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7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林业   80篇
农学   261篇
基础科学   223篇
  299篇
综合类   1150篇
农作物   133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475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1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The recent upsurgence ofBemisia tabaci (Genn.) as an important insect pest and vector of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is directly linked to serious damage to tomato crops grown throughout Japan. The molecular genetic identification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12B. tabaci populations collected from representative locations in Japan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I (mtCOI) sequence.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whitefly mtCOI sequence indicated that both the invasive B and Q biotypes now occur in Japan. The Q biotype was found at four locations: Mihara in Hiroshima, Nishigoshi in Kumamoto, Miyanojo and Okuchi in Kagoshima prefectures; the remaining eight collection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B biotyp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Q biotype in Japan. http://www.phytoparasitica.org posting July 21, 2006.  相似文献   
62.
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纳米技术在90年代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它给许多行业带来巨大变化,它对生物医学的渗透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利用纳米技术可将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与药物一起制成纳米药物,作为靶向药物制剂,直接导入病灶部位的器官、组织甚至细胞,达到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性的作用;将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可增加某些药物的胃肠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将纳米材料作为载体,可用于基因的输送和治疗。文章就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3.
以猪A组轮状病毒mRNA为模板,应用优化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了2331 bp的Vp4全长基因,通过T-A克隆技术,将PCR产物克隆至克隆载体pGEM-T中,构建质粒pGEM-T-Vp4。以SalⅠ和KpnⅠ双酶切pGEM—T—Vp4.和以胸苷酸合成酶基因(thymidylate synthase,thyA)为选择压力的非抗生素抗性的穿梭表达载体pW425t,并将纯化的Vp4基因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W425t中,构建出可以在乳酸菌与大肠杆菌之间穿梭表达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W425t-Vp4。将pW425t-Vp4转化至thyA基因缺陷型的大肠杆菌感受态E.coli X13中,通过生长功能弥补筛选阳性克隆,SDS-PAGE分析,可见约87.67Ku融合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与轮状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反应原性,研究结果为pW425t-Vp4在乳酸菌受体菌株中表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细菌载体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重组DNA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快速的进展.其中,最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之一是以细菌为活载体的疫苗,即将所需的编码病原菌特异性抗原的DNA 片段插入减毒的病原菌或者共生菌中,以递呈表达所编码的抗原,以期达到预防一种或多种疾病的作用.细菌载体疫苗是新型疫苗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主要对卡介苗、志贺菌和乳酸杆菌等细菌载体疫苗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65.
从23日龄大鼠脑组织中抽提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入T载体,酶切反应鉴定。然后双酶切BDNF-T载体和空质粒pEGFP(N1),将所获目的片段和线性空载体用T4 DNA连接酶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BDNF,并进行酶切反应鉴定及DNA测序。序列测定的结果与GenBank比较,所克隆的BDNF基因从起始密码子ATG到终止密码子TAG全长共750 bp序列完全相同。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BDNF,为进一步研究BDNF基因表达,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和生物制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6.
应用反义RNA技术抑制甜瓜成熟过程中内源乙烯的合成,从而培育耐贮运品种是解决甜瓜延熟保鲜难题的可行新方法。根据GenBank中甜瓜、黄瓜ACC合成酶基因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成熟的薄皮甜瓜(齐甜1号)果肉组织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得到约0.7kb的ACC合成酶cDNA片段,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pGEM-TEasy中,测序表明,该基因为777bp,编码258个氨基酸;从番茄(东农706)叶片组织中提取总DNA,经PCR扩增得到约2.2kb的E8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pGEM-TEasy中,测序表明,该基因为2192bp;以pCAM2301为起始植物表达载体,pCAM-GT为中间载体,成功构建了果实特异启动子(E8)调控薄皮甜瓜ACC合成酶cDNA反义表达载体,采用冻融法将其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得到了完整的Ti质粒表达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67.
黄永红  梅眉  曾继吾  周碧容  吴元立  易干军 《果树学报》2007,24(4):492-495,F0003
用限制性内切酶从目的基因供体质粒pBI-aPG上切下大小约2.3kb的目的基因,将它定向连接在受体质粒pCAMBIA2301载体上,构建成含有GUS基因和NPTⅡ基因的甜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反义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B-aPG。采用直接转化法将pCB-aPG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采用该菌株对普通烟草进行了遗传转化研究。在Kanamycin选择压力下获得的烟草转化不定芽和完整植株,经过GUS基因组织化学法检测以及PCR方法鉴定,证实了该反义基因已导入烟草基因组中。此项研究为下一阶段用该反义基因转化甜瓜品种以改良甜瓜果实耐贮运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8.
百合LfMAD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百合LfMADS1和LfMADS3基因的功能,分别将其正、反义基因插入到植物组成型双元载体pBin438中,并通过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转化烟草。PCR和PCR-Southern杂交结果均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插入到烟草基因组中。转LfMASD1反义基因植株中1朵花的雄蕊极短、花药缺失;转LfMASD1正义基因植株中发现1个花萼变瓣的突变体。在转LfMASD3反义基因植株中发现1个植株的苞叶部分瓣化,花柄变短,另外1个植株上发现1朵花缺失1枚雄蕊;而转LfMASD3正义基因植株中没有发现变异。作者认为LfMASD1是百合花器官发育的B功能基因,LfMASD3是百合花器官发育的SEP基因,这些基因在烟草中的表现说明百合的花器官特性基因的表达模式与模式植物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9.
Fisher大间距线性分类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才扣  杨静宇 《植物保护》2007,(12):2143-2147
作为一种著名的特征抽取方法,Fisher线性鉴别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选择使得Fisher准则函数达到最大值的向量(称为最优鉴别向量)作为最优投影方向,以便使得高维输入空间中的模式样本在该向量投影后,在类间散度达到最大的同时,类内散度最小。大间距线性分类器是寻找一个最优投影矢量(最优分隔超平面的法向量),它可使得投影后的两类样本之间的分类间距(Margin)最大。为了获得更佳的识别效果,结合Fisher线性鉴别分析和大间距分类器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投影分类算法——Fisher大间距线性分类器。该分类器的主要思想就是寻找最优投影矢量wbest(最优超平面的法向量),使得高维输入空间中的样本模式在wbest上投影后,在使类间间距达到最大的同时,使类内离散度尽可能地小。并从理论上讨论了与其他线性分类器的联系。在ORL人脸库和FERET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线性投影分类算法的识别率优于其他分类器。  相似文献   
70.
将人溶菌酶(human lysozyme,hLYZ)cDNA插入由pcDNA3改造而成的pcDNAK表达载体。用获得的重组载体pcDNAKLYZ转染COS-1细胞,经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能进行正确表达。将重组载体注射于哺乳母鼠,取其乳汁进行溶菌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分泌在乳汁中的重组hLYZ高达139mg/L。根据乳汁体细胞检测结果,选择健康奶牛和乳腺炎阳性奶牛,分别在干奶时和产犊前2周2次注射重组质粒pcDNAKLYZ,注射途径为乳腺基部穿刺,注射剂量为300μg/乳区,于产犊后1个月采集奶样进行体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对前一泌乳期发生的奶牛乳腺炎的治愈率为91.5%,对下一泌乳期奶牛孔腺炎的预防有效率王少为96.97%。由此认为。构建的表达hLYZ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可以替代抗菌素类油乳剂用于干乳期乳腺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