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27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1253篇
林业   443篇
农学   884篇
基础科学   618篇
  2474篇
综合类   4198篇
农作物   311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4889篇
园艺   468篇
植物保护   2003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96篇
  2022年   831篇
  2021年   691篇
  2020年   691篇
  2019年   691篇
  2018年   494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604篇
  2015年   591篇
  2014年   878篇
  2013年   1007篇
  2012年   1590篇
  2011年   1586篇
  2010年   1246篇
  2009年   1357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1029篇
  2006年   703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61.
山起超 《农业工程》2020,10(2):26-28
气候、资源和水土等地理信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GIS技术分析复杂多变的地理信息,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分辨和测试。阐述了GIS技术的概念及其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并对GIS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2.
秸秆生物炭配施沼液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增加沼液中养分在土壤中的滞留量,提高沼液利用效率,本文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混掺量(CK、0.5%、1.0%、2.0%)、生物炭混掺厚度(0、5、10、15、20 cm)和土壤容重(1.30、1.35 g·m^-3)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容重相同时,土柱入渗液渗出速率随生物炭混掺量和混掺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容重不同时,1.35 g·cm^-3土壤土柱入渗液渗出速率小于1.30 g·cm^-3土壤,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呈1.30 g·cm^-3土壤容重小于1.35 g·cm^-3土壤容重;土柱内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生物炭混掺量增大而逐渐增加,生物炭混掺量为2.0%时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影响最大;土柱内有机质含量随生物炭混掺厚度增大而逐渐增加,生物炭混掺厚度为20 cm时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最大,而全氮含量在土壤容重为1.30 g·cm^-3、混掺厚度10 cm时影响最显著,土壤容重为1.35 g·cm^-3、混掺厚度15 cm时效果较为显著。研究表明生物炭配施沼液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受生物炭混掺厚度、混掺量和土壤容重综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岭南私家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独特流派,有其显著的风格特点.选取岭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对其造园历史、园主思想、园景特点和造园特色进行梳理探讨,总结精髓,以启发更深研究和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64.
以紫斑牡丹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0.025、0.050、0.075、0.100 g·mL-1)的种皮和胚乳水浸提液对白菜、小麦和绿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究紫斑牡丹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紫斑牡丹种子休眠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中均含有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且同一质量浓度下,胚乳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强于种皮浸提液;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白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高于小麦和绿豆;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高和鲜质量;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随着种皮浸提液质量浓度的提高,受体植物幼苗SOD、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CAT活性持续下降;加入胚乳浸提液后,受体植物幼苗的CAT、POD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SOD活性则依然随着胚乳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而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结果可知,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浸提液中均含有能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并且能够影响受体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但是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对不同保水措施的生理响应,以常用修复植物苏丹草为研究对象,利用CIRAS-2型(PP-Systems)光合仪测定苏丹草的光合指标,探讨高温下苏丹草对不同保水措施的生理响应,以期为矿区生态修复中的保水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保水处理下苏丹草的光合速率Pn和瞬间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均呈“W”型曲线,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M”型曲线。苏丹草的Pn有“午休”现象存在,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影响苏丹草PnTr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大气CO2浓度Ca、大气温度Tc、大气相对湿度RH。在土壤上覆盖火烧石和添加粉煤灰均显著增大了苏丹草的PnWUE,增强了苏丹草适应高温环境的能力。从Pn的指标来看,土壤表面覆盖火烧石处理比土壤中添加粉煤灰处理的效果好,但两者同时作用效果略低于单独用火烧石处理,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边缘关键天然固沙植物沙拐枣为研究对象,对流动沙丘、固定沙丘不同生境的沙拐枣种群扩张特征进行调查,旨在更全面地认识其种群扩张特征和对干旱高温环境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沙丘不同生境,沙拐枣种群扩张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在流动沙丘,丘间低地和过渡带以有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为辅;迎风坡和背风坡以无性繁殖为主;而随着流动沙丘固定,种群以有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数量和所占比重显著下降,并导致种群数量下降。(2)不同生境中沙拐枣种群密度与年龄均呈显著负相关,种群以幼龄苗为主,种群最大年龄出现在丘间低地,为36龄。(3)流动沙丘不同生境根状茎主要为2年生,多年生根状茎长度较短;而固定沙丘不同生境根状茎年龄结构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67.
