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3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林业   255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229篇
  389篇
综合类   1289篇
农作物   132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刘少佳    任志远    杨文艳      周忠学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5):14-19,24
以西安都市圈为研究区域,采用遥感影像、DEM和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等基础数据,通过RS和GIS技术,结合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对2000年、2005年和2010年西安都市圈土壤侵蚀动态变化情况做定量估算分析。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应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2015年、2020年、2025年的土壤侵蚀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2000—2010年,从时间特征上来看,西安都市圈土壤侵蚀呈减小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北部和南部区域土壤侵蚀比较严重,中心区域相对较轻。(2)2000—2010年,各类土壤侵蚀类型面积主要趋于由较高转向较低等级侵蚀类型,说明西安都市圈土壤侵蚀强度呈减小趋势。(3)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2015—2025年,微度侵蚀面积在逐年增加,轻度及以上类型的面积逐年减少,整体呈良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2.
为提高烟粉虱预测预报和持续控害水平,采用黄板诱集法连续4年(2009~2012年)对设施大棚内蔬菜作物上烟粉虱进行系统监测,结果表明,烟粉虱种群数量受种群内因和气候外因的协同作用上下波动,全年主要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分为夏季高峰期(7~8月)与秋季高峰期(9~10月);但年度间种群数量存在较大差异:2009年和2010年为烟粉虱的重发年,2011年和2012年烟粉虱的危害较轻;不同设施蔬菜作物上烟粉虱的发生量不同,黄瓜上最大,茄子、番茄上其次,辣椒上最少,表明杭州地区烟粉虱对设施蔬菜的趋性为:黄瓜>茄子、番茄>辣椒。本研究还选择不同时期虫口基数、气象资料(温度、湿度、光照等)作为预测因子,共筛选出了29个因子(19个气象因子、10个前期虫口密度因子)进入回归模型,分析历史数据,使用逐步回归法组建了不同设施蔬菜上烟粉虱高峰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模型,其中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消长的关键因素为种群基数和气温。  相似文献   
993.
越冬前冬小麦主茎叶片几何参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定量分析冬小麦越冬前叶片主要几何参数与器官生物量及比叶重的关系,以小麦品种济麦22、泰农18和鲁原502为材料,于2013-2014和2014-2015年冬小麦生长季内开展了品种和施氮试验,通过分析越冬前叶长和叶宽与器官生物量和比叶重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叶弦角和叶切角与比叶重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冬小麦越冬前叶片几何参数模型。经独立试验资料检验,冬小麦越冬前叶片主要几何参数叶长、最大叶宽、叶切角和叶弦角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MSE、平均绝对误差(da)、平均相对误差(dap)和R分别为1.453 cm (n=46)、1.136 cm、11.997%和0.916;0.093 cm (n=46)、0.073 cm、13.396%和0.837;23.906°(n=46)、16.059°、52.153%和0.556;23.706°(n=46)、19.818°、53.966%和0.787,均达极显著水平(P<0.001),说明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吻合程度较好。所建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品种、不同施氮水平下冬小麦越冬前叶片主要几何参数。  相似文献   
994.
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枣花蜂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法分离检测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并建立其指纹图谱。[结果]将蜂蜜置于40℃水浴中预热15min,利用85μmPA固相微萃取头顶空萃取30min,再于230℃进样室中解吸3min,并采用Supelco WaxTM1030m×0.25mm×0.25μm毛细管柱和梯度升温方式是分离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佳方法。并建立了77个指纹峰,14个共有峰组成了枣花蜂蜜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结论]利用枣花蜂蜜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可以为枣花蜂蜜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在对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简要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以科技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作为评价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依据,并根据链环—回路模型理论分析了该理论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启示,构建了把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农业科技示范能力、农业科技推广产业化能力和科技创新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特别强调了用调节系数来修正瓶颈环节和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大豆中抑菌灵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方法]试样用丙酮提取。分别选用1:48、3:47、5:45的3种乙醚-正己烷体系,制备3支层析柱,用10 ml正己烷活化,各加入0.2 ml,2.5 mg/L的抑菌灵标准溶液,再分别用45 ml上述3种淋洗液体系淋洗,每5 ml收集1次,分别进样测回收率,以淋洗液体积(V)为横坐标,回收率(%)为纵坐标绘制淋洗曲线。比较后选择3:47乙醚-正己烷淋洗体系,淋洗体积为25 ml。经正己烷液液萃取后,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柱温采用程序升温方式,初始温度50℃,保持1 min;以25℃/min的速度升至125℃后,再以10℃/min的速度升至300℃,保持3 min。采用恒流条件下无分流进样),用ECD检测器测定。[结果]抑菌灵含量在0.05、0.25、0.5、1.0 mg/L范围内,峰面积与抑菌灵的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s=12 346C+63(r2=0.999 6)。以信噪比(S/N)为3计算抑菌灵的定性检出限为0.005 mg/kg;以信噪比(S/N)为10计算抑菌灵的定量检出限为为0.05 mg/kg。精密度测定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论]建立了大豆中抑菌灵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满足粮谷中抑菌灵含量的测定要求,可在实际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97.
柏杨巍  宁平  任晓光  师雁  陈炜  蒋明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04-105,108
使用100 mL全玻璃注射器采集CS2气体,注入HC-6型微量硫气相色谱分析仪,经GDX-104色谱柱分离,应用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测量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005~0.855 mg/m3,线性方程为Y=32.67869+1.69828X(r=0.99968),相对标准偏差为2.53%~4.98%,最低检出限为0.0005 mg/m3。  相似文献   
998.
程莹  马崴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1):303-305,314
阐述了干扰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工作中存在的干扰问题,构建了大学图书馆干扰管理模型,并提出了未来大学图书馆干扰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9.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有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尝试以2005年为基期,建立3种人口预测模型,并利用2006和2007年数据修正,预测出杞县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规模;并运用耕地需求量预测模型,预测出杞县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有量水平。预测结果表明,上轮规划以来杞县耕地保有量水平一直偏高,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本轮规划修编可适当核减杞县耕地保有量,同时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切实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实现“保红线,保增长”并进。  相似文献   
1000.
干旱及复水对不同抗旱性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以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和陕单902为试材,在水分胁迫0、3、6、9天和复水3、6、9天条件下,通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水分胁迫和复水后叶片的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天数的增加,陕单902的Pn、Ci、Gs、Fv/Fm、Yield、qP、Chl等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郑单958;NPQ上升的幅度大于郑单958。郑单958的光系统在水分胁迫时受到的伤害程度要小于陕单902。复水后郑单958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等迅速恢复,陕单902光合参数及其他参数恢复缓慢。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耐旱玉米品种郑单958能保持良好的光合特性,在复水后,具有良好的生理补偿效应,是适应干旱环境的重要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