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4篇
  39篇
综合类   23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20篇
畜牧兽医   23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了稀土配合物在春期蚕种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喷匀桑叶,直接喂蚕的方法,提高了虫蛹生命率,单蛾造卵数,产卵数,良卵率等,通过小区饲养,提出了添食稀土配合物的时间为4龄2次,饷食后第2、3天各一次,浓度为0.05%,5龄4次,起蚕饷食后第2天开始,每天1次,浓度为0.1%,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面积的对比饲养,添食区比CK区单位制种较大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2.
蛋鸡种蛋蛋重对孵化率和雏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将豫州褐壳蛋的种蛋按重量大小分成6组,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孵化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蛋重在53-56克的种蛋,其受精蛋孵化率最高;不同的蛋重对雏鸡的初生重以及雏鸡在1-3周龄的体重影响较大,蛋重与初生重(γ=0.9899)、1周龄体重(γ=0.9528)的相关极显著;蛋重与2周龄体重(γ=0.9032)、3周龄体重(γ=0.9040)相关显著,与3周龄以后雏鸡体重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53.
巷道式孵化以其独特的气流方式区别于厢式孵化。巷道式孵化器的气流把含氧量最多的新鲜空气带给老的胚胎,把各阶段老胚胎释放的热量又供给需热的各阶段胚胎的发育,并始终保持着理想的设计温度。因而,所需功率相对较小,且孵化容量大,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讨论了进行巷道式孵化的孵化厅布局及孵化操作技术。中国农业大学正大肉鸡发展中心采用巷道式孵化器对7批艾维茵父母代种鸡的320万枚种蛋进行孵化,获得了优异的孵化成绩,受精蛋孵化率平均为94.75%,入孵蛋孵化率平均为85.67%,健雏率平均为98.28%。  相似文献   
54.
机器视觉技术在禽蛋品质和孵化成活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禽蛋品质检测分级及种蛋孵化成活性检测的意义,从禽蛋外形、表面缺陷、内部缺陷检测及种蛋孵化成活性检测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分析了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目前尚需解决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5.
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其孵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其孵化规律,为掌握绿盲蝽卵的防治时间、防治地点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沧县高川乡朴寺村和盐山县城关镇的纯枣园及苹果-梨-枣混合枣园,调查2类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情况,并将越冬卵带回室内饲养观察其孵化规律。【结果】在纯枣园,绿盲蝽卵的越冬场所主要为夏剪剪口、多年生枣股和其他伤口;在杂草、农作物残留物、1年生枣股以及土壤中未发现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在枣-梨-苹果混合枣园,越冬卵在枣树上分布最多,占总卵量的50.40%,其次为苹果和梨树,越冬卵分别为总卵量的35.29%和14.31%。4月份采集的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率最高,其孵化率达到87%以上,与其他月份采集卵的孵化率有极显著差异;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盛期在4月末至5月初,此时枣芽长度一般为2~3 cm。【结论】绿盲蝽越冬卵主要集中分布在枣树的夏剪剪口和其他伤口,在杂草、农作物残留物1、年生枣股以及土壤中无分布,其孵化盛期在4月末至5月初。  相似文献   
56.
由于未孵化的鸡受精蛋与未受精蛋在形态及化学成份上差异不大,采用适度冷冻的方法收集受精蛋胚盘及未受精蛋胚珠的细胞,进行了3种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受精蛋的谷丙转氨酶(GP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都高于未受精蛋,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7.
轮虫休眠卵用不同浓度盐溶液处理后卵壳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壶状臂尾轮虫(B.urceus)、褶皱臂尾轮虫(B.plicatilis)和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的休眠卵用不同浓度食盐溶液处理后卵壳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不同种轮虫休眠卵的外表超微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大部分表面有孔,卵壳有不同程度的龟裂。新鲜休眠卵用盐度为10的食盐溶液处理后,龟裂不明显;隔年休眠卵经饱和食盐水处理,龟裂明显。  相似文献   
58.
选择24周龄健康无病商品代罗曼蛋鸡576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8只,两组基础日粮和饲养管理相同,试验组添加寡果糖0.6kg·t-1,试验期18周。试验结果表明:在蛋鸡饲料中添加寡果糖,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率提高11.81%(P<0.05)、饲料利用率提高8.49%、蛋壳厚度增加5.7%和经济效益提高7.46%、哈夫单位增加10.01(P<0.05),而破软蛋率和蛋比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9.
刀鲚的全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刀鲚(Coilia nasus)全人工繁殖试验和胚胎发育观察,研究了刀鲚全人工繁殖的特性和其胚胎发育的时序和特点。结果显示,对人工繁养的F1刀鲚亲鱼(2龄)进行模拟自然洄游的培育,采用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A2)对性腺发育良好的亲本进行催产,剂量为:雌鱼30μg/kg,雄鱼减半;在22~24℃条件下,经过18~33.5 h的效应时间,亲本自然交配产卵,催产率为91.7%;获得受精卵25.8万粒,受精率为80.6%,获得22.3万尾的初孵仔鱼,孵化率为86.4%;受精卵透明、浮性、无粘性、球形,卵径为(909.86±24.02)μm,油球大且单个;胚胎发育分为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期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出膜阶段7个阶段及30个发育时期,在(23.64±0.36)℃条件下,历时28 h仔鱼出膜;初孵仔鱼全身透明,靠油球浮于水面,全长(2056.37~2074.74)μm,卵黄囊大且近椭圆形,油球呈球形,心跳90~110次/分,肌节48~50对;研究结果对刀鲚资源的保护和规模化全人工繁殖工艺流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鸡蛋夏天保存过程中微生物变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探讨了鸡蛋在盛夏室内自然条件下,不同储存时间对鸡蛋微生物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蛋外壳和内容物菌落总数随着存放时间(0~25d)延长呈上升趋势,变化范围分别在1.70×104~4.69×105CFU/g和0~9.5×107CFU/mL之间。鸡蛋外壳大肠菌群总数随着时间的延长先不断增加,在第15d检测时数目明显减少,第25d减少更加明显。鸡蛋蛋清和蛋黄混合物的大肠菌群总数在贮藏第1d至第4d并未检测出明显大肠菌群,从第8d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但增幅不大,第25d鸡蛋已完全变质,细菌菌落总数增幅较之前异常明显,多不可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