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3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718篇
林业   313篇
农学   928篇
基础科学   94篇
  702篇
综合类   2589篇
农作物   570篇
水产渔业   330篇
畜牧兽医   1020篇
园艺   203篇
植物保护   86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对表现叶片黄化的玉兰植株,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巢式PCR检测,得到1.4 kb的特异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及构建系统关系树.结果表明,该片段与16SrI组中的各植原体同源率均达到99%以上,而与其他组的植原体16S rDNA序列的同源率均低于97%,认为该植原体株系为翠菊黄化植原体组中的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992.
综述了放线菌分类地位的演变和分类研究方法,以及国内放线菌分类现状,并对放线菌分类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分子标记及其在核桃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的类型,以及目前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RFLP、AFLP、RAPD、SSR、ISSR等)的基本原理、特点,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核桃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目前分子标记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4.
方位词“边”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位词"边"是由国之边(边疆、边境)到一般名称之边(旁边、侧畔)再到方位词之"边"的,方位词"边"始见于西汉,从东汉起开始在口语中迅速发展,在佛教文献中大量出现,作为方位词的各种功能已大体具备,到魏晋南北朝时,在文学语言中大量使用,使方位词"边"趋向成熟,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总体而言,方位词"边"是从名词"边"转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995.
以2个高粱(Sorghum bicolor L.)亲本纯系及其F1杂交种为材料,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方法,对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遗传和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本纯系的大部分胞嘧啶甲基化位点稳定遗传给其F1杂交种,但3.94%的位点表现出了变异,即未从亲本遗传给杂交种,并通过Southern杂交方法进一步验证了杂交种和纯系亲本间的DNA甲基化模式的遗传和变异.  相似文献   
996.
基于信息熵理论,利用喀斯特典型县域都安县1977年航片数据以及1988、1999和2005年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都安县1977—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7—2005年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态势,熵值的变化与先天脆弱的喀斯特地质-生态背景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政策等因素是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序变化的直接动因。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是各乡镇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以及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沙漠铁路周边生态环境恢复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15-10117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加强中西部铁路建设,到2010年,西部铁路网总规模即达35000km。选择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包兰铁路中卫至干螗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段铁路周边生态环境的回访调查与监测,研究分析沙漠铁路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恢复演变过程。认为铁路工程建设在施工期对地表植被、沙结皮等原有覆盖层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加剧风沙活动,但通过采取卵石覆盖、土工网垫、草方格沙障、植树造林等治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人工干预措施中,灌溉造林对沙漠铁路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但投资较大;旱生造林也有改善作用,但作用缓慢;沙化严重地区植被自然恢复能力较差,较人工干预条件下的恢复要慢得多。通过治理。铁路周边生态环境已由铁路修建前沙漠化严重的生态背景逐步演化为绿色防护体系格局。这为修建铁路过程中沙漠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沙漠化严重地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哺乳动物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对天祝白牦牛乳铁蛋白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克隆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以处于干乳期的天祝白牦牛乳腺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克隆了包含LF基因编码区的cDNA序列(GenBank收录号为EU547252);将克隆获得的天祝白牦牛LF基因的cDNA与奶牛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对天祝白牦牛LF蛋白(GenBank收录号为ACB29795)与其它物种LF蛋白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对牦牛LF蛋白的特性和结构进行预测。【结果】克隆获得天祝白牦牛LF基因cDNA片段长度为2 344 bp,其中LF基因编码区全长2 124 bp,编码708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获得的牦牛cDNA序列与奶牛该序列存在15个碱基的变异,其中位于LF基因编码区的变异有12个,这些突变造成4个氨基酸变异;天祝白牦牛LF蛋白与奶牛、人、小鼠、山羊、绵羊、猪、狗、马、骆驼、猩猩、鸡LF蛋白氨基酸相似度分别为99.4%、69.5%、63.5%、92.4%、91.5%、72.9%、69.1%、72.6%、75.3%、69.5%和50.9%;各物种LF蛋白进化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同源建模预测LF 3D模型显示,LF为多肽链在二级结构基础上折叠形成2个极相似的、对称的球状叶,即N叶和C叶,中间由1段对蛋白酶敏感的α-螺旋连接,呈“二枚银杏叶型”结构。【结论】从天祝白牦牛克隆获得LF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并揭示了其分子特征,为牦牛LF蛋白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尝试利用分子标记和QTL定位技术直接定位影响重组频率的QTL,探索物种遗传变异难易的分子基础。【方法】分别借助3张玉米和3张水稻分子标记连锁图,以所有染色体上标记的交换次数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定位了7个和11个影响玉米和水稻重组频率的QTL。以玉米和水稻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IBM302和Genetic98每条染色体上标记的交换次数为性状,分别在玉米和水稻上定位了12个和57个QTL。【结论】影响重组频率的基因真实存在。培育高重组频率材料将有助于加速基因的定位和克隆、比较图位克隆基因和遗传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证明湖北发病富贵竹上是否存在杆状DNA病毒属(Badnavirus)病毒,分析来自富贵竹及其它作物Badnavirus病毒不同分离物间的分子差异。【方法】通过分段克隆测序的方法获得湖北富贵竹中 Badnavirus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利用BLAST工具及其它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富贵竹Badnavirus病毒湖北分离物基因组为环状结构,全长7 522 bp;基因组正链包含7个ORFs,推测其编码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17.58、14.93、214.77、11.86、11.31、16.12和11.00 kD。获得的基因组与福建富贵竹斑驳病毒(Dracaena mottle virus , DrMV)大小仅相差9个核苷酸,两者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一致率为99.7%,ORFs 1~3编码氨基酸序列的一致率分别为99.3%、100%、99.2%,而与其它已报道的14种Badnavirus病毒分离物间的核苷酸全序列一致率为32.0%~44.0%。【结论】叶片表现褪绿斑驳等症状的湖北富贵竹中存在Badnavirus病毒,该病毒与DrMV为同种病毒,已报道的富贵竹中Badnavirus病毒分离物间分子差异非常小,这与已报道的其它作物中Badnavirus病毒不同分离物间存在非常大的分子差异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