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林业   224篇
农学   284篇
基础科学   170篇
  315篇
综合类   1389篇
农作物   160篇
水产渔业   116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145篇
植物保护   1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本文利用相关系数(r)和剩余标准差(SD),探讨了6种不同数学模型估测柏木人工林现存量的效果。发现方程W=a+b_1D+b_2D~1+b_3DH+b_4H+b_5H~2是估测干材、树皮、枝、叶、根、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全株现存量的最优模型,而且普遍适用于不同立地类型、林型和年龄的林分。并且对不同器官估测效果优劣进行了比较,结论是:干材>枝>叶>树皮>根。  相似文献   
92.
本文提出了一种轮系分析的系统化方法。这种方法以轮系组成机构符号为基础,直接构造出轮系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程序进行处理。它不仅能处理各种不同轮系的分析问题,还能将同一轮系不同分析问题(如运动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和功率问题)的求解一体化、程序化,可作为轮系CAD的基础。  相似文献   
93.
数学形态学在木材表面缺陷图像分割后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数学形态学的基本思想和运算。针对木材表面缺陷图像分割效果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应用数学形态学的填充操作、形态滤波以及形态梯度边缘检测等。经实验验证,应用数学形态学进行图像后处理,增强了木材缺陷图像分割结果的可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
如何以最少的投入扑灭火灾,把火灾损失降至最低限,是非常关键的。对每次火灾后的扑火费用计算和评估有利于指导和优化今后的扑火工作。本文利用parks数学优化模型对相关参数进行了计算并在设定条件下对计算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5.
Turner  Jennifer  Mitchell  Stephen J. 《New Forests》2003,26(3):279-295
The effect of short day treatments (blackout) on Douglas-fir (Pseudotsuga menziesii (Mirb.) Franco) container seedlings at the time of lift and following cold storage was investigated. Variables measured included height, root collar diameter (RCD), root growth capacity (RGC),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after –18 °C freezing (PEF), and days to terminal bud break (DBB). From one to four blackout dormancy induction treatments were started on three dates (July 12, July 26, and August 10) with 10 or 20 d between multiple blackout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blackout treatments resulted in lower RCD, lower DBB in the late winter/early spring, and higher PEF in the early fall. Later blackout start dates decreased PEF in the early fall, and increased overall height and late fall RGC as compared to earlier blackout start dates. Nurseries growing Douglas-fir seedlings from coastal Pacific Northwest provenances should be aware that blackout regimes can decrease RGC in the late fall, and cause quicker dormancy release in the early spring. Coastal Douglas-fir can be lifted and planted in the early fall, when RGC and DBB are relatively high. If planting between February and April is necessary, seedlings given blackout should be cold stored in January to maintain an adequate level of dormancy, RGC and PEF.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筛选具有诱导番茄系统抗性的促生菌并验证其对加工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的防效,为新疆加工番茄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菌种资源。【方法】 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番茄等作物的根部土壤细菌,以无菌生理盐水和稀释至104倍数未接菌的NB培养基为空白对照,利用发芽实验初筛加工番茄促生菌;用菌株发酵液灌根处理加工番茄幼苗,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测量叶片中茉莉酸含量,复筛系统抗性诱导菌株,分别挑战接种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病原菌,统计疫情指数和诱抗效果。测定菌株16S rDNA序列,初步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共分离到147株细菌,筛选得到19株显著(P<0.05)促进加工番茄种子萌发、增加根长的促生菌,有4株促生菌显著(P<0.05)提高加工番茄叶片中茉莉酸含量,防病验证最终得到3株能同时有效防治加工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的菌株,诱抗防效在27.59%~39.44%。菌株FY10、FY12、FY93鉴定为Bacillus atrophaeus,Pseudomonas wadenswilerensisBacillus pumilus。【结论】 获得3株具有系统抗性诱导功能且有效防治加工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的促生菌。