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3篇
  126篇
综合类   27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植物根细胞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细胞膜上存在各种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根细胞离子通道对于矿质吸收、转运及植物耐盐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概述了根细胞K+通道、阴离子通道和各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近期有关离子通道和植物耐盐性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K+通道存在于大多数的植物细胞中,其对K+的选择性远高于其他阳离子,K+通道的存在对于营养元素的吸收,尤其是K+的低亲和性吸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离子的出入维持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膜电势.阴离子通道激活所引起的质膜去极化可以激发非选择性的阳离子流,在盐胁迫下,可通透Cl的阴离子通道的开放是植物对胞内Cl的一种重要调控机制.由于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Non-selective cation channels,NSCCs)的多样性及其对一价阳离子的低选择性,近年来NSCCs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NSCCs被认为参与了植物多种生理过程,包括营养元素的吸收、膨压控制、胞间转运、信号转导以及毒害离子的吸收,尤其是Na+的吸收.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一、二代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一、二代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土壤均无酸化、碱化趋势;一、二代落叶松幼龄林相比,除根际一代落叶松幼龄林交换性钠略低于二代落叶松幼龄林,土壤深度60cm时,盐基饱和度略低于二代落叶松幼龄林外,在土壤其他深度,一代落叶松幼龄林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盐基总量,交换性阳离子钠、钾、钙、镁的含量均高于二代落叶松幼龄林;落叶松连栽使土壤地力下降,影响树木生长,连栽代数增加,土壤盐基总量、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钾、镁的含量与落叶松代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3.
北京市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pH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是多种因子共同制约的结果;目前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14.9 cmol/kg,处于中等供肥能力水平;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够有效增强土壤保肥性能。  相似文献   
74.
选择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哈溪林区的3种典型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取样和室内测定分析对其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剖面分布状况主要受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大小存在显著差异性,表现为:亚高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青海云杉林,对应的0~100 cm含量大小依次为:29.80 cmol(+)/kg、14.90 cmol(+)/kg和7.45 cmol(+)/kg。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土壤有机质和pH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5.
稻草还田对设施切花菊品质及连作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设施切花菊连作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切花菊品质逐年下降的现象,研究探讨暗管排水(埋管最适间距2 m)条件下,稻草还田措施对设施切花菊‘神马’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品质的改善效果。[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1)无暗管和无秸秆还田(CK);2)有暗管和无秸秆还田(PS0);3)有暗管和800 kg/hm^2秸秆还田(PS800);4)有暗管和1600 kg/hm^2秸秆还田(PS1600);5)有暗管和2400 kg/hm^2秸秆还田(PS2400)。测定温室耕作层土壤(0 15 cm)养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全盐含量以及植株主要生理指标。[结果]暗管排水条件下,不同稻草还田量均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及速效钾含量。与CK相比,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处理后土壤碱解氮含量最低,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与其他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32.7%、23.6%、11.4%、8.23%;除此之外,各稻草还田处理均可有效降低土壤pH值、土壤全盐量及电导率,其中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处理后土壤耕作层电导率最低,为167μS/cm,相比CK下降了31.1%;各稻草还田处理使切花菊的株高、茎粗、舌状花数、花鲜重和生物量等主要生理指标显著提高,切花菊‘神马’的株高、舌状花数、生物量在1600 kg/hm^2稻草还田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为本试验综合效果最佳的处理,其对设施切花菊‘神马’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明显,土壤肥力增加显著,切花菊品质提高最佳。  相似文献   
76.
根细胞壁对于植物养分吸收积累以及植物的环境抗性或耐性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与细胞壁表面性质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改进的匀浆洗涤法提取大豆(Glycine max L.,Type I细胞壁类型植物)、玉米(Zea mays L.,Type II细胞壁类型植物)幼苗的根细胞壁物质,获得了较好的细胞壁材料纯度。测定了根细胞壁材料以及整根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并通过拟合解析根细胞壁的电位滴定曲线求解根细胞壁表面基团的解离常数pKa以及数量。结果表明,大豆的根细胞壁CEC显著(p0.05)高于玉米的根细胞壁CEC,分别为425±5、162±7 μmol/g,DW;大豆的根CEC也显著(p0.05)高于玉米根,与两种植物根细胞壁CEC的差异一致。从两种植物的根细胞壁上均识别出一种表观pKa值约为5.78的羧基基团。大豆根细胞壁的羧基含量也显著(p0.05)高于玉米根细胞壁,分别为604±15、252±4 μmol/g,DW,大豆根或根细胞壁的CEC较高与Type I细胞壁富含羧基有关。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不同细胞壁类型植物的根细胞壁表面性质对于植物的营养过程以及环境胁迫抗性或耐性方面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77.
黄土高原刺槐林对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树龄刺槐纯林林地和撂荒地作对比,研究了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对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刺槐林地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盐基总量随刺槐树龄增加无明确变化规律,土壤全磷和交换性镁含量则呈现波动性变化;刺槐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按幂函数衰减,有效磷含量有递减趋势,土壤全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交换性盐基总量随土壤深度增加无明显变化规律,而土壤pH随深度呈波动性变化;与撂荒地相比,刺槐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及交换性盐基总量分别增加21.6%~96.8%,34.3%~160.1%,191.5%~238.4%,2.1%~24.1%,19.82%~92.71%,64.2%~80.0%,25.0%~46.5%和67.2%~89.5%,表明刺槐林对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张浩  胡君 《农药学学报》2020,22(2):265-269
农药的有效利用与农药液滴在植物叶片上的蒸发过程息息相关。传统表面活性剂虽然可以改变液滴的蒸发模式或速率,但并不能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对蒸发过程进行主动调节。为实现"自主调控"农药液滴蒸发的目的,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含丁二炔官能团的光响应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PCDA-C6-NH3+),利用紫外光刺激改变其在液滴中的聚集状态,调控液滴的蒸发过程。该表面活性剂以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PCDA)作为骨架,通过酰胺化反应引入末端氨基并质子化后得到。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PCDA-C6-NH3+的拓扑化学聚合反应,并利用静态表面张力和动态接触角分析了其紫外光照前后的表面活性和蒸发行为。该研究为实现液滴"自主调控"蒸发过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提高农药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选取辽宁省5块泥炭沼泽湿地,并且结合现场调查及实验室分析数据,得出辽宁省泥炭沼泽湿地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呈现4月下旬之前为碳源,4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碳汇,10月后重新转为碳源,随后的时期碳交换降到最低并趋于稳定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表明太阳辐射、植被、温度、水、氮输入是辽宁省泥炭沼泽湿地NEE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0.
生化黄腐酸(BFA)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经过特定有益微生物发酵而成,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高效节能的绿色无公害饲料添加剂。内含黄腐酸、核酸、多糖、肌醇、B族维生素、多种必需氨基酸、活性酶类、抗病因子及促生长因子。其中多种含氧官能团。具有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螯合能力、缓冲能力、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