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9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2篇
  48篇
综合类   30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长白山南部地区次生林冠下栽植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试验对象,通过对林分树种组成的调查和对开敞度、大小比数、混交度等量化指标的比较,开展了该区次生林冠下红松人工林空间结构调整的研究,结果表明:柞木林和杂木林下红松高生长模型分别为y=1.013 0 x+0.033 5和y=1.042 7 x+0.050 8,R~2分别达到0.990和0.992(P<0.001);通过树高生长模型,确定柞木林下栽植的红松应该在生长第13年末进行第1次上层林木的调整,生长到第17年末进行第2次上层林木的调整;杂木林下红松应该在红松生长第13年末进行林分调整。  相似文献   
72.
以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林分结构参数,分析其不同龄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各龄组的样地混角度均为0.5,处于中度混交;中龄林为均匀分布,近熟林为团状分布,成熟林为团状或均匀分布;中龄林中落叶松处于中庸状态,大部分阔叶树处于中庸或劣态,近成熟林中落叶松和阔叶树逐渐转为亚优势状态。  相似文献   
73.
优化“三生空间”布局是优化国土空间、构建合理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基础。主要运用“三生空间”区位意义分析,对浙中城市群11县(市、区)的“三生空间”功能分布特征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三生空间”功能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研究区内区位意义差异较大,分析结果与地区内实际情况基本对应。  相似文献   
74.
优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对于调整城镇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分形理论和场强模型,以鹤壁市为研究区,对比分析了5个县(区)城镇的空间聚集维数,计算了鹤壁市整体关联维数,并识别了5个县(区)城镇的辐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1)鹤山区、山城区、淇县城镇体系聚集程度较高,且明显高于淇滨区和浚县城镇体系;(2)鹤壁市城镇体系主要沿交通干线分布,并呈现"一轴两翼"的空间结构特征;(3)淇滨区和浚县辐射范围明显大于鹤山区、山城区和淇县,由于地形地貌原因影响,对周围小城镇辐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基于现状分析提出以下优化建议:(1)增强城市发展主轴周围城镇集聚功能;(2)准确定位断裂点处和辐射交汇处城镇职能;(3)加快鹤壁市内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75.
人工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山林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了4种不同密度的油松人工林样地内乔木空间结构(角尺度、混交度、密集度和大小比数)和灌木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n指数、Gleas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的差异,建立了乔木空间结构与灌木多样性的耦合关系,探讨了乔木空间结构和灌木多样性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1)在不同密度的样地中,株数密度为2 300~2 800株/hm~2的样地空间结构最佳;2)灌木多样性受林分密度影响显著,灌木多样性在不同密度中排序为低密度>较低密度>较高密度>高密度;3)不同密度的林分中,乔木空间结构对灌木多样性的影响不同,其中株数密度为2300~2800株/hm~2的林分中,灌木多样性与乔木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在该密度下可以通过调整乔木层的结构而改变灌木层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6.
为探究不同类型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与木本植物多样性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星斗山保护区参照CTFS样地标准建立马尾松、杉木和光叶水青冈3种天然林固定监测样地,基于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类型林分空间结构、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对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3种林分的混交度、角尺度整体上无明显差异,杉木林、光叶水青冈林的大小分化程度均值存在一定差异,但3种林分均形成混交、聚集且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生长状态。各林分木本植物物种组成丰富,以杉木林乔木层的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物种数量为最高,但3种林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光叶水青冈林的Pielou指数值最高,各林分类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马尾松林灌木层的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值最高,光叶水青冈林灌木层ShannonWeiner指数显著低于马尾松林(P <0.05),Simpson指数值也显著低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P <0.05),但光叶水青冈林Pielou指数显著高于另外两种林分(P<0.0...  相似文献   
77.
78.
鲫血清转铁蛋白推导序列分析及空间结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NA Club分析软件推导出鲫血清转铁蛋白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推导的蛋白质长度为807个氨基酸,MW约为90 kD。其中半胱氨酸43个,可以组成21对二硫键。疏水性和二级结构几率分析表明:有2个非常相似的结构域分别存在于1~390和390-807区域。旋管结构和螺旋结构的分布区域,均分别集中在上述2个区段中,同样位于2个结构域中,结构也非常类似。证实了Tf由2个同源性较高的结构域(N结构域和C结构域)组成。Tf的三级结构呈“V”字形,每个结构域又各自分为3个小的结构小区(即N1、N2、N3和C1、C2、C3)。2个糖基位于N1和C1区,呈“Y”字型结构;铁链位于N2和C2区;受体结合位点R1和R2位于N3和C3区。  相似文献   
79.
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以杉木和木荷为优势树种的中亚热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树种组成Ⅰ和Ⅱ,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分析了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优势树种杉木和木荷以弱度混交和中度混交为主,林分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45和0.52,树种空间配置较简单,林分树种混交程度较低;杉木、木荷和苦槠大小比数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大小比数在0.5左右;其余树种大小分化明显,平均大小比数在0~0.88之间,既有占优势的树种(泡桐、马尾松和丝栗栲),也有受压的树种(柯木、漆树、枫香、青冈和虎皮楠),林分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50和0.52,处于中庸生长状态,乔木层树种不稳定;在角尺度研究中,相对空间结构单元而言,林木水平分布存在波动性变化,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49 9和0.536 4.这些林分空间结构信息可为指导杉阔混交人工林合理择伐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合理择伐经营进行林分结构调整,提高林分质量,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80.
水稻叶面积指数及产量信息的空间结构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水稻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及产量信息的采样研究,探讨了叶面积指数及产量信息的空间结构性,并建立了半方差函数模型,结果表明该变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化变量特征和较好的空间结构特征.该文引入区域化变量理论,弥补了单纯采用经典概率统计法对作物信息进行分析的片面性.水稻抽穗期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信息之间呈抛物线关系,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说明可以通过对叶面积指数的科学调控,使一定尺度范围内的水稻产量获得全面提高.对作物信息进行空间结构性和定量化研究为精确农业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