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3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0篇
  12篇
综合类   255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双孢菇漆酶酶学性质及染料脱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孢菇漆酶的酶学性质及对染料的脱色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孢菇漆酶的最佳反应温度和保存温度都是25℃,最佳反应pH和保存pH都是5.0,对大多金属离子不敏感,但Al3+对其有明显抑制作用。对8种工业染料中的4种脱色效果比较明显,其中弱酸艳蓝-RAWL的脱色率达到79%。  相似文献   
82.
解淀粉芽孢杆菌LC03的芽孢漆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制备具有漆酶活性的芽孢悬液,研究了芽孢漆酶对4种合成染料RB亮蓝、活性黑、靛红和结晶紫的脱色效果,并筛选出促进染料脱色的漆酶介体,同时考察了酶浓度、介体浓度对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RB亮蓝﹑活性黑和靛红在无介体时不能被脱色,在乙酰丁香酮(ACE)介导下的脱色率都超过了60.00%;在pH9.0时,芽孢漆酶-介体系统对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酶浓度和介体浓度分别为88.64 U/L和0.5 mmol/L时,2 h后脱色率可超过80.00%,表明该芽孢漆酶在染料废水的处理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以海带为原料,对海带多糖进行提取及脱色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热水温度70℃、提取时间75 min、液料比70 mL∶1 g、超声波功率140 W,在此条件下海带多糖提取率可达4.21%.活性炭脱色适宜工艺条件为活性炭剂量9 g/L,温度60℃,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可达46.27%,多糖损失率为7.13%.  相似文献   
84.
对黄精多糖的脱色和脱蛋白工艺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黄精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和黄精多糖的总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双氧水对黄精多糖脱色效果好;而氯仿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6∶1时脱蛋白效果较好;经脱色和脱蛋白的黄精多糖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黄精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抑制作用和总抗氧化活性随着样品浓度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85.
为获得豆渣膳食纤维脱色的最适工艺参数,以pH、H2O2体积分数、温度、时间为试验因子,以膳食纤维的白度值为响应值,采用Box 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试验,并对产品的微观结构和物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豆渣膳食纤维白度值的影响为H2O2体积分数>pH>时间>温度。豆渣膳食纤维的最适脱色条件为pH 10.4、H2O2体积分数5.5 %、温度50 ℃、时间5.7 h。在此条件下,豆渣膳食纤维白度的预测值为91.99,验证试验所得膳食纤维的白度值为92.16。回归方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差异不显著,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膳食纤维脱色后,其颗粒变小,表面出现蜂窝状结构。脱色后膳食纤维的持水力由8.15 g/g增加到9.37 g/g,膨胀力由7.53 mL/g增加到8.28 mL/g,物化特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6.
本文研究了油脂复脱色工艺,以脱色率作为指标,将油脂复脱色工艺与传统工艺比较,并通过紫外扫描光谱和罗维朋比色计对油脂中的色素物质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油脂复脱色工艺中最优参数,2次白土添加量为1.0%和1.0%,2次白土添加时间分别为5和15min,此参数下油脂精炼率达到86.5%,脱色效果达到国家一级食用大豆油标准,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87.
本研究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环氧氯丙烷和乙二胺对其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甘蔗渣吸附剂产物,并对其在糖液脱色中的应用、表面形态特征以及吸附剂的再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糖液的最佳脱色工艺参数为:改性甘蔗渣吸附剂添加量是5.0g、温度为60℃和吸附时间30min,在最佳脱色工艺参数条件下,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糖液的脱色率达到最大值,为58.63%;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甘蔗渣经过剧烈的改性化学反应后,其表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用盐酸溶液对饱吸后的吸附剂进行再生后,吸附剂还可多次循环使用,循环使用9次后再生率仍然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88.
阴离子交换纤维在甘蔗糖汁脱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聚丙烯 (PP)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甘蔗糖汁脱色进行了研究 ,主要研究脱色的最佳工艺及吸附饱和纤维的再生。试验表明 :PP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碳法二清汁的平均脱色率达到89% ,脱色后清汁色值低于10°St,脱色效果较好 ,二清汁处理量200ml/g,再生效果好 ,可用于煮制精糖 ;在亚法糖厂对澄清汁的脱色效果较好 ,澄清汁处理量为12.5ml/g;与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具有脱色效能好、脱色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 ,研究结果表明PP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在糖汁脱色领域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使用计算机控制糖浆气浮新技术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3/2004年榨季,广东湛江华资农垦糖业公司广华分公司使用计算机控制的糖浆气浮新技术处理糖浆,经气浮后,糖浆脱色率平均达28.45%,除浊率平均达78.71%,白砂糖色值下降16.31%,混浊度下降47.37%,电导灰分以及SO2含量分别下降了22.22%和72.29%。  相似文献   
90.
研究吸附活性白土、活性炭、硅藻土、钙质膨润土、高岭土、活性氧化铝、氧化镁、凹凸棒土的脱色效果,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五味子果实溶液、藤茎溶液吸光度,测定五味子果实、藤茎中总三萜含量,计算五味子果实、藤茎样品的脱色率、总三萜的保留率。结果表明,凹凸棒土对五味子果实提取液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可达60.47%,活性炭对五味子藤茎提取液的脱色效果较好,脱色率达到69.24%,并且对总三萜的保留率相对较高。8种吸附脱色剂中,凹凸棒土对五味子果实溶液脱色效果最佳,活性炭对藤茎溶液的脱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