隙角毛藻、旋链角毛藻、佛氏海毛藻等。秦皇岛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较高,最高2.14×104L-1,最低24.7L-1,平均为4.10×103L-1。多样性指数在1.89~3.95范围内变化,平面分布呈现由南向北递减趋势。均匀度也以南部、中部为高,北部较低。经单项营养指数和营养状态综合指数分析表明,仅有1个站达到富营养化水平。调查共发现赤潮生物33种,其中主要有旋链角毛藻、洛氏角毛藻、窄隙角毛藻、佛氏海毛藻和夜光藻等,夜光藻曾多次在秦皇岛海域引起赤潮。  相似文献   
39.
胶州湾浮动弯角藻赤潮生消动态过程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霍文毅 《水产学报》2001,25(3):222-226
分析了1999年6月8日-15日胶州湾东北养殖消耗域浮动弯角藻赤潮生消动态过程中各环境因子的变化及赤潮成因,结果表明,该海域无机营养盐含量较高,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需的营养物质;赤潮发生前天气闷热无雨,有利于浮动弯角藻的快速生长繁殖;赤潮形成至发展期该海域盛行南风,浮动弯角藻的物理性聚集对赤潮迅速形成有重要影响;赤潮维持阶段天气稳定,赤潮持续时间较长;最终无机磷、活性硅酸盐的耗尽使赤潮逐步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40.
徐明娥  陈涛  许长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79-8281
2013年3月18~19日滨海新区受冷空气影响连续出现了2次风暴潮过程,最大增水达1.89 m,在此对这2次风暴潮过程的高增水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天文高潮位与较大增水叠加时易造风暴潮灾害;当渤海连续6 h为6~8级的东北风时,易造成滨海新区的高增水;当冷锋移到成山头时,会给渤海湾带来高增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