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西红花光系统PSⅡ对不同氮磷钾配比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方法】以20~25 g/球的西红花为试验材料,施用氮(N)磷(P)钾(K)配比分别为30-10-10(T1)、20-20-15(T2)和10-30-20(T3)3种水溶肥,分别测定不同处理西红花叶片长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分析不同氮磷钾配比对西红花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T1和T2处理可以促进西红花叶片生长和叶绿素积累,缓解叶片衰老变黄,整体效果显著优于T3处理。与T1、T2处理相比,T3处理西红花叶片光合结构受损,导致PnGs、Tr降低,Ci增加,显著抑制了PSⅡ性能指数(PIabs),降低了叶片PSⅡ活性反应中心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m)、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能量通量(ETo/CSm)和单位面积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o/CSm),增加了单位面积耗散能量(DIo/CSm),引起原初光化学反应最大量子产率(φPo)、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φEo)、PSⅠ受体侧末端电子受体还原的量子效率(φRo)降低,导致PSⅡ反应中心实际光能捕获效率降低,叶片生长势减弱且提前衰老变黄。【结论】高氮型水溶肥(N-P-K为30-10-10)有利于促进西红花高效生长,提高西红花光合作用和光能捕获效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限制新疆南部棉花高产的主要因子,准确获取区域尺度土壤剖面盐分信息。【方法】以南疆阿拉尔垦区为研究区,以田间尺度采集的30个不同盐渍化程度棉田的540个样点的0~0.375、0~0.750、0~1.000 m的土壤剖面电导率数据和对应的电磁感应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分别构建了田间尺度和区域尺度的土壤剖面电导率的电磁感应反演模型,并采用缩减建模样本量方法进一步检验了区域尺度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果】多元线性回归(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主成分回归(PCR)建模方法的田间尺度模型R2在0.88~0.95,而对应的区域尺度模型R2在0.34~0.53。基于随机森林(RF)、神经网络(NN)和支持向量机(SVM)非线性建模方法构建的土壤剖面电导率的区域尺度电磁感应反演模型R2在0.60~0.85,其中RF模型的精度最高。0~0.375、0~0.750、0~1.000 m土壤剖面电导率的RF反演模型R2分别为0.80、0.85和0.84,相较于线性建模方法的区域尺度模型精度有明显的提高。RF区域尺度模型的样本数量由540个缩减到240个,模型精度没有明显变化,表明采用区域尺度模型,可大幅度降低土壤剖面样本采集数量,从而可显著提高采样效率和降低采样成本。【结论】区域尺度下构建土壤剖面电导率反演模型时,随机森林建模方法效果较优,模型预测能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越南紫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质优良,薯块均匀,商品性好,但产量偏低,产量性状亟待遗传改良,体细胞胚胎发生是快速繁殖和保持种性稳定的基础,对紫薯的遗传改良有重要意义。采用激素处理越南小紫薯外植体,研究越南紫薯的体细胞胚胎再生途径,为通过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紫薯高产优质新材料提供新方法。【方法】以市场销售的越南紫薯为材料,以叶片和茎段作外植体,探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6-BA、NAA、2,4-D、ABA)及配比对越南紫薯培养的影响,建立越南紫薯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再生植株体系。【结果】叶片和茎段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相同,难易程度一致,诱导配方为 MS+6-BA 1.0 mg/L + NAA 0.2 mg/L;在普通愈伤组织诱导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过程中,2,4-D 起重要作用,其他激素起辅助作用,较好的诱导配方为 MS+6-BA 0.1 mg/L + 2,4-D 2.0 mg/L;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产生体细胞胚过程中,ABA 起着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发育和分化的适宜的培养基为 MS+6-BA 0.1 mg/L + NAA 0.2 mg/L + ABA 0.5 mg/L。【结论】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 MS+6-BA 1.0 mg/L+0.2 mg/L NAA,愈伤组织转化为胚性愈伤最佳培养基为 MS+6-BA 0.1 mg/L +2,4-D 2.0 mg/L;胚性愈伤形成体细胞胚胎最佳培养基为 MS+6-BA 0.1 mg/L + NAA 0.2 mg/L + ABA 0.5 mg/L。  相似文献   
100.
17-β雌二醇诱导鲻雌性化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永强 《水产学报》2004,28(2):113-118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服用17 β雌二醇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年鲻脑各部和性腺进行芳香化酶的定位。结果发现,芳香化酶转录物和特异性蛋白在幼年鲻端脑(嗅球和大脑)、间脑、中脑和小脑是丰富的。在性别未分化时,芳香化酶免疫活性细胞在幼鲻脑各部的分布密度有显著的差异。在嗅球,对照组芳香化酶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密度高于实验组,而在间脑、中脑和小脑实验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多1~3倍,特别是下丘脑视前区芳香化酶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尤占优势,提示芳香化酶在幼年鲻性分化中可能起关键的作用。另外,在性分化后,芳香化酶免疫活性还定位在卵巢颗粒细胞和精巢间质细胞与足细胞。同时,免疫阳性物质也定位在卵巢和精巢的生殖细胞。这些结果揭示了17 β雌二醇诱发幼鲻雌性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芳香化酶的介导,本研究首次提供形态学新的证据。最后,文中还讨论了芳香化酶在鲻性腺发育中可能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