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7篇
  30篇
综合类   313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斑马鱼肠道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斑马鱼肠道的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观察分析。斑马鱼肠道可分为前、中、后3段,肠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测量肠道各段的绒毛高度、绒毛纵截面积、柱状上皮高度和肌层厚度,各指标从前肠到中肠和后肠呈逐渐降低趋势,前肠显著高于中肠和后肠(P<0.05),中肠和后肠间无显著差异(P>0.05)。黏膜层向肠腔内折叠形成肠绒毛(多呈分枝状、指状),分为黏膜上皮和固有层,柱状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复合体发达,上皮细胞间分布着杯状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广泛分布于肠上皮下部,而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后肠上皮基底膜附近。细胞水平结果表明:斑马鱼肠道执行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前肠,肠道黏膜免疫机能与免疫细胞位置的分布相关。  相似文献   
72.
73.
以2个品种人参菜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结合荧光显微法,以及根尖压片法观察分析了2个品种人参菜形态结构和核型差异,以期为人参菜品种鉴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形态上,品种2的株高、茎粗、叶片厚度、单叶面积、花直径均显著大品种1,2个品种人参菜的花色、种子千粒重均无显著差异。显微结构上,品种1上表皮单位面积气孔数量显著小于品种2,而下表皮单位面积气孔数量显著大于品种2;花柱均呈三瓣羽毛状;品种1茎横截面近似圆形,品种2茎横截面呈不规则形状;品种1染色体数目为2n=2x=40,核型公式为2n=2x=38m+2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8L+14M2+12M1+6S,核型类别属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50%;品种2染色体数目为2n=2x=24,核型公式为2n=2x=18m+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6L+4M2+8M1+6S,核型类别属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37%。2个品种上下表皮单位面积气孔数量、茎横截面形状和核型差异较大,可以作为鉴别人参菜品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4.
胡萝卜复合火腿和香肠的质构特性及显微结构(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蔬菜复合肉制品品质特性的评价方法,分别用物性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胡萝卜复合火腿和香肠的质构特性和显微结构。质构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LB-1复合火腿(鲜胡萝卜25%)和HLB-2复合火腿(胡萝卜粉2.5%)的硬度分别降低了70.94%和57.23%,咀嚼度分别降低了64.81%和34.86%;与对照组比较,胡萝卜复合香肠(鲜胡萝卜25%)的硬度和咀嚼度分别降低了30.84%和51.30%。感官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胡萝卜复合火腿和香肠的口感更柔和细腻、嫩度更好。通过扫描电镜对产品结构的观察表明:在添加了鲜胡萝卜的火腿和香肠中均发现了圆形光滑的小颗粒状物质,复合肉制品内部的细微结构均匀、结构比较膨松,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胡萝卜复合火腿和香肠的感官和质构特征。  相似文献   
75.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单核晚期,败育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败育前,小孢子大量液泡化,最后只乘空腔。败育小孢子不能正常形成花粉外壁。花药绒毡层的异常,体现在解体延迟,内含物丰富,富含嗜锇颗粒,乌氏体及孢粉素不参与花粉壁的形成,绒毡层异常是农垦58S败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温雅洁  周生英  方强恩  胡桂馨 《草地学报》2021,29(12):2703-2710
为了揭示蓟马为害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片和茎秆细胞组织结构的变化及其与苜蓿耐害性的关系,本研究选用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R-1和I-1,比较蓟马为害后苜蓿叶片和茎秆的显微结构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受害后,R-1和I-1苜蓿的组织结构有明显改变:叶片上下表皮细胞锯齿边缘消失,细胞显著隆起,气孔缩小,单位面积细胞和气孔数显著增加。在茎秆中,维管束间距和直径变小,维管束细胞减少,厚角组织宽度下降;表皮细胞变短变窄,细胞和气孔数明显增加。叶片栅栏组织细胞收缩,液泡变小,叶绿体淀粉粒变小或减少,叶绿体片层基粒增加,嗜锇体增多。健康R-1叶片上下表皮单位面积细胞和气孔数均少于I-1。受害后,R-1叶片上下表皮单位面积细胞数分别增加1.75和1.51倍,细胞增加倍数、叶绿体片层和基粒均多于I-1。受蓟马为害后,R-1组织结构的变化较I-1更显著。  相似文献   
77.
通过全花观察、体视镜下解剖、显微鉴别等方法对穿心莲花的形态及显微结构进行探究。结果发现,穿心莲的花序为总状花序,小花长度1.3~1.5 cm,全花附腺毛和微毛;花萼5片,披针形;唇形花冠,上唇瓣2瓣合生1浅裂,白色;下唇瓣3瓣合生2深裂,有深紫色斑纹;雄蕊2枚,花药连生,花丝有白色绒毛;雌蕊1枚,柱头伸至两花药之间,子房上位,2心皮,2室,中轴胎座;花粉粒长椭圆形或圆球形,表面具浅纹,有纵沟,3个萌发孔;穿心莲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和绒毡层组成;花粉小孢子有单核期、双核期与成熟期,单核期的小孢子又分为单核居中期与单核靠边期。上述鉴别特征可用于穿心莲的鉴别,也可为穿心莲繁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8.
以冀西北寒旱区9个春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玉米基部第3节抗折强度,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茎节显微结构,对维管束各项显微指标与节折强度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春玉米节折强度与茎秆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春玉米品种间节折强度达显著水平。对各品种维管束显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维管束鞘厚度和表皮细胞厚度变异系数最大,分别达到34.8%和23.2%;茎节维管束数目增多不利于节折强度的提高(r=-0.945**,r=-0.927**),维管束平均面积、韧皮部面积增大有利于节折强度的增加(r=0.831*,r=0.799*;r=0.733*,r=0.786*)。通径分析表明,维管束数目对节折强度的直接效应最大,表皮细胞厚度次之,维管束最大面积、维管束鞘厚度、韧皮部面积等指标也通过维管束数目对茎折强度起间接作用。参试品种中,京农科728、纪元108维管束数目较少,维管束平均面积、韧皮部面积较大,茎折强度较高,抗倒伏性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79.
80.
有关山羊皮肤组织结构的研究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各地区不同品种的山羊皮肤及其衍生物的组织结构[1-6],关中奶山羊是关中地区特有的山羊品种,本试验旨在通过常规组织学研究方法,对关中奶山羊皮肤的整体发育进行详细观察,以探索山羊胎儿皮肤生长发育的规律,从而为定向繁殖、培育地方良种及丰富家畜胚胎学的内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