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7篇
  18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不同地方采集的核桃外果皮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干燥后 ,以水为萃取剂 ,提取棕褐色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 :该色素水溶性好 ,耐氧化一还原性能较强 ,耐热性、耐光性较好。盐、蔗糖、金属离子对色素的色泽无不良影响 ,水提取率高、工艺简单、无污染且成本低。通过试验知各采样点核桃外果皮所含色素具有相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在25℃、开灯1 h,关灯23 h(光照1L:23 D)、湿度20%~30%条件下,采用甘蓝、油菜、花椰菜、大白菜、小白菜饲养蛞蝓,研究蛞蝓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大白菜上蛞蝓的产卵前期、产卵量与其它4种蔬菜相比差异显著;用甘蓝饲养的蛞蝓平均每天增重量最大,为4.68 g,甘蓝上蛞蝓的种群趋势指数和平均体重增加值与其它4种蔬菜相比差异显著,小白菜和花椰菜上蛞蝓的种群趋势指数与油菜和大白菜相比差异显著。说明不同蔬菜对蛞蝓种群生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粮食作物对气候敏感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8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资料和冬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资料为依据,分析并探讨了山西省粮食作物对气候的敏感性及其资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山西省近年来粮食作物产量基本都呈增加趋势,而气候生产力在近48年中下降了301.2kg/hm2,其分布从北到南增加,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都比较明显;年平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熏蒸和触杀抑菌活性,测定了其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熏蒸与触杀抑制作用,初步研究了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均随着挥发油剂量增加而增强,随处理时间延长多呈减弱趋势。其对白菜黑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胡麻斑病菌3种真菌菌丝生长的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17.4~22.1μL/L、103.9~241.7μL/L,对水稻胡麻斑病菌孢子萌发的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28.8μL/L、789.3μL/L。土荆芥果实挥发油通过熏蒸方式作用于水稻胡麻斑病菌菌丝,使其细胞内含物渗漏;通过触杀方式作用于水稻胡麻斑病菌菌丝,随挥发油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相对电导率增加。GC-MS分析结果显示,土荆芥果实挥发油主要成分为2-蒈烯和驱蛔素。综合分析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熏蒸作用的效果优于触杀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延安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延安市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在论证出延安烟叶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发扬延安精神、做强延安烟草”、坚持“巩固、规范、创新、发展”的方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确保延安烟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文冠果树苗某些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盆栽条件下设置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绝对含水量为13%、18%和25%),分析了干旱胁迫对文冠果叶片水势、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3%和18%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文冠果枝条分别达到中度水分胁迫和轻度胁迫程度,文冠果叶片细胞膜透性分别高出对照(土壤绝对含水量为25%)16%和4%;文冠果叶片积累的可溶性糖分别是对照的2.3和1.2倍,积累的脯氨酸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和8%;叶片SOD活性分别下降了5%和3%,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幅度较大,分别比对照下降83%和68%;MDA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4%和1%;干旱胁迫主要影响了文冠果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与对照相比,13%和18%水分条件下地上干重分别降低了31%和16%,但根系干重分别是对照的95%和109%。文冠果是一种较为耐旱的树种,但是文冠果栽培过程中要及时补水才能保证树体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7.
黄陵县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施肥指标体系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黄陵玉米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施肥指标体系制定进行探究,目的在于对该区土壤养分进行评价,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施肥指标,为高产、高效、土壤培肥和农环保护提供相应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农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出发,简要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农业财务管理工 作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了农业事业单位创新财务管理工作如何提高农业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Applied soil ecology》1999,11(2-3):111-126
Th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functional linkages between Arctic/alpine soil communities and the major soil processes is stressed. Soil organisms are classified into broad functional groups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unctional success of any organism can be defined by its position along four axes, namely population responsiveness, dispersability, ecophysiological flexibility and resource use flexibility. Each of these axes is defined by reference to a spectrum of relevant ecological attributes. The resilience and response of tundra communities to change are discussed and the possible alteration i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at may result from shifting climate patterns are reviewe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organisms and their dispersability is highlighte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in moderating the compet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species is emphasis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approaches to studying the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rctic/alpin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re contrasted. In particular, the manipulative experimental approach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comparative approach that makes use of measurements taken along geographical/ecological transects as analogues for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纳米型植物抗逆剂(NPA)侧柏蘸浆造林的抗旱与控制鼠(兔)害作用,以多效抗旱驱鼠剂(RPA)为参照,采用NPA和RPA比较了不同地区侧柏蘸浆造林的整体效果。结果表明,干旱和鼠(兔)害是林木致死的关键因素。其中,定植当年干旱、鼢鼠和草兔致死率占总致死比例分别为55.6%~71.1%、10.1%~17.6%和15.0%~24.2%;定植3 a分别占47.6%~73.5%、9.7%~17.5%和15.0%~33.6%。草兔和鼢鼠成为麟游点侧柏致死的首要因素。定植当年NPA蘸浆造林对干旱致死预防效果为65.2%~73.0%,比RPA增加了41.7%~53.9%;定植3 a的为75.6%~83.5%,比RPA高12.5%~20.6%;两者差异极显著。定植当年NPA、RPA对鼢鼠预防效果为92.5%~100.0%和84.7%~100.0%,差异不显著;定植3 a对鼢鼠预防效果为88.8%~97.0%和75.9%~86.3%,米脂和宝塔点差异显著。定植当年NPA对草兔预防效果为91.8%~100.0%,比RPA提高0.0%~7.6%;定植3 a NPA草兔预防效果为88.9%~97.3%,比RPA高9.0%~11.3%。其他致死因素对米脂和宝塔点鼢鼠和草兔致死预防效果影响较大,其均值变异率远超5%的统计允许要求,数据分析时必须剔除其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