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4篇
  39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21.
根据黄斑星天牛生活习性、危害特点,结合肃州区发生危害情况和当地具体实际,分析其蔓延原因,提出合理切合实际的防治措施,为保护当地生态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2.
反刍动物过量采食精料会引起瘤胃内乳酸蓄积,使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体液pH值下降,重者可导致死亡,轻者影响生长发育。本试验选用育肥期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的肉牛40头,随机分成4组,按不同日饲喂精料量分组喂养,通过检测生理指标、调整日饲喂精料量,论证长期隐性代谢性酸中毒(瘤胃液pH值在5~5.52、尿液pH值在5.05~5.61之间)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育肥过程中隐性代谢性酸中毒牛群与健康牛群相比增重比低了11.6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3.
为筛选经济、优质的胡杨容器育苗基质,采用园土十生物有机肥十沙十蘑菇渣或秸秆(4∶2∶1∶3)基质、商品育苗基质、泥炭十珍珠岩十蛭石十生物有机肥(1∶1∶1∶1)基质、园土十沙十有机肥(5∶3∶2)基质进行胡杨容器播种育苗试验,通过基质理化性质测定和不同基质栽植胡杨容器苗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园土十生物有机肥十沙十蘑菇渣...  相似文献   
24.
裸果木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对干旱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起源于古地中海,为荒漠区少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种。本文采用2017年6月、7月和8月采集于甘肃安西自然保护区内的裸果木中龄和老龄植株叶片,分析自然干旱影响下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裸果木叶片的可溶性蛋白(SP)显著积累,发挥着重要的渗透调节作用,中龄植株叶片的可溶性糖(SS)含量和老龄植株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先增加后显著降低,渗透调节作用有限。干旱加剧时,中龄植株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明显的先增后降。严重干旱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增强,说明其通过4种酶的协同作用清除过剩的活性氧,减轻过氧化伤害;老龄植株叶片的CAT活性持续增强,APX活性明显的先升后降,POD活性在重度干旱时显著增强,主要通过这3种酶减轻膜系统伤害。丙二醛(MDA)含量则随干旱程度增大显著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裸果木中、老龄植株的Pro、SS、SP含量、POD和CAT活性、MDA含量对干旱的响应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隶属度函数评价法表明,老龄植株的抗旱能力大于中龄植株,表明裸果木的抗旱性随年龄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25.
为初步了解并分析酒泉市部分地区羊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于2015—2017年对酒泉市5个县市随机采集羊肉制品827份,参照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对采集的样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性孤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有116份样品被检测出携带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14.0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4份(8.95%)、沙门氏菌23份(2.78%)、副溶血性孤菌12份(1.4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7份(0.85%),没有检出大肠杆菌O157:H7;2015—2017年检出率分别为24.05%、12.09%和7.75%;不同羊肉制品中以油炸肉检出率最高(48.65%),生肉最低(5.67%)。说明酒泉市羊肉制品中食源性病菌污染较为严重,其中主要以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给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相关部门需要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6.
多功能土壤改良剂对河西内陆灌区棕漠土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棕漠土保水肥能力弱,有机质含量低,制种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疑难问题,为河西内陆灌区制种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择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棕漠土,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多功能土壤改良剂配方筛选及对棕漠土改良效果研究。[结果]多功能土壤改良剂最佳配比为:有机生态肥∶保水剂∶制种玉米专用肥∶聚乙烯醇为0.978 3∶0.000 9∶0.019 6∶0.001 2。多功能土壤改良剂最佳施用量为68.75t/hm~2,制种玉米理论产量为6.64t/hm~2。施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与传统化肥比较,棕漠土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团聚体、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分别增加22.75%,22.76%,22.74%,9.50%,22.75%,22.76%和22.74%;有机质、CEC、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35.01%,21.64%,0.63%,2.26%和2.09%;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分别增加93.97%,35.35%,20.78%;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分别增加61.82%,44.64%,40.00%和64.29%;制种玉米增产值和施肥利润增加39.23%和31.82%。[结论]施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能有效地改善棕漠土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提高制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7.
针对现有深根茎类药材收获机结构复杂、动力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在对现有犁铧式深根茎类药材挖掘机与螺旋排列搂草齿的收集堆放机构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犁铧式深根茎类药材收获机。该机结构简单、作业可靠、制造成本低,为深根茎类药材收获机械化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的机具。  相似文献   
28.
对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真菌病害进行田间调查,并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组织分离、病原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真菌病害的植物病原有13种,其中由Curvulairia lunata(Wakke)Boed病原引起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玉米叶部的一种新病害,在田间发病率较高,病情指数较大,危害十分严重;由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和Bipolaris maydis(Nishik.et Miyabe)Shoemaker病原引起的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发生的主要真菌病害;Physoderma maydis Miyabe和Fusarium subglutinans(Wollenwe.et Reinking)P.E.Nelson et al病原引起的褐斑病和顶腐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Puccinia sorghi Schw引起的普通锈病在局部区域的一些品种和组合上发病较为严重;其他叶部病害零星发生,对制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一般不会造成流行为害。  相似文献   
29.
不同添加剂对夏河县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水量控制在65%~70%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青贮原料,通过添加麸皮、红糖、甲酸、乙酸、乳酸菌制剂等,探讨了夏河县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添加剂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添加剂处理的紫花苜蓿,发酵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具体表现为pH值及氨态氮含量降低、乳酸含量升高;综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指标及感官评定来看,添加甲酸、乙酸和芯来旺Ⅰ号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有明显改善,在90 d的短期青贮中,是适宜夏河县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生产的高效添加剂,而乙酸作为青贮添加剂在本次试验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23科47属87种荒漠植物的调查统计,按其形态特点和应用方式进行归类分述,探讨荒漠植物在园林中的选择和应用,并对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荒漠植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