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2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37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89篇
基础科学   115篇
  186篇
综合类   453篇
农作物   41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613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杂交水稻不同器官重金属铅浓度与累积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生长于盆钵中的两系杂交稻和三系杂交稻共6个组合为试验材料,设置土壤铅(Pb)浓度为500mg/kg和不加Pb土壤(对照)两个处理,测定水稻植株不同器官Pb的浓度和累积量。结果表明,Pb处理降低了两优培九、103S/郑粳2号、丰优香占和汕优63的产量,主要是每穗粒数减少,对其余组合的产量无显著影响;不同基因型水稻植株对Pb吸收与积累存在差异,以103S/郑粳2号和两优培九累积量最多,K优818累积量最少;水稻植株不同器官Pb的浓度和累积量的大小顺序为根>茎鞘>叶片。籽粒不同部位Pb的浓度大小顺序为糠层>颖壳>精米,精米中Pb累积量仅为谷粒的25%左右,精米中Pb的浓度以103S/郑粳2号最高,K优818最低;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同一器官Pb浓度与累积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不同器官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对不同杂交稻组合植株中Pb浓度和累积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2.
抽穗前后遮光对超级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条件下以超级粳稻南粳44和宁粳3号为材料,设置3种遮光处理(L0:不遮光,L1:抽穗前遮光20d,L2:抽穗后遮光20 d),研究抽穗前后遮光对超级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后遮光处理的产量高于抽穗前遮光的处理,但都低于不遮光的处理(产量L0L2L1)。其中,与L0相比,L1降低了抽穗期LAI、粒叶比及拔节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同时增加了齐穗后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表现为贪青迟熟;与L0相比,L2主要影响了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光合物质积累,但L2对粒叶比和SPAD值的影响大于L1。株型特征方面,与L0相比,L1降低了齐穗期水稻穗长和倒3叶的透光率,增加了株高及上3叶的叶基角、叶开角、披垂度。  相似文献   
73.
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秸秆是一种传统的能源物质,营养丰富,秸秆还田可培肥地力,增加作物产量。本文综述了秸秆及其制成的有机物料还田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机制、秸秆还田对培肥土壤的作用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讨论了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4.
以杂交稻和常规稻为试验材料,在苏南常熟、苏中兴化和苏北东海3个试验点同时开展播期试验,探讨迟播迟栽条件下机插稻稳产、增产问题。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各试验点水稻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群体颖花量和结实率不断下降,生育期延迟且全生育期缩短。分析发现,每穗粒数受播期影响最大,其余依次为结实率、穗数、千粒重。甬优2638依其大穗优势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但随着播期的推迟,其产量优势减小。甬优2638在各稻区均表现出抽穗较早、群体库容大、生物产量高等优势,具有在迟播迟栽生产条件下获取稳产、高产的潜质。迟播迟栽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生育期具有较大影响。据此,从安全生育性及稳产角度考虑,对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稻区生产的最晚播期进行了初步拟定,以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Calcium ions(Ca2+) act as an intracellular second messenger and affect nearly all aspects of cellular life. They are functioned by interacting with polar auxin transport, and the negative phototropism of plant roots is caused by the transport of auxin from the irradiated side to the shaded side of the roots. To clarify the role of calcium signaling in the modulation of rice root negative phototropism,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ar auxin transport and calcium signaling, calcium signaling reagents were used to treat rice seminal roots which were cultivated in hydroculture and unilaterally illuminated at an intensity of 100–200 μmol/(m2·s) for 24 h. Negative phototropism curvature and growth rate of rice roots were both promoted by exogenous CaCl2 lower than 100 μmol/L, but inhibited by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verapamil and LaCl3), calcineurin inhibitor(chlorpromazine, CPZ), and polar auxin transport inhibitor(N-1-naphthylphthalamic acid, NPA). Roots stopped growing and negative phototropism disappear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to 100 μmol/L verapamil, 12.500 μmol/L LaCl3, 60 μmol/L CPZ, and 6 μmol/L NPA. Moreover, 100 μmol/L CaCl2 could relieve the inhibition of