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5篇
农学   9篇
  9篇
综合类   145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3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本试验对猪卵泡卵母细胞不同体外成熟培养时间、不同精子获能时间、不同精卵共孵育时间对体外受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外成熟培养44 h左右,精子获能时间在1~2 h之间,精卵共孵育时间在6~8 h之间,受精后卵裂率最高。  相似文献   
42.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yovular follicles in Chinese Lubei white female goats with age 2-5 month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healthy antral follicles with twin-oocyte could be observed. There were many multi-oocyte phenomena in primordial and primary follicles with a proportion of nearly 75% in primordial follicles. Primordial follicle was in the outer of cortex in ovaries and most of them remained active. The nest of multi-nuclear primordial follicle was developing into primordial follicle with 1 to 3 nuclei.  相似文献   
43.
哺乳动物腔前卵泡体外培养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卵巢内的原始卵泡库是雌性生殖资源的储存库,但大部分卵泡在腔前阶段已退化闭锁了,这无疑是对这一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腔前卵泡的开发和利用,建立了一系列的培养体系,尤其在小鼠上做的比较成功,已经得到了少量后代。文章主要就卵泡的发生发育过程,腔前卵泡的分离方法,培养基的选择,不同直径腔前卵泡培养体系的建立,影响腔前卵泡发育的因素及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完善腔前卵泡培养体系,揭示其发育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皮肤切片采用HE染色方法,对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型品系和季节长绒型品系皮肤表皮厚、真皮厚、次级毛囊和初级毛囊深度、密度,次级毛囊和初级毛囊毛球宽度,S/P值等作了详细统计观察,从形态学方面研究了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在1年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品系辽宁绒山羊毛囊的兴盛期为4~10月,退行期为11~12月,休止期为1~3月,持续时间分别为7、2、3个月。兴盛期经历时间最长,退行期最短。但在毛囊的退行期,因为大多数毛囊的活性还很高,因此在退行期绒毛仍在生长,特别是在退行前期(10、11月份)还是绒毛的快速生长期。  相似文献   
45.
细胞自噬是哺乳动物细胞物质代谢的一个重要机制,与细胞凋亡共同参与卵巢卵泡的发育和闭锁,并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卵巢疾病的发生。PI3K和AKT的过度激活可使原始卵泡过早发育以及卵泡过快凋亡,卵巢颗粒细胞作为卵泡发育重要的支持细胞,其功能的减退或凋亡很可能引发一系列女性内分泌方面的疾病。FOXO3a转录因子是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的重要靶蛋白之一,参与抗增殖和凋亡。本文就关于卵巢颗粒细胞自噬与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的相关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6.
47.
绒山羊的绒毛生长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Wnt10b基因作为Wnt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动物体脂肪的生成、骨骼的生成和某些疾病(如肿瘤)的产生、毛囊的生成,以及毛发基板的生长与保持活性状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Wnt10b的来源、结构、生理功能、调控机制及其对毛囊周期性生长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Wnt10b促进绒毛周期性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ABSTRACT

1. Measures of the bilateral apex pubis (BAP) in White Leghorn (WLH) hens aged from 16 to 64 weeks (from the time ovaries were completely undeveloped to senility) were ranked into various groups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traits (BAP distance, comb length, comb height, wattle length, wattle height, body weight) and internal traits (largest ovarian follicle diameter (LFD) and oviduct weight and length) could be determined.

2. Using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data from 16 weeks of age to the onset of lay, measurements of the apex pubis showed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LFD (r = 0.80, P < 0.01) and oviduct weight (r = 0.80, P < 0.01).

3. Multiple comparisons among WLH hens from 16 to 43 weeks of age showed that the BAP distance increased in all groups ranked by LFD or by laying period.

4. In the late laying period (>60 weeks of age), BAP distance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P < 0.01) in long-term non-laying hens compared to laying hens.

5. These findings suggest BAP distance can serve as an index for evaluating the onset and probable stages of follicular development during sexual maturation and/or aid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non-laying hens during 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49.
为探究WIF1(Wnt inhibitory factor 1)基因中WIF1-I8-sv889结构变异位点变异与皱皮香猪躯干被毛形成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冰冻组织切片观察皱皮香猪皮肤毛囊的组织学形态,采用PCR方法分析WIF1-I8-sv889位点在猪群中的分布频率,并通过在线软件UCSC、RegRNA 2.0对结构变异序列所含的功能元件进行分析。组织学研究显示,与正常香猪和大白猪皮肤相比,皱皮香猪毛囊毛根鞘伸入真皮层,形成棘突,且皱褶凹陷处毛囊聚集,相反皱褶凸起处毛囊较少;皱皮香猪皮肤毛囊中的毛球宽度显著增大(P<0.05),单个毛囊中的毛干数极显著增多(P<0.01)。在WIF1-I8-sv889结构变异断点两端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片段长1383 bp,与参考基因组比,1383 bp中889 bp为结构变异区间,缺失581 bp,倒置308 bp。群体分布结果显示,猪群中WIF1-I8-sv889位点呈现出丰富的多态性,检测到3种基因型:正常的Ⅱ型、杂合的DI型和缺失的DD型,皱皮香猪中未检测到Ⅱ型;与正常香猪和大白猪相比,皱皮香猪中D等位基因占优势(94.44%);经卡方检验,皱皮香猪D等位基因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香猪和大白猪(P<0.05;P<0.01)。结果提示,WIF1基因中的WIF1-I8-sv889结构变异可能与皱皮香猪毛囊的形态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0.
旨在通过对FGF21、受体FGFR1和FGFR2在小鼠毛囊第1生长周期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的研究,以探索FGF21、受体FGFR1和FGFR2在毛囊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选取1、3、5、8、12、17、21和23日龄小鼠背部皮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FGF21、FGFR1和FGFR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在小鼠毛囊第1生长周期中,FGF21主要表达于毛囊毛乳头、毛基质、内外根鞘以及毛囊周围的结缔组织中;FGFR1在毛囊各部均有表达,且在退化期(12~17日龄)和静止期(18~21日龄)主要表达于内外根鞘中;FGFR2广泛表达于毛囊各部。1、3、5、8、12、17日龄FGF 21 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23日龄(P<0.01),21日龄的表达量低于23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1~5日龄和23日龄FGF21蛋白表达量较高。1、3、5、8、12、21、23日龄FGFR1 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17日龄(P<0.01);FGFR1蛋白表达量从12日龄开始上升,在17日龄时达到最高,之后又呈下降趋势。1、5、8、12、21和23日龄FGFR2 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17日龄(P<0.01),在3日龄的表达量低于17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FGFR2蛋白在1~17日龄都有较高表达。综上表明,在第1个毛囊生长周期中,FGF21对参与毛囊形成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诱导毛囊由生长期进入退化期。FGFR1对内外根鞘细胞的增殖、分化有着明显作用,诱导毛囊由退化期进入静止期。FGFR2对毛囊内细胞增殖、分化具有重要作用,诱导毛囊由生长期和退化期进入静止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