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9篇
  81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可降解地膜的生物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生物因素在地膜降解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6种不同可降解地膜在南疆2种典型土壤林灌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中的生物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6种地膜的生物降解差异很大,其中陕西膜X 1的CO2累积释放量远远高于其他5种地膜。同种地膜在不同土壤中的生物降解也表现出差异性,其中差异最大的为PE膜,在林灌草甸土中的CO2累积释放量高于亚高山草甸土的4倍左右。最后通过研究地膜的生物降解模型,发现地膜在生物降解过程均符合一元多项式方程,即Polynomial Fit,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模拟方程的一般形态为:y=a+bx+cx2+dx3+…,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因此,地膜进入诱导期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生物降解发挥着主要作用,开始由碎片状低聚物在微生物和生物酶作用下水解变成尺寸更小的碎片进行生物降解,最后被吞噬细胞吸收,或进一步水解,生成CO2和H2O,其降解规律均符合Polynomid Fit模型。  相似文献   
82.
作物种类对根际土壤中丁草胺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除草剂丁草胺的降解。结果表明,棉花、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种植明显促进丁草胺的降解,15 mg/kg丁草胺的降解半衰期缩短26.6%~57.2%,这种促进作用与作物种类有关,玉米、小麦、水稻、棉花依次增强。50 mg/kg丁草胺的降解有所受抑制,但作物种植仍显示良好的促进作用。作物根际丁草胺降解菌的测定结果显示,根际土壤中丁草胺降解菌的数量大于非根际土壤,作物种植对丁草胺降解的促进作用源于根际丰富的降解菌。  相似文献   
83.
Nutrient-agar plates containing isoxaben (500 mg litre(-1)) were used to isolate isoxaben-metabolising bacteria from four European soils incubated with the herbicide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In flask experiments, inoculation of a basal salts medium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phenyl-U-14C]isoxaben with an isolate (B2b) resulted in 33% recovery of the initial radioactivity as [14C]carbon dioxide after 2 weeks. A major metabolite identified by GC-MS and NMR analysis as 3-(1-ethyl-1-methylpropyl)isoxazol-5-ylamine accumulated both in basal salts and nutrient broth media. 2,6-Dimethoxybenzoic acid, a suspected metabolite of isoxaben, was not detected in either liquid media. However, the capability of the B2b isolate to use 2,6-dimethoxybenzoic acid as a source of carbon was demonstrated. Soil inoculation with the B2b strain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the recovery of [14C] carbon dioxide from both [phenyl-U-14C] and [isoxazole-5-14C]isoxaben. The metabolite identified as 3-(1-ethyl-1-methylpropyl)isoxazole-5-ylamine only accumulated if the soil was autoclaved before inoculation. This metabolite was rapidly mineralized by the microflora of a natural soil without history of isoxaben treatment. Homology patterns of sequenced 16S rDNA between isoxaben-transforming isolates and reference strains showed that the four isolates identified belonged to the genus Microbacterium.  相似文献   
84.
绿色木霉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产生的高活性纤维素酶广泛应用于开发纤维素资源,本文主要综述了绿色木霉的降解功能、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及其它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5.
为探究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对抗生素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SMM)的降解效果及MFCs的产电性能,通过构建单室MFCs,比较不同电极材料、菌种种类、抗生素初始浓度以及腐植酸存在条件下MFCs对SMM的降解效果及其产电性能。结果表明:3种阳极材料下MFCs对SMM的降解率及产电性能的高低为碳毡碳纸石墨棒;在SMM初始浓度为10 mg·L~(-1)的条件下,以Shewanella putrefaciens为菌种的MFCs对SMM的降解率达到58.92%,高于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的降解率46.48%,MFCs的最大输出功率前者比后者约高6.51 mW·m~(-2);随着抗生素初始浓度的增加,SMM的降解效果逐渐减弱,MFCs的电压输出逐渐降低;随着腐植酸浓度增加,SMM的降解率逐渐提高,MFCs的产电性能逐渐增强。研究表明,MFCs可以利用SMM作为燃料,在实现降解的同时输出电能,这为水体环境中磺胺类抗生素的高效低耗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s)、醇基聚氧乙烯醚(AEOs)以及烷基胺聚氧乙烯醚(ANEOs)是几类典型的农药助剂,其环境行为特性主要体现在分配系数、土壤吸附性和降解性等参数上。这些化合物主要的环境问题在于其部分代谢物的环境风险较高。本文基于几类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的结构特征,综述了其在环境中的分布、归趋及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为揭示白腐真菌对多环芳烃(PAHs)的去除特性,采用间歇培养方式考察了白腐真菌对萘、菲、芘的吸附和降解特征,以及Tween80和Cu2+对白腐真菌去除萘、菲、芘的影响。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当萘、菲、芘的初始浓度分别为30.0、1.0、0.1mg L-1时,白腐真菌灭活菌对它们的吸附作用显著高于活菌,其最大吸附率分别为29.3%、38.2%、70.6%。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前期,白腐真菌对萘和菲的降解能力很弱,而培养后期降解作用占总去除率的59.6%~77.3%。然而,白腐真菌对芘的累计降解率仅为28.8%。在吸附和降解的共同作用下,萘、菲、芘的去除率最终达到了46.9%、53.5%和73.7%。另外,发现Tween80和Cu2+可以促进白腐真菌对PAHs的去除。当Tween80浓度介于0.1~1.0g L-1时,萘和菲的去除率随Tween80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芘的去除率随Tween80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Tween80不仅可以促进白腐真菌的生长,同时能提高漆酶活性。低浓度Cu2(≤+1.25mmol L-1)可以提高白腐真菌的漆酶活性,从而提高萘、菲、芘的去除率,且在Cu2+为0.25mmol L-1条件下的强化作用最为显著,分别比对照(无Cu2+)提高了77.3%、60.9%和23.2%。  相似文献   
88.
稻草的水解酸化是制备沼气的关键步骤。为探索适用于稻草高效降解的渗漉技术,对料液比、发酵温度、尿素溶液浓度、吐温-80用量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草高效渗漉降解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发酵温度37℃,尿素溶液浓度3%,吐温-80用量0.2%。在渗漉降解过程中,反应体系pH维持在7.0~7.5之间,稻草半纤维素被大量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也有不同程度的降解。扫描电镜显示,稻草表层乳突和瘤状的致密结构几乎被完全破坏,深层长细胞暴露,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崩解。  相似文献   
89.
胆红素氧化酶(bilirubin oxidase,BOD)是多铜氧化酶家族的1个成员,因能催化胆红素为胆绿素而得名.随着对该酶研究的深入,发现它具有漆酶无法比拟的优点.本文从BOD的生物化学特性、酶的产生来源、在污染物降解、染料脱色等环境治理、生物燃料电池制备或胆红素传感器制备等领域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  相似文献   
90.
从多年施用阿特拉津的栽参土壤中分离出3株放线菌,对其在可控条件下在土壤中降解阿特拉津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阿特拉津生物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c=c0e-k.t,拟合曲线的相关指数为0.81~0.99。在土著微生物的作用下,阿特拉津的降解半衰期为26.6~28.4 d,土壤中接入放线菌后,降解半衰期为2~2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