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5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207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191篇
  71篇
综合类   1168篇
农作物   100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199篇
园艺   17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Significant effects of two fractions of alkali-extractable soil organic matter (AEOM) extracted from three different soils (agricultural soil, soil from deciduous forest, soil from spruce monoculture) on mycelial growth of 17 isolates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 were observed. Growth of Lactarius deterrimus, Meliniomyces bicolor and one of the isolates of Leccinum aurantiacum was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by acid-insoluble fraction extracted from all three soils. The stimulatory effects were frequent but inhibition of mycelial growth of some isolates was also observed. The fungal respons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organic extract in the nutrient medium was isolate-specific rather than species-specific. Organic matter extracted from different source soils affected differently the mycelial grow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stimulatory effects being observed in an experiment where the extract was richest in trace elements Zn and Cu. At the same time, the observed stimulatory effects were not attributable to increased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nutrient mediu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il may be used as a source of extractable organic fractions which, when used as a cultivation medium additive, may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growth of responsive fungal isolate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AEOM (traditionally designated humic substances) represent a potential factor affecting the composition of cenosis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 in soil.  相似文献   
162.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生姜进行茎尖培养,筛选出适合丛生芽快速繁殖的培养基配方(MS 6-BA2.0mg/L NAA0.1mg/L);对生姜组培苗进行炼苗和移栽试验,结果炼苗提高移栽成活率的作用最大,壮苗加炼苗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100%;组培苗生产的一代姜,姜块小、姜体健康,适宜用作种姜;二代姜姜块大、产量高,商用价值与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63.
在高海拔干旱草原上移栽鲁梅克斯杂交酸模,结果表明,鲁梅克斯能够正常生长,当年成活率可达87.18%,生长90天株高可达50cm以上,产鲜草量为2.0kg/株。越年后也能及早返青,生长60天株高可达57.18cm,产鲜草量为2.38kg/株。  相似文献   
164.
以玉米、黑麦、烟草为材料 ,对细胞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研究了离体培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外表面的结构及其变化与农杆菌介导转化频率之间的关系。正常继代培养的烟草细胞 ,其细胞壁外表面光滑 ,大部分细胞在扫描电镜下坍陷或皱折 ;经处理用于农杆菌介导转化的烟草细胞 ,其表面有很多颗粒状突起和纤丝状物或纤丝状网 ;光滑的表面很少见到菌 ,而粗糙表面则有很多菌。玉米和黑麦愈伤组织中 ,浅黄色、疏松易散的胚性细胞团 ,其表面细胞有很多未坍陷 ,相当一部分未坍陷细胞的细胞壁外表面与烟草细胞一样 ,具有很多较小的颗粒状突起和纤丝状物或纤丝状网 ;白色松软的愈伤组织 ,其外层细胞大多坍陷或呈柱状 ,未坍陷细胞的表面光滑 ,有些似有一层膜状物。对植物细胞壁上的农杆菌结合位点和基因转化频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5.
苦白蹄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白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PDA-落叶松心片煮汁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温度25℃;最佳pH值3-4;最佳C源为葡萄糖;最佳N源为甘氨酸,无光最适其生长。  相似文献   
166.
集成材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非结构用集成材尚无统一标准,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要求高低不一,造成珍贵木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不佳。以日本集成材标准为基础,结合我国生产实践经验提出的集成材技术要求,有助于克服这一困难。据测算,采用该技术要求可使集成材出材率达到25%左右。  相似文献   
167.
花叶芋(Caladium bicolor)组织培养一步成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叶芋外植体在添加NAA0.5—1 ppm和BA1.5—3.5ppm的改良MS培养液内的脱脂棉载体上,先暗培养20d左右,再转入光照黑暗交替培养,不经继代即可在45d内分化出大量的再生植株。应用经改进的无土栽培方法过渡移栽试管苗,缓苗期短,一般在24h内即可恢复生长,而且后期苗的长势也很健壮。花叶芋组织培养的一步成苗法比常规的组培繁殖程序缩短了近两倍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加快了花叶芋的繁殖。  相似文献   
168.
平菇菌种生产工艺改进及高产菌株比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DA培养基上添加5%阔叶树锯木屑可明显对平菇菌丝复壮起一定作用。采用麦粒做二级种培养料,不但可缩短二级种培养时间约3-5d,且在菌丝生长质量上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综合经济提高约3%左右。通过严格的实际栽培测试,在岫岩地区普遍使用的8个平菇品系中,较为严重的存在着菌种不适或不良问题,并明确指出:P-11或P-21可为该地区当家品种。另试验结果也证明:菌落在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并不能决定其产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69.
在不同培养基质及条件下对海仙花报春(Primula poissonii Franch.)、香海仙报春(Primula wilsonii Dunn)、多脉报春(Primula polyneura Franch)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3种报春花的种子萌发情况是多脉报春>香海仙>海仙花报春.在四种不同的培养基中,MS及N6培养基对报春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比改良WPM、Miller培养基好.不同糖浓度及pH4.5~6.5对报春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无明显影响.GA处理能缩短报春花种子萌发时间.人工气候箱条件下报春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比在培养室的条件下更好.光照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当光照强度增强时,又会使报春花的幼苗叶片白化,产生光抑制,造成幼苗的死亡.在遭受光胁迫时,海仙花报春比多脉报春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0.
离体条件下玉米籽粒发育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玉米籽粒离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方式对玉米籽粒发育的影响,并对籽粒体积、粒重、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含量以及呼吸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籽粒∶穗轴为3∶10的培养方式较好。离体籽粒的发育与大田玉米相同,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玉米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