Due to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on cropping of wheat in optional late autumn terms, called facultative, genetic research and field evaluation were taken on four spring cultivars: Tybalt (NL), Monsun (DE), Ostka Smolicka (PL) and Bombona (PL), currently being recommended by breeders. The PPD gene analyze, expression level of dehydrine genes (WCS120 and WDHN13) in cooling test, and qPCR for RNA isolation and analyses of WCS120 and WDHN13 gene expression at the BBCH12 stage of wheat were estimated. Molecular analysis of PPD-D1 gene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photoperiod sensitive allele ppd-D1b in all tested genotypes. The highest level of NRE WCS120 gene was detected in cultivars Tybalt and Bombona. Two-year field experimental study assessed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vity of facultative and spring crops of studied cultivars. Based on our results from field experiments and result of molecular analysis of alleles of PPD-D1 gene, the tested genotypes can be considered as potentially facultative genotypes.  相似文献   
68.
为优化旱作马铃薯氮素施用量,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善薯块品质,通过盆栽种植方式,研究氮素营养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产量及薯块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90 kg/hm~2时,马铃薯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和单株产量最高,根据一元二次拟合方程得出最佳施氮量为206.39 kg/hm~2,此时马铃薯单株产量为388.22 g,与实际最佳施氮量接近;马铃薯薯块淀粉和VC含量均在施氮量为190 kg/hm~2时最高,薯块蛋白质含量随氮素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而有机酸含量随氮素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施氮量为35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在试验条件下,综合分析马铃薯产量形成特性及各品质指标,马铃薯氮素最适施用量为190~206.39 kg/hm~2。  相似文献   
69.
绿洲灌区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的耗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巧梅  樊志龙  赵彦华  殷文  柴强 《作物学报》2017,43(9):1347-1356
针对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绿洲灌区玉米生产,密植对玉米耗水特性影响研究薄弱,以及生产实践中缺乏调控种植密度以同步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理论依据等问题,2012—2015年,以先玉335为参试品种,在相同施肥、灌水制度下,设75 000株hm–2(低,D1)、87 000株hm–2(中,D2)、99 000株hm–2(高,D3)3个密度水平,探讨密度对玉米耗水的时间动态、耗水结构以及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优化密植增产节水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大,玉米全生育期总耗水量(ET)增大,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是耗水量增大的主要时期,高、中密度处理与低密度处理相比,全生育期总耗水量4年平均分别高22.8%、14.4%,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平均分别高28.4%、18.2%,其他生育时期不同处理的耗水量差异不显著。增加密度可降低玉米的无效耗水,提高水分利用率,高、中密度处理较低密度处理全生育期的棵间蒸发量(E)4年平均分别减少56.5 mm、27.6 mm,密植降低棵间蒸发量的主要时期在拔节至灌浆期,其中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的日均棵间蒸发量分别减少0.51 mm、0.27 mm;高、中密度与低密度处理相比,全生育期的E/ET分别降低15.8%、6.2%,其中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减小幅度最大,分别为22.1%、10.7%。与低密度处理相比,高、中密度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7.9%、14.8%,但高、中密度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高、中、低密度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为18.2、19.3和16.8 kg hm–2 mm–1,中密度处理的WUE显著高于低密度处理;与低密度处理相比,高、中密度处理4年平均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分别提高了34.5%、19.6%。本研究说明,在传统供水覆膜条件下,进一步增加种植密度是干旱绿洲灌区提高玉米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70.
聂世全  崔振兴  王伟峰 《油气储运》2011,30(6):468-471,391,392
针对油罐内浮盘密封失效问题逐渐凸显的现状,分析了内浮盘静、动密封与油气空间的关系,总结了油罐内浮盘密封失效的主要表现,静密封失效包括:内浮盘盖板搭接面间出现缝隙孔洞,密封胶囊或舌形密封带与内浮盘外边缘间的挟紧部位出现缝隙,防旋导管与内浮盘盖板间不密封,浮盘自动通气孔、人孔与盖板间不密封;动密封失效包括:密封胶囊或舌形密封带与罐内壁间密封性能差,量油导管与量油导管护筒盖间的密封性能差,浮盘人孔盖与人孔座间的密封性能差,防旋转钢丝绳松紧度不满足浮盘安全运行要求。基于设计、施工、使用、检修4个环节分析归纳了内浮盘密封失效的原因,提出了优化设计、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内浮盘制造安装质量、内浮盘定期检测与管理、规范检修作业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