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2篇
  免费   974篇
  国内免费   1580篇
林业   623篇
农学   1790篇
基础科学   1449篇
  2333篇
综合类   5583篇
农作物   562篇
水产渔业   662篇
畜牧兽医   1562篇
园艺   1520篇
植物保护   962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638篇
  2021年   631篇
  2020年   653篇
  2019年   777篇
  2018年   450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499篇
  2015年   656篇
  2014年   982篇
  2013年   1164篇
  2012年   1922篇
  2011年   1782篇
  2010年   1180篇
  2009年   1293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1050篇
  2006年   876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几种落叶果树H2O2含量变化与自然休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设施栽培中常见的几种核果类果树品种和两个葡萄品种为试材, 分析了芽休眠期间 H2O2含量变化动态, 并探讨了温度、生长调节剂及化学破眠物质对H2O2含量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 休眠期间,不同树种( 品种) 芽内 H2O2含量存在差异, 基本趋势是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 花芽高于叶芽, 但葡萄品种相反, 早熟的‘京秀’高于晚熟的‘巨峰’; 休眠期芽内 H2O2含量基本呈稳步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急剧下降的时间略有差别, 且与自然休眠解除的时间相吻合。低温(5 ℃) 处理显著增加了芽中 H2O2含量, 中温(10 ℃) 使 H2O2含量略有增加, 而高温(20 ℃) 却导致 H2O2含量降低。休眠前期50 mg.L-1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芽中H2O2含量, 而100 mg.L-1的GA3和6-BA 处理有减少 H2O2含量的趋势, 但二者差异不明显。热带地区常用的化学破眠物质对芽 H2O2的影响因树种( 品种) 、使用时期不同而异, 硫脲、KNO3前期使用对核果类果树影响明显, CaCN2对核果类无明显效应, 但对葡萄品种作用显著。果树芽 H2O2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 H2O2可能是低温解除自然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32.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CO_2浓度的消长规律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 3a(年 )的研究结果表明 :日光温室内CO2 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在整个生长期内因通风时间和通风量的不同 ,日光温室内的CO2 浓度 11月和 3月较高 ,5月较低。各时期日变化基本相同 ,但变化幅度因季节而异 ,上午随Pn的逐渐增大而下降 ,中午 12 :0 0~ 14 :0 0时降至最低 ,下午又随Pn的减小而缓慢回升。叶片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土壤呼吸是影响日光温室内CO2 浓度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机肥施用量对室内土壤呼吸和日光温室CO2 浓度有较大影响 ,在有机肥充足的条件下 ,室内CO2 浓度基本满足黄瓜光合作用的需要 ,无须补施 ,如果在作物生长期间再定时随水向土壤中冲施有机肥 ,效果就更好  相似文献   
33.
1.0 mg/L和5.0 mg/L多菌灵盐酸盐溶液处理灰霉病菌多菌灵敏感菌株和抗性菌丝体,用电导仪测定溶液电导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敏感菌株存在时,多菌灵盐酸盐溶液2 h后的电导率显著降低,而抗性菌株存在的溶液中电导率则未见下降。  相似文献   
34.
一个马铃薯Y病毒山东分离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具有典型花叶症状的马铃薯叶片中分离到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本文称PVY-SD-TA分离物),扩繁后,提纯病毒,电镜下可观察到700~900 nm×11 nm的病毒粒体,病组织超薄切片观察可见风轮状的内含体结构,寄主反应特性研究表明其能侵染2科13种植物。SDS-PAGE电泳检测病毒编码的外壳蛋白亚基的分子量为33 kDa。以PVY-SD-TA基因组RNA为模板,应用RT-PCR方法和特异引物合成了外壳蛋白基因。对cDNA全序列分析表明,PVY-SD-TA 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与N株系的同源性为96%,与GenBank中登录序列号为AJ390306的O株系分离物的同源性最高,为99%;与国内不同学者报道的PVY中国流行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6%,97%和98%。通过以上生物学特性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将PVY-SD-TA鉴定为普通株系(PVYO株系)。  相似文献   
35.
