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31.
利用多时相的Landsat-TM数据和国家资源调查数据,对我国耕地动态变化和典型区的土地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耕地的分布向东北和西北推移,移动的结果导致耕地的生态背景质量下降。黄河河口的耕地和海岸带扩大,扩大的速度是0.73 kma-1,沉积速率是2.1 kma-1。 对科尔沁沙地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沙化面积从70年代的60.02%上升到80年代的64.82%,但是90年代后沙化面积缩小为54.90%;对藏北的湖泊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湖泊的面积下降,下降的速度为2.14 km2a-1。  相似文献   
32.
33.
34.
通过典型抽样建立了甘肃省小陇山党川林场的40块典型样地,利用GPS测量、后差分平差处理获取了每块样地的坐标,调查了每块样地的树种.对这一区域的TM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读取了每块样地对应的影像灰度值并计算了其派生数据.该研究通过实验区13个树种的TM影像灰度值及其派生数据分析,发现油松、华山松、落叶松、云冷杉、栎类、桦类、杂木的波段灰度及植被指数的差异;探讨了遥感影像基于光谱分类对树种的可分性、树种分类应选择的波段和指数.  相似文献   
35.
YHS变换及其在遥感图像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彩色遥感图像进行判读,主要是根据地物在图像上的亮度、对比度、颜色和纹理等特征来识别.为了将人工识别的经验定量地引入计算机图像识别中来,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信息模式分类的YHS变换方法,并讨论了变换的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36.
采用国产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OMIS-Ⅰ)系统数据对荒漠化评价的植被因子(植被盖度、生物量)进行了定量反演。通过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获得荒漠化地区植被因子的分布图。结果表明,用高光谱数据定量反演荒漠化地区植被生物量和盖度是比较可靠的。当反演区域内灌木和草地同时存在时,多项式模型的精度要明显高于线性模型;当植被类型单一时,模型即为较高精度的线性模型。植被因子的定量反演与植被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37.
3S技术在鸟类栖息地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S技术在鸟类栖息地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不同尺度条件下,以及对于一些广袤且偏远的地区,能够有效地分析、评估、监测和预测鸟类与栖息地关系,推动实现物种保护管理目标.本文主要回顾遥感数据源、遥感信息提取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鸟类栖息地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分析影像数据源和影像时相的选择,以及遥感信息提取和鸟类野外调查方法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8.
论述了森林生物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介绍了常规森林生物量的研究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广泛应用于生物量估算的遥感模型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9.
森林生物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最主要的参数,森林生物量准确估算是进行森林碳循环和碳储量及变化分析的基础。以香格里拉这一特殊区域为研究区,以野外调查样方数据为基础,利用植被指数、降水、积温、太阳总辐射量、海拔等多个因子,组合成遥感综合因子层、地理综合因子层与水、光、热一同构成变量,建立了研究区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林,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林,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高山松Pinus densata林等4个建群种森林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并进行了检验。据此模型开展其生物量估算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4种森林总生物量为1.14亿 t,其中云冷杉林、栎类林、云南松林、高山松林4种森林的生物量分别是0.715亿t,0.14亿t,0.09亿t和0.20亿t;4种森林总的生物量分布在海拔、坡度上都具有明显的规律,在坡向上无明显分布规律。图1表7参10  相似文献   
40.
湿地是“地球之肾”,对地球生物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湿地水域面积的破碎化程度高,常规利用遥感技术提出的水体指数不够有效,简单快速的实时监测技术还需完善。以2009年杭州湾湿地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数据,选择不同水域类型,构建新型水体指数(water zscore-band5,WZ5),与常用的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混合水体指数(combined index of NDVI and NIR for water body identification,CIWI)进行对比,分析各指数湿地水域信息提取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指数WZ5水体信息提取精度优于MNDWI和CIWI,特别是含有大量塘基且分布复杂的水产池塘破碎区,WZ5计算水体与塘基的区分度为41.78%,大于MNDWI(21.59%)和CIWI(34.56%);总体识别精度为82.00%,也大于MNDWI(58.00%)和CIWI(77.00%)。利用WZ5对遥感影像进行水体增强的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提取出湿地开阔水域的水体信息,边缘清晰可靠;对于破碎水域,WZ5水体提取精度最高,并且相比基于复杂数学理论的分类提取过程,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推广,能够较好地提高湿地水域实时监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