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9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2篇
  48篇
综合类   30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
基于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的土壤大孔隙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大孔隙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但尚未有研究者利用生态学方法研究其空间结构。以三峡库区紫色砂岩区的3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大孔隙为研究对象,将图像处理技术与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相结合,从形态学和生态学角度量化分析土壤大孔隙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大孔隙形状、空间结构复杂程度高,空间分布格局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均呈聚集分布趋势,且深层土壤的大孔隙组成较表层单一,其中草地最明显,大孔隙发育程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优先流发育程度由大到小为:草地、果园、农地,同一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孔径范围的大孔隙所形成的优先路径的连通性、导水性和发育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草地孔径范围[5.0 mm,∞)、[2.5 mm,5.0 mm)、[1.0 mm,2.5 mm)、(0,1.0 mm),农地和果园孔径范围[1.0 mm,2.5 mm)、[2.5 mm,5.0 mm)、(0,1.0 mm)、[5.0 mm,∞);将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与土壤大孔隙位置密度分布、大孔隙变异度和复杂度指标进行对比,并与以往研究土壤大孔隙空间结构的方法进行比较,所得结果相同,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土壤大孔隙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研究。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简单易行,从生态学的角度完善了大孔隙空间结构的分析,弥补了目前基于物理化学方法在大孔隙结构理论分析的不足,进一步揭示了土壤大孔隙空间结构形成和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0、2000、2010年3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区土地利用进行监测,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指数、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和生态价值,以1 km×1 km网格为统计单元,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中心及城乡结合部区域的多样性下降,离市中心较近的独立乡镇多样性快速上升,功能转变为城乡结会部;研究区整体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从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小,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网格逐渐连通;研究区内生态价值较低,生态环境脆弱.20年间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较大,高利用程度、低多样性、低生态效益的网格逐渐相互连通,形成大的斑块,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区域双核结构模型的提出丰富了经济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式,对于区域经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旅游业经济分析入手,选取渭南市作为研究区域,在对渭南市旅游业资源空间分布和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渭南市构建"华阴—合阳"双核型旅游空间结构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为了更好的说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文中以内蒙古自治区1990-2009年近20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内蒙古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并从内蒙古工业布局演变和工业化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及特点。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初显空间集聚效应,内蒙古经济空间结构与工业化、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存在内在的联系和耦合关系,其中工业发展,尤其是矿业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种生物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核酸序列清晰的呈现在世人面前。与此同时,我们明确知道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数目却增长缓慢,而且两者之间增长速度的差异正在进一步扩大。因为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空间结构,所以弄清楚蛋白质的结构进而理解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通过实验方法获得蛋白质结构不仅成本高而且速度慢,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交互胁迫关系。本文分析了甘肃省产业空间结构特征、不同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产业空间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甘肃省第一产业分布分散且与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态势基本一致,第二产业发展空间高度集中且与矿产资源分布一致,第三产业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2)甘肃省产业空间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3)甘肃省生态环境地域分异与产业空间结构分异交互胁迫,强化了生态环境的地域分异,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7.
兰州旅游圈旅游空间结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对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简要地梳理近些年来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构建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根据游客的到访情况划分其内部结构,根据资源集聚态势和共同表现的主题进行功能分区,按照远近结合的原则确定优先发展区,根据服务功能确定旅游中心地。通过对兰州旅游圈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提出兰州旅游圈的空间结构构建模式:三个旅游圈层、七个旅游瓣区和十一个旅游功能区;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圈内的七个优先发展区和若干个旅游中心地。最后,对于兰州旅游圈的旅游线路提出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新疆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新疆具有明显的旅游资源优势,是中国很有吸引力和巨大潜力的旅游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国际旅游发展较快。因此,对其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研究,有利于进行明确的国际客源市场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客源市场开拓策略,进一步加快国际旅游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了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对新疆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时间结构、空间分布结构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了新疆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提出了今后新疆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对策,为新疆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在田间系统采样研究基础上,将影响系数法进行补充后应用到对特异值处理中,运用地质统计学原理探讨了小尺度条件下土壤水盐信息及株高、茎粗两生育指标的空间结构性并建立了变差函数模型.结果显示各信息均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化变量特征和较好的空间结构性,可用区域化变量理论来分析研究,且经特异值处理后C0值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弥补了单纯采用经典概率统计法对作物生育指标进行分析的不足,对作物信息进行空间结构性和定量化研究为精确农业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IGF-I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重要成员,与胰岛素高度同源,空间结构也十分相似,这个系统的其它成员还包括IGF-I受体(IGFIR),IGF-II受体(IGFIIR)以及4种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2、-3、-4)。IGF最早被称为硫化因子,后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