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2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24篇
  2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研究杨树花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每天给小鼠分别经口灌服0.1、0.2、0.4mg/kg的杨树花提取物和灭菌水30d后,测定其免疫器官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水平、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和IL-2的变化。结果表明,杨树花提取物的低剂量组可明显提高IL-2水平;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P<0.05)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NK细胞活性和IL-2水平。说明不同剂量的杨树花提取物均能提高小鼠免疫功能,中高剂量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考察生附子醇提物的经口急性毒性。[方法]以70%为溶媒,用索氏提取法制备附子浸提物,经预试验获得正式试验最大给药剂量,设计7个剂量组,组间距1.7倍,给昆明系小鼠灌胃给药一次,剂量为0.04ml(/g·BW),观察7d,用改良寇氏法公式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限。[结果]附子醇提物给小鼠经口LD50为230.12mg(/kg·BW),LD50的95%可信限为80.39~658.57mg(/kg·BW)。[结论]生附子醇提物可快速引起小鼠出现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衣壳蛋白VP60基因。PCR产物纯化后连接T载体,提取质粒后,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序正确的纯化产物双酶切,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表达宿主菌E.coli RosettaTM,用IPTG诱导培养重组表达菌。经SDS-PAGE分析,在分子质量62.0 ku处可见明显的表达带,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约在62.0 ku处出现特异性的反应带。结果表明,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04.
隋慧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8):205-207
从锦州市某猪场7份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料中分离到4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进行了细菌培养特性试验、纯化后镜检、V因子需要试验、卫星现象检查、生化试验、PCR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细菌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4株分离菌株对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强力霉素、头孢噻肟、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均较敏感;对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均为耐药;对链霉素呈现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5.
2011年从辽宁省采集以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为主要特征的病猪肺脏、心包液、血液等病料,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PCR检测等方法确认分离到1株副猪嗜血杆菌Hps LN111013,同时应用多种药物对该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等方面与国内其他地区所分离到的菌株基本一致,纸片法药敏试验证明本菌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洛美沙星最为敏感。本研究为进一步确认辽宁省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菌株的血清型和基因型,查明其传染来源和遗传变异情况奠定了基础,为制定辽宁省副猪嗜血杆菌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庄河大骨鸡GH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庄河大骨鸡GHR基因的多态性与屠宰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以17周龄庄河大骨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RFLP标记技术、最小二乘法分析了GHR基因群体遗传结构与屠宰性状的关联。结果表明:GHR基因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85,属于中度多态,存在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3575、0.3825、0.26,等位基因M和N的频率为0.54875和0.45125;MM型基因型公母鸡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的高于MN型和NN型的公母鸡(P<0.05)。GHR基因的MM型对鸡的屠宰性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北极狐CETP基因序列扩增及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北极狐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CETP)的结构特征,找到影响北极狐体形、体重的重要基因,达到提高北极狐毛皮质量。对北极狐CETP基因序列扩增后得到的序列结构数据,利用SignalP 3.0 Server、ClustalX1.83、Mega 4.0、Promoter predictions、TMHM 2.0等生物学软件进行分析,获得了它的序列特征,并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北极狐与犬的遗传距离是0.015为最近,与鼠的遗传距离是最远的,北极狐的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是一个分泌蛋白,主要是进行O糖基化修饰,蛋白的二级结构结果:α螺旋占34.87%,β转角占,18.97%,无规则蜷曲占46.15%。北极狐CETP基因是参与北极狐生产性能调控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8.
为探讨中药四君子汤对镉中毒鸡肝脏GSH-Px、SOD活性抑制的拮抗作用。选用60只100日龄海兰公鸡,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常规饲养,加镉组常规饲养的同时,添加CdCl2 150 mg/kg,中药四君子汤加镉组常规饲养的同时,添加CdCl2 150 mg/kg,添加1%中药四君子汤。分笼常规饲养,试验期为60天,这样就建立了亚慢性镉中毒及中药四君子汤拮抗模型。试验结果显示: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为对照组、中药四君子汤加镉组至加镉组依次降低;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对照组、中药四君子汤加镉组至加镉组依次降低;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为对照组、中药四君子汤加镉组至加镉组依次升高。表明日粮中添加中药四君子汤后可有效地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探讨牛磺酸对肉鸡饲粮养分利用率、免疫器官发育及屠宰性能的影响。将艾维茵商品代肉鸡4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和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0.15%和0.20%的牛磺酸。试验期42天。结果表明:试验3、4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利用率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3周龄时,试验3、4组的脾脏指数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6周龄时,试验3组的法氏囊指数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4组的胸肌率及皮脂厚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4、5组的瘦肉率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在肉鸡饲粮中添加牛磺酸,显著提高肉鸡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能够提高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增强肉鸡的免疫机能。对肉鸡的屠宰性能有一定改善作用,明显提高肉鸡胸肌率、瘦肉率,显著降低皮脂厚。  相似文献   
110.
羊环形泰勒虫单管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羊环形泰勒虫单管套式PCR检测方法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检测。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设计内、外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单管套式PCR检测方法研究,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及临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扩增的基因片段大小为476 bp,与GenBank收录的相关序列同源性高达93%~98%,而与附红细胞体、新孢子虫、艾美耳球、弓形虫RH株相关病原基因组均无交叉反应,能够检测出DNA的最小量为12 fg。并对57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检测阳性率为40.4%,高于常规PCR和血涂片镜检测,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羊环形泰勒虫感染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