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7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African Zoology》2013,48(1):146-155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melanism in cordylids evolved in response to a single climatic event and that melanistic populations of Karusasaurus polyzonus are relictual.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melanistic and non-melanistic populations of K. polyzonus along the west coast of South Africa. Thirty-five specimens of K. polyzonus werecollected from three ‘melanistic’ and eight ‘non-melanistic’ sample localities. Partial sequence data were derived for two mitochondrial DNA loci (16S rRNA an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dehydrogenase component 2 (ND2)) and analysed using maximum parsimony, maximum likelihood and Bayesian inference. In addition, a haplotype network was constructed using TCS and an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MOVA) was conducted. The derived topologies were highly congruent and showed that melanistic and non-melanistic populations were interdigitated on all tree topologies and a number of haplotypes were shared between melanistic and non-melanistic specime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elanistic populations of K. polyzonus are ecotypes, not relics.  相似文献   
52.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1853-1857
为了解目前鸽群中新城疫病毒(ND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1—2013年分离到的7株鸽源NDV进行了部分生物学特性的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7株NDV的F蛋白裂解位点均为112 RRQKRF117,呈典型强毒特征,但7株病毒的MDT值范围较大,从50~114h不等;ICPI从0.98~1.51不等。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7株鸽源NDV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较高,且均属于VIb亚型,但与目前广泛使用的疫苗株Lasota的遗传距离较远,因此有必要研制针对鸽源VIb亚型NDV的新型疫苗。  相似文献   
53.
设计不同的免疫程序,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免疫黄羽肉鸡,通过对ND、IB、H9抗体滴度监测,探讨ND、IB、H9抗体消长规律及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的免疫程序。试验结果表明,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免疫黄羽肉鸡后,其诱导产生的ND、IB、H9抗体的消长规律基本同步;仅于10日龄免疫一次三联灭活苗,其抗体水平较低,于20、40日龄二免、三免或10日龄先用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禽流感病毒(H9亚型,SS/94株)二联灭活疫苗作基础免疫,20或40日龄再用三联灭活苗作加强免疫,则上述3种抗体均快速上升,且维持时间长。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按照正常免疫程序作基础免疫的健康肉鸡,饲养期较短的可于20日龄左右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作加强免疫,0.3 mL/只;饲养期较长的则于40日龄左右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作加强免疫,0.5 mL/只。  相似文献   
54.
为了评估不同毒力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活疫苗是否会对鸡的免疫应答产生影响,本实验选用A、B、C三种商品化IBD活疫苗免疫商品肉鸡,以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抗体的消长规律为模型,评估3种I BD疫苗对ND抗体产生的影响.免疫后ND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三种疫苗对ND抗体产生的影响差异不明显。结果提示,临床上选用IBD疫苗不必过于关注其毒力。  相似文献   
55.
将新城疫特异性转移因子(Newcastle disease-specific transfer factor,ND-STF)1 mL单独或与La Sota弱毒疫苗一起,分别口服和注射试验鸡,然后用MTT法检测各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用La Sota疫苗免疫鸡,同时口服或注射0.1、0.5、1 mL 3种不同剂量的ND-STF,然后检测血清中新城疫病毒HI抗体效价.在使用ND-STF后第5天,试验组鸡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达到高峰,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SI)可达1.68~1.71,对照组的SI值为1.24~1.34,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鸡的HI抗体效价(log2X)在免疫后第28天达到高峰,口服或注射ND-STF 3种不同剂量组HI抗体效价分别为10、9.25、10和6.3、9、8.3,使用ND-STF各组与未使用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口服的效果更好.表明ND-STF能够增强鸡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56.
法氏囊病毒感染对鸡群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对鸡新城疫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对IBDV感染康复鸡群和正常鸡群接种新城疫(ND)疫苗后,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测定血清中ND抗体。结果表明:1次、2次和3次免疫后,IBDV感染康复鸡群抗体效价始终显著低于正常鸡群,重复免疫并不能消除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57.
PHA复方制剂由植物血凝素(PHA)为主药组成,为探讨其对鸡新城疫(ND)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将复方制剂按体重0.05、0.2和0.3 g.kg-1三个剂量灌服,对Lasota疫苗免疫鸡ND的抗体效价、免疫球蛋白、血液中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攻毒后计算攻毒保护率。结果表明,PHA复方制剂0.05、0.2 g.kg-1组可显著提高抗体、IgG和IgA(P<0.05),提高血中T淋巴细胞数(P<0.05)和攻毒保护率,显示PHA复方制剂对ND疫苗有免疫增强作用及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将40日龄非免疫鸡分为3组,每组20只。第1组:肌肉注射鸡新城疫一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0.5mL/只,并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检测ND抗体和IB抗体;第2组:第一次免疫后71d,用同一疫苗进行第二次免疫,并追踪测定ND抗体和IB抗体;第3组:不注射疫苗,试验对照组。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ND抗体,用间接ELISA检测IB抗体。结果表明,第1组试验鸡接种疫苗后在6d就可以产生ND抗体(4log2),30d达到最高峰(10.11log2),持续期为110d;在18d检测到IB的阳性抗体(S/P值〉10.2或滴度/〉396),持续期为120d。第2组试验鸡的IB、ND抗体效价普遍高于第1组,抗体水平持续到228d时ND抗体效价达到6.2log2;IB抗体滴度达到4275。  相似文献   
59.
为了了解和比较免疫增效剂的作用,本研究选用了左咪唑、维生素E、转移因子、ACM-1四种药品,对雏鸡作分组试验。共分10组,1~5组用HI法监测鸡新城疫(ND)免疫抗体。6~10组用AGP法检测鸡法氏囊病免疫抗体。分别于免疫后第5、15、25日作三次监测。试验结果:两种疫苗免疫后均以左咪唑增效作用最大,维生素E、ACM-1次之,最小是转移因子,但四种药均有明显效果。而左咪唑和维生素E是既便宜又实用且效果好的免疫增效剂,对ND和IBD免疫有明显增强作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鸡新城疫V_4株油乳剂灭活苗接种1月龄SPF来航鸡,进行了正常免疫剂量的安全性试验和接种前后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的动态监测。结果,此灭活苗是安全的;接种后10d产生免疫力,效价为6.8log2,40d效价达高峰10.3log2;210d其效价仍为6.4log2。同时在免疫接种后40d进行了攻毒试验,5/5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