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0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170篇
农学   298篇
基础科学   60篇
  121篇
综合类   2360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223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1197篇
植物保护   16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近年来丹阳市积极推进稻田种植制度创新,示范推广了"水稻+N"新型高效种植模式,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进种植业高效规模化、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农业、改良土壤和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十分有利。为了促进冬季农业开发、提高种植效益,在珥陵镇祥里村进行了镇稻14号—春甘蓝稻蔬高效种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实行镇稻14号—春甘蓝轮作可以充分发挥水稻、春甘蓝各自生产的优势,实现水稻、春甘蓝双优质高效,为冬季农业开发较为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82.
甘蓝新品种‘西园1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雪松  宋洪元  司军  李成琼  宋明 《园艺学报》2016,43(6):1213-1214
‘西园16号’甘蓝是以优良自交不亲和系2011B3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2011214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中晚熟,从定植到收获100 d左右。单球质量2.1 kg左右,叶球扁圆形,紧实,耐裂球,品质优良,球叶维生素C含量0.335 mg·g~(-1),纤维素含量7 mg·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7%。耐根肿病。产量约61.5 t·hm~(-2)。适宜重庆、四川等地区作冬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83.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6):199-199
利用来源干山西省寿阳县的甘蓝枯萎病原镰刀菌株GLHW1,在26~30℃条件下对87份甘蓝种质资源进行枯萎病抗性评价,并探讨抗性基因在不同生态地理种质类群中的分布频率。筛选出具A型抗性基因的高抗枯萎病材料36份。  相似文献   
84.
探究姜和大蒜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了解不同浓度姜和大蒜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对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以此初步获得最适合的抑制病原菌的植物粗提取液浓度。以姜和大蒜粗提取液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浓度2种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的生长情况、孢子浓度、孢子萌发率及菌丝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粗提取液均能抑制并降低尖孢镰刀菌的生长速率、孢子浓度和孢子萌发率,且大蒜粗提取液比姜粗提取液抑制效果更显著,在低浓度下对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也比姜粗提取液明显,大蒜粗提取液在各浓度下与对照相比均达极显著差异,且大蒜浓度为0.4 g/mL时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抑制达100%。该试验证实大蒜对甘蓝枯萎病菌有极显著抑制作用,为使用间种或轮作大蒜进行田间防治甘蓝枯萎病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喷施中量元素水溶肥对甘蓝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移栽后的15、25、35 d,用60 g/667m~2中量元素水溶肥对清水60 kg/667m~2喷施整个植株,相比"常规施肥+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分别使甘蓝产量提高6.2%和7.3%,增加收入296.5和320.4元/667m~2;同时,喷施中量元素水溶肥显著提高了甘蓝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VC含量,显著降低了其硝态氮含量。该施肥措施简单实用,增产提质增效明显,建议在甘蓝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淮安为传统蔬菜大市,夏秋季甘蓝在露天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季节原因,本茬口甘蓝育苗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作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播前、播种期、苗期等不同时段技术要求进行总结,形成具有较强现实指导意义的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87.
88.
甘蓝是一种食用非常普遍的大众化蔬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适应性强,抗病、抗寒,易贮藏耐运输,易于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89.
以早抽薹‘S-1’与晚抽薹‘G-1’为亲本,构建F1、BC1、BC2和F2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对结球甘蓝抽薹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采用SLAF-BSA方法对抽薹时间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结球甘蓝抽薹性状是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 + 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控制;主基因 + 多基因平均遗传率是93.41%。共检测到2个QTL,分别为2号染色体上的2.31 ~ 3.09 Mb和33.57 ~ 34.40 Mb,总长度为1.61 Mb。  相似文献   
90.
甘蓝是深受市民欢迎的大众蔬菜品种,也是各地蔬菜渡淡的骨干品种。结球甘蓝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耐储运、营养丰富,在蔬菜的周年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多年的试验筛选,早熟甘蓝新品种旺旺表现优异,适合在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