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12篇
  23篇
综合类   46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通过研究光照、温度、pH值、赤霉素和覆土厚度等条件处理对丹参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了丹参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丹参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0~25℃,在适宜的温度下,全光照比无光照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高,对pH值的适宜范围比较宽,在pH值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赤霉素对丹参种子的萌发作用不明显,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1.0 cm,最适贮藏时间为6个月,生产中建议随采随播。  相似文献   
102.
藿芪灌注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藿芪灌注液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淫羊藿、红花、丹参与益母草进行TLC定性鉴别;使用Wond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8∶72),柱温40℃,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10μL,流速1.0mL/min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使用ZORBAX SB-C18柱(4.6mm×150mm,5μm),漂移管温度为90℃,载气流速为2.5L/min,流动相∶甲醇-水(65∶35),柱温40℃,流速1mL/min,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色谱图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测定淫羊藿苷与黄芪甲苷含量表明,分别在2.336~58.4μg/mL(r=0.999 9)和0.047 8~0.478mg/mL(r=0.999 6)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0.45%和99.26%,RSD=1.46%.结论所建立的特征图谱专属性强、准确可行、简便、可快速用于定性鉴别、定量检测,可有效地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天津农业科学》2017,(7):14-16
为了建立丹参愈伤组织快速生长培养体系,采用丹参绿色、松散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通过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温度和不同继代时愈伤组织块的大小等条件的改变,找到生长最快、结构、质地良好的丹参愈伤组织培养条件。结果显示,在MS+0.5mg·L~(-1)BA+1 mg·L~(-1)2,4-D+100 mg·L~(-1)Vc的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2℃,接种外植体直径大小为0.5 cm时,愈伤组织生长速度最快,愈伤组织质量最好。本试验结果为丹参生物制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和生长时期对丹参根与地上部产量和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紫花丹参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垄单行[三种密度:H1(8万株·hm-2)、H2(10万株·hm-2)、H3(13.3万株·hm-2)]与大垄双行[三种密度:H4(8万株·hm-2)、H5(10万株·hm-2)、H6(13.3万株·hm-2)]两种垄作方式,动态取样,测定并分析不同垄作方式、种植密度和生长时期的单株重、产量、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大垄双行丹参单株干重、产量、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平均值均高于小垄单行。根的单株干重和产量的最佳处理分别为H5(48.09 g)、H4(5 986.69 kg·hm-2),均在11月19日最高;地上部单株干重和产量的最佳处理均为H4(50.34 g、6 712.75 kg·hm-2),均在10月14日最高。根中主要活性成分总含量(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在两种垄作方式下均呈“升-降...  相似文献   
105.
新型降血糖中药方剂对STZ诱导小鼠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糖尿病治疗的中药方剂,探讨由葛根、丹参、枳椇子组成的中药方剂对小鼠的抗糖尿病效应及潜在机制。利用链脲佐霉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以空腹血糖大于11mmol/L为建模成功。3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健康小鼠)、试验组(糖尿病小鼠)和阴性对照组(糖尿病小鼠),每天对试验组进行中药方剂水煎服给药,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每天灌服同等剂量蒸馏水,对小鼠的肝脏和肾脏生理指标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给予葛根、丹参及枳椇子中药方剂灌服7d,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空腹血糖降低,体重回升,肝脏指标白蛋白(ALB)下降31.58%,碱性磷酸酶(ALP)下降57.43%,谷丙转氨酶(ALT)回升87.80%,谷草转氨酶(AST)下降51.72%,总蛋白(TP)下降31.94%。由葛根、丹参和枳椇子组成的中药方剂在浓度为1g/L时对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张元  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16-19318
[目的]研究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ae Bge.)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拌种加叶喷等方法施用不同浓度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观察丹参生长情况及对次生代谢产物丹参酮IIA含量的累积变化情况。[结果]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较显著地促进了丹参酮IIA含量的提高。适宜浓度的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丹参植株及根系的生长。[结论]该研究对揭示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丹参活性成分的累积效应形成和积累机制,以完善中药材质量调控与药用植物栽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建立优质丹参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同时对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的优良种植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基于HPLC法的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超声波法提取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中丹参酮IIA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参药材为原料,在单因子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丹参酮IIA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用HPLC法测定了提取物中丹参酮IIA的含量。[结果]优化的提取条件为:在室温下,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M:V)1:10,提取次数4次。在优化提取条件下,提取液中丹参酮IIA的含量可达到0.388%。[结论]用超声波法提取丹参酮IIA快速、高效、方便、节能,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8.
邓寒霜  汪麦  胡帅  牟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57-15558
[目的]探索激光照射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愈伤组织对丹参酮ⅡA含量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强度的激光分不同的时间,对丹参愈伤组织进行照射,后将丹参愈伤组织置于培养室中培养60d,采用HPLC法检测各处理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将处理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各处理组与对照组中丹参酮ⅡA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激光照射对丹参愈伤组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积累没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丹参药渣中丹参酮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从水浸丹参和三七后药渣中提取丹参酮并确定丹参酮成分。[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丹参药渣中丹参酮,以薄层层析法检测确定最佳提取溶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丹参药渣中丹参酮成分。[结果]乙醚为丹参药渣中提取丹参酮的最佳溶剂。水浸丹参和三七后干药渣,先经乙醇提取得到脂溶性提取物,再以乙醚为溶剂进行索氏提取,丹参酮混合物得率为2.17%;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丹参酮混合物中丹参酮ⅡA、次甲丹参醌、隐丹参酮、丹参酮I含量分别为3.62%、1.02%、2.56%、2.75%。[结论]丹参药渣中丹参酮成分与药材丹参基本一致,丹参药渣可以作为一种丹参酮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0.
为了开发丹参表达序列标签微卫星(EST-SSR)功能性分子标记,从公共数据库GenBank中下载获得丹参EST序列10288条,在剔除低质量和冗余的序列后,得到全长为292.561 kb的无冗余EST序列5073条.在这些序列中共发掘出628个SSR,分布在528条EST中,出现频率是10.4%,平均长度为14.47 bp,平均分布频率为每0.47 kb分布一个SSR位点,其中含SSR位点的EST长度主要分布于401~600 bp与601~800 bp之间.在检索出的SSRs中,二核苷酸是主要重复类型,占SSR总数的72.45%;其次是三核苷酸,占SSR总数的26.75%.二核苷酸类型(AG)n、(AT)n和(AC)n和三核苷酸类型(AAG)n、(AGC)n基元是SSR的主要重复类型.本研究为丹参EST-SSR标记的开发和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