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238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8篇
  93篇
综合类   263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为给苜蓿品质改良提供科学依据,选用‘新牧1 号’杂花苜蓿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灌溉量对苜蓿茎木质素单体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溉量增加,株高和节数呈递增趋势;灌溉量对苜蓿茎木质素单体厚度和比例具有显著影响,750 m3/hm2灌溉量较其他灌溉处理有较多的木质素单体分布;2种木质素单体分布范围存在显著差异,S木质素单体厚度和比例均高于G木质素单体。  相似文献   
82.
研究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Burdsall)对稻草秸秆进行固态发酵,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稻草秸秆木质素的降解最优条件为6.5 g稻草,合成培养液12 mL,接种量0.8 mL(菌悬液浓度5×106 CFU/mL),初始pH值4.5,测得木质素降解率为49.71%.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发酵后10d稻草表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清晰可见,发酵后稻草秸秆表面的空穴增多、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加,裂解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83.
甘蔗渣纤维素提取及木质素与半纤维素脱除工艺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获取优质的纤维素,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对纤维素提取工艺的探讨,确定了既能保持纤维素提取量,又可较多脱除木质素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和含量为0.7%的H2O2混合液处理,反应温度为85℃,NaClO2处理浓度为9.5 g/L。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甘蔗渣纤维素含量为82.73%,木质素的脱除率为94.44%,半纤维素的脱除率为75.54%,从而得到了纯度较高的优质甘蔗渣纤维素。  相似文献   
84.
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结合近红外光谱(NIR)技术建立测定杉木中木质素的定量分析模型。以47个杉木样品作为实验材料,用常规方法测定了样品中木质素的含量,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相应的光谱,对光谱数据进行平滑、求导、小波压缩以及归一化,结合支持向量机,以径向基(RBF)作为核函数,建立了测定杉木中木质素含量的模型。校正相对误差的平方和为0.007433,预测相对误差的平方和为0.001219。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比较准确,可以用于杉木中木质素含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85.
棉秆木质素的光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球磨方法分离并提纯出棉秆全秆磨木木质素(MWL)和棉秆秆芯MWL.采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上述分离出的木质素进行分析.并用 13 C NMR 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从分析结果看出:棉秆木质素属于愈疮木基-紫丁香-对羟苯基(GSH)型.棉秆秆皮和秆芯木质素结构不同,在秆皮中存在较多的紫丁香基结构单元和少量的对羟苯基结构,而秆芯中以紫丁香基结构单元和愈疮木基结构单元为主.  相似文献   
86.
在木糖存在的条件下,采用硫酸盐法蒸煮对蓝花楹磨木木质素(MWL)进行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和13 CNMR分析,研究蓝花楹MWL的结构变化,探讨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的形成情况.研究发现:蓝花楹MWL结构单元之间的α-烷基芳基醚键、β-O-4型连接键很容易发生断裂,而在这些连接键发生断裂的同时,形成的木质素中间体与木糖通过化学键的结合,形成新的LCC结构.这种新形成的LCC结构主要是由β-O-4型木质素结构和5-5′缩合型木质素结构与木糖形成的以苯甲醚键连接的LCC,这种新形成的LCC结构对碱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87.
木质素生物合成代谢中的酶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认为木质素是由多种简单的苯丙烷及其衍生物经聚合形成的复杂的聚合物,由羟基肉桂醇的衍生物——木质醇氧化聚合而形成的。根据近年来木质素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木质素的苯丙烷代谢途径中一些重要的酶的遗传操作,如PAL、C4H和COMT等,简单描述了部分酶的细胞和亚细胞定位,概括了木质素生物合成的酶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相似文献   
88.
The two kinds of rigid polyurethane (PU) foams were prepared with respectively adding the refined alkali lignin and alkali lignin modified by 3-chloro-1,2-epoxypropane to be instead of 15% of the polyether glycol in weight. The indexes of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pparent density, thermal stability and aging resistance were separately tested for the prepared PU foa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thermal insulation and thermal stability for PU foam with modified alkali lignin are excellent among two kinds of PU foams and control samples. The additions of the refined alkali lignin and modified alkali lignin to PU foam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natural aging or heat aging resistance except for decreasing hot alkali resistance apparently. Additionally,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odified alkali lignin PU foam is lowest among two kinds of PU foams and control samples. The alkali lignin PU foam modified by 3-chloro-1,2-epoxypropane could be applied in the heat preservation field.  相似文献   
89.
澳洲坚果壳中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澳洲坚果壳的研究表明,澳洲坚果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酸不溶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含量为34.65%,酸不溶木质素含量为39.75%,水分含量为8.45%;与其他植物相比,它的酸不溶木质素含量较高,而纤维素含量明显较低;紫外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壳的木质素以愈创木基-紫丁香基木质素为主,属GS型木质素,且G型木质素含量大于S型木质素.  相似文献   
90.
考察不同温度(37℃、38℃、39℃)、时间(8 d、9 d、10 d)、含水量(55%、60%、65%)和接种量(按V/W的10%、20%、30%)组合对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白酒糟中木质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接种量为10%、含水量为60%,在39℃下发酵10 d,可使白酒糟中木质素降解率达到5.93%;4个因素对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白酒糟中木质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时间,含水量,温度,接种量;本实验条件下最优发酵组合为:时间为10 d,接种量为10%,温度为38℃,含水量为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