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水产渔业   224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缢蛏,又叫蛏子、小人仙、竹蚶、海蛏、虫先等,瓣鳃纲、异齿亚纲、真瓣鳃目、竹蛏科、缢蛏属,是沿海的主要贝类养殖经济品种,肥水是缢蛏养殖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缢蛏的生长主要靠的是水中的藻类。1缢蛏春季肥水的重要性肥水培藻,对于缢蛏来讲至关重要,缢蛏主要以过滤水体中的藻类为食物;保证水体肥度,能够抑制青苔和泥皮,防止遮挡蛏眼;保持一定肥度.  相似文献   
172.
为建立缢蛏动态能量收支(dynamic energy budget,DEB)的数值模型,实验根据DEB理论,采用相应方法测定计算了建模必须的形状系数(δm)、阿伦纽斯温度(TA)、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p M]、形成单位体积结构物质所需的能量[EG]和单位体积最大储存能量[EM]等基本参数。以水温和叶绿素浓度作为强制函数,针对围塘水质因子与春秋两季放养的缢蛏生长数据,利用STELLA 10.0软件构建了缢蛏的DEB模型。结果显示,缢蛏δm值为0.345 8,TA平均值为(5 448±960) K,[p M]=17.68 J/(cm~3·d),[EG]=4 050 J/cm~3,[EM]=1 840 J/cm~3;构建的DEB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缢蛏软体部干重的生长,并且反映了不同时间的能量分配情况。春季放苗的缢蛏,在8月10日—9月20日,水温(29.8~32.2°C)为其主要生长限制因子;在9月30日—11月10日,食物为主要限制因子。秋季放苗的缢蛏,则在7月1日—9月20日表现出强烈的温度限制(30.5~32.2°C),而食物限制贯穿于整个模拟期间,在3月10日—5月20日限制最大。故秋季放苗的缢蛏更应在春季加大藻的培育,在夏季高温前达到上市规格。  相似文献   
173.
张斌 《福建农业》2014,(3):62-67
<正>福建连江县晓澳镇百胜村成千亩滩涂上,常常是人头攒动,一派壮观景象。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忙着挖蛏,特别是在每年的八九月,每天下滩涂挖蛏的渔民达2000多人,蔚为壮观。福建连江百胜村的村民盛行在滩涂上"海田种蛏",养殖的蛏品种以肉味鲜美、品质上乘而享誉海内外。农历十五前后,每天两次的退潮,露出大片滩涂,  相似文献   
174.
缢蛏是埋栖型、吸水性贝类,营穴居生活,能净化水质;对虾是抱食性品种,生活在水底,二者不同的习性可以在同一水体中互相促进生长。现将池塘蛏虾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5.
曹华 《中国水产》2011,(11):35-38
一、研究方法1.基础条件:育苗设施:选择在新中闸至新围堤之间高涂新建了生态繁育池22个,面积155亩,每池平均面积7亩。该处滩涂表面软泥光滑,含泥量60%左右,泥深约30cm,下为沙质层。潮流畅通,流速缓慢,风平浪静并有淡水注入。成品养殖场地:在南通盐场北场以东,排盐河南侧的三夹沙,选择风平浪静,潮流畅通,稍有淡水注入,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小时~6小时的中低潮区2100亩淤泥  相似文献   
176.
用平畦预报技术指导自然海区缢蛏苗种生产,重点介绍苗埕选择、苗埕建造、平畦预报、以及蛏苗附苗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7.
近年来,随着缢蛏人工养殖的不断发展.其苗种需求也不断加大,仅靠采捕自然野生苗己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此,笔者从事了缢蛏苗种中间培育的试验和研究,取得了成功。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8.
对虾与缢蛏混养,对虾的粪便及残饵能促进塘内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缢蛏提供丰富的鲜活饵料,缢蛏的滤食作用,又净化了水质,为对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展虾蛏混养,能综合利用虾塘水体,既增加产量,又提高虾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9.
上世纪90年代初,对虾大面积地暴发病毒病,使沿海地区对虾养殖业遭受了沉重打击。许多养殖企业和虾农收效甚微,甚至亏损,严重地制约了虾池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有效地提高对虾养殖的综合利用率,各级政府及科技人员极大关注对虾池的综合利用,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如何来提高虾池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0.
脯氨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调节物质,对海洋贝类适应盐度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脯氨酸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高盐耐受性的影响,本实验对缢蛏进行高盐(32)胁迫,并在高盐条件下添加外源氨基酸,对比不同条件处理下缢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脯氨酸转运基因表达水平。高盐胁迫下,三种游离氨基酸显著上升(P<0.05),其中,脯氨酸含量积累最多,并始终处于高水平合成状态(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排氨率升高;脯氨酸转运基因SLC6A7-1和SLC6A7-2表达显著上升。当添加外源脯氨酸后,脯氨酸含量积累更多,在72h时达到了峰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显著增加,排氨水平显著下降(P<0.05);脯氨酸转运基因SLC6A7-1表达先上升后下降,而SLC6A7-2一直处于高表达状态,在24h时表达量达到峰值。结果表明,脯氨酸可以促进缢蛏体内大分子蛋白合成,为缢蛏高盐适应性生存提供更多能量,为深入探究脯氨酸调控海洋贝类高盐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