袋鼠花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春  穆鼎 《园艺学报》2003,30(1):113-115
 对袋鼠花( Anigozanthos) 组织培养研究表明: 外植体消毒以0. 1 %升汞溶液浸泡, 7~8 min 为宜; 不同浓度激素对其愈伤组织形成、分化以及根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 随着62BA 浓度的增加, 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增加的趋势; 生长素与分裂素的比例决定着愈伤组织的分化; 小苗在1/ 2 MS 培养基上生根最好, 6-BA 对其生根有抑制作用。各培养阶段最适培养基: (1) 愈伤, MS + 6-BA 1 mg/L + NAA 0. 1 mg/L +3 %活性炭; (2) 芽诱导, MS + 6-BA 0. 5 mg/L + NAA 0. 5 mg/L ; (3) 生根, 1/ 2 MS + IBA 0. 2 mg/L。  相似文献   
36.
种块大小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条件下,生姜出苗期随种块的增大而提早。幼苗期,较大种块处理的植株长势较旺,但茎叶旺盛生长期后,过大或过小的种块处理都不利于生姜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生姜产量以75 g左右的种块处理为最高,达3 572.4 kg·(667 m2)-1,而100、50、25 g种块处理的生姜产量分别为3 250.2、3 077.9、2 600.1 kg·(667 m2)-1。  相似文献   
37.
稀土对刺槐苗木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兰勇  王九龄 《林业科学》1997,33(4):374-379
稀土对刺槐苗木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赵兰勇,梁玉堂(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安271018)王九龄(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稀土,刺槐,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效率,矿质元素含量近年来,稀土元素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已...  相似文献   
38.
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桃、杏、李、樱桃、杏梅等果树的 1 4个品种为亲本 ,3年来共进行了 80余个组合的远缘杂交试验 ,探讨了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并对远缘杂种幼胚进行了胚抢救。结果表明 ,铃铛花期授粉的坐果率显著高于初花期授粉 ;同一杂交组合 ,正反交坐果率差异显著 ,母本对远缘杂交亲和性影响很大 ,选择自交亲和或自然坐果率高的种或品种做母本容易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适宜场强的静电场、He -Ne激光处理及60 Coγ射线与He -Ne激光联合处理花粉 ,均能显著提高花粉离体萌芽率 ,用上述处理的花粉进行的远缘杂交坐果率也明显高于对照 ;60 Coγ射线单独处理则降低了花粉离体萌芽率 ,远缘杂交的坐果率也低于对照 ;对远缘杂种幼胚及时地进行胚抢救 ,并诱导形成多丛芽 ,是克服核果类果树远缘杂种不育性的有效方法。研究并筛选出了李、樱桃胚萌发与生长、多丛芽诱导与增殖以及生根培养等最佳培养基配方。目前已将欧洲甜樱桃×中国樱桃、大石早生李×泰安巴旦水杏及凯特杏×总统李等一批核果类果树远缘杂种定植于露地 ,其中欧洲甜樱桃与中国樱桃的种间杂种是国内外首次获得  相似文献   
39.
草莓摘叶处理对果实芳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哈达’品种坐果后植株进行摘叶处理,对成熟果实的糖类和芳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摘叶、摘1/3叶和摘2/3叶3个处理果实GC/MS分析分别检测出43、33和37种芳香物质成分。随摘叶程度加重,芳香物质成分中酯类的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醛类的相对含量呈上升的趋势;2,5-二甲基-4-甲氧基-3(2H)-呋喃酮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果糖和总糖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0.
肥城桃两品系果实细胞壁成分和水解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薛炳烨  束怀瑞 《园艺学报》2004,31(4):499-501
 随着果实发育成熟,肥城桃两品系果实中细胞壁含量不断下降。可溶性果胶从8月1~16日明显增加,这时果肉硬度下降最快。两品系果实的细胞壁中离子结合果胶和纤维素含量下降比例不同,这可能是造成两品系成熟软化特性不同的主要因素之一。果实发育后期‘白里肥城桃’和‘红里肥城桃’纤维素酶活性变化的不同,意味着纤维素酶在肥城桃果实软化中起重要作用。肥城桃果实中没有检测到内切PG活性,成熟后期外切PG活性上升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