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4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试验旨在比较3种植物多糖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脾脏B淋巴细胞体外增强免疫活性的研究.通过酶学检测法测定3种植物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安全浓度,MTT法比较3种植物多糖单独刺激和PHA协同刺激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的影响,同时比较3种植物多糖单独刺激及与LPS协同刺激对鸡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和桑叶多糖具有较高的细胞安全浓度,在64~512 μg/mL时,3种植物多糖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脾脏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较强.结果表明,3种植物多糖对鸡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增殖作用,其中黄芪多糖的增殖作用最强,桑叶多糖其次,山药多糖最差.  相似文献   
32.
为比较自拟方芩连液和白虎汤对气分证的疗效差别,以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制作气分证家兔模型,在两种药物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了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的含量变化,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显示,白虎汤对气分证家兔升高了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AOC的含量变化无显著影响,但能使血清SOD下降,MDA上升;芩连液可使得IgM和IgG含量下降,SOD上升,MDA无显著变化,而T-AOC含量下降。结果表明,白虎汤对气分证家兔免疫调节和总抗氧化能力的保持优于芩连液,但对SOD和MDA调节不及芩连液。  相似文献   
33.
牛Nramp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牛Nramp1基因是主要的抗病候选基因,但其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欲确定牛Nramp1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找到启动子核心序列和主要的调控区,探索Nramp1基因表达机制。【方法】采用基因克隆、DNA测序、半定量RT-PCR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等技术手段,构建牛Nramp1基因5′侧翼区长片段及固定3′端的不同节段的pEGFP-N1和/或pGL3重组质粒,分别转染293T和RAW264.7细胞,并进行脂多糖(LPS)诱导,对不同片段的启动子活性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牛Nramp1基因5′侧翼区长片段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58—-89区域具有基本的启动子功能,+58—-1 748启动子活性最强。进一步研究表明,-89—-205 bp区域、 -278—-1 495 bp区域存在着正调控元件,在-205—-278 bp区域内存在着负调控元件;另外,LPS能显著增强启动子活性,其诱导牛Nramp1基因的表达具有细胞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推测的牛Nramp1基因启动子片段的重组报告基因载体, 确定了启动子核心区域和主要的调控区域。  相似文献   
34.
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25%胰酶-EDTA消化法分离培养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炎症,以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和传统炎症指标作为炎症发生和发展的判断标准.以不同浓度的LPS作用于细胞,收集不同时段的细胞,用RT-PCR的方法测定细胞中IFN-γ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100 ng/mL LPS是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35.
以鸡源鲍氏志贺氏茵菌体提取的脂多糖(LPS)成分作为检测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免抗鸡IgG抗体为第二抗体,以TMB为显色剂,成功建立了检测鸡源鲍氏志贺氏茵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对间接ELISA反应条件的一系列研究,确定了各种最适工作条件:鸡源鲍氏志贺氏茵LPS抗原最适包被质量浓度为5mg·L-1,最适包被...  相似文献   
36.
栀子苷对小鼠急性肺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栀子苷能否对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雄性Balb/c小鼠,于鼻腔滴注LPS前1 h腹腔注射栀子苷(50 mg/kg)或者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kg),滴注LPS 24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和IL-10的浓度。通过细胞分类计数法分析BALF中细胞总数、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变化。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的程度。腹腔注射栀子苷可降低小鼠肺干湿比(W/D值);改善肺组织病理学结构,减少肺泡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且伴有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分泌,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生成。栀子苷通过缓减炎症反应保护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阻止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37.
To investigate whether lactic acid could inhibit the LPS-activation of NF-κB p65 in rat intestinal mucosa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RIMMVECs), RIMMVECs, cultured in vitro, were pre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lactic acid and then exposed to lipopolysaccharide (LPS). Cells and cell culture media were then collected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Produc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interleukin-6 (IL-6) was examined at the protein level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influence of lactic acid on the LPS-activation of NF-κB was examined at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respectively. TNF-α and IL-6 prote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pretreatment with lactic acid compared with cells exposed to LPS only. After pretreatment with 7.5, 5.0, and 2.5 μL mL-1 lactic acid, NF-κB mRNA levels were increased by 1.51-, 2.62- and 3.00-fold,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levels in control cells without LPS treatment. Western blo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level of NF-κB p65 in the lactic acidpretre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treated with LPS only (positive control) and was unchanged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without LPS treatment (blank contro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lactic acid may inhibit LPSactivation of NF-κB, leading to the down-regulation of TNF-α and IL-6.  相似文献   
38.
chTLR4及其信号通路在脂多糖致鸡淋巴细胞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的跨膜受体,它介导了LPS诱导机体产生的多种损伤反应。本试验用LPS对鸡淋巴细胞进行6、12、24、48 h诱导,以得到IL-1β、NF-κB水平变化,为深入研究TLR4介导LPS胞内信号传递奠定了基础。结果显示,LPS诱导细胞后,IL-1β、NF-κB含量增多,均在24 h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且在12、24 h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6、48 h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谷氨酰胺(Gln)对断奶仔猪不同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其对脂多糖(LPS)诱导肠道损伤后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24头28日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Gln+LPS组饲喂添加了1%的外源性Gln的基础饲粮;在试验第22、25、28、30天,LPS组和Gln+LPS组腹腔注射100μg/kg BW LPS,对照组则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LPS处理前(试验第1~21天),与对照组相比,Gln+LPS组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7天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显著提高了试验第8~14天和第1~21天断奶仔猪的ADFI(P0.05)。2)LPS处理后(试验第22~30天),对照组断奶仔猪的ADFI、ADG、第30天体重均显著高于LPS组和Gln+LPS组(P0.05),Gln+LPS组断奶仔猪的ADFI、ADG、第30天体重均高于LPS组(P0.05)。3)LPS组断奶仔猪的小肠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Gln+LPS组(P0.05),而对照组和Gln+LPS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Gln+LPS组断奶仔猪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Gln+LPS组与LPS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Gln+LPS组和LPS组断奶仔猪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 M)含量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的Gln能够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1~7天的生长性能,之后效果不明显。饲粮中添加1%的Gln能够调节应激仔猪的血清生化指标,改善其生长性能和小肠长度,从而缓解仔猪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40.
试验旨在阐明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和F(prostaglandin F,PGF)对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1,COX-1))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第4代细胞以1×106个/孔接种于6孔板,以10-7mol/L PGE2和PGF分别预处理细胞24 h,以100 ng/mL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细胞4、8和12 h后分别提取RNA和总蛋白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检测COX-1与COX-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OX-1 mRNA表达量在PGE2单独作用4、8和12 h后显著上调(P<0.05);COX-2 mRNA表达量在PGE2单独作用4和12 h后显著上调(P<0.05),PGE2单独处理使COX-1、COX-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8和12 h时COX-1 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LPS刺激后COX-1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LPS刺激后4、8和12 h时COX-2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LPS刺激后COX-2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LPS单独处理组相比,LPS+PGE2处理组在8和12 h时COX-1和COX-2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同时COX-1和COX-2蛋白表达量也显著上调(P<0.05)。PGFLPS未刺激和刺激后对COX-1和COX-2 m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仅在PGF单独处理8和12 h后COX-1 mRNA表达量上调(P<0.05)。两种激素联合处理与各自单独处理及LPS单独刺激相比,对COX-1和COX-2 mRNA表达具有一定的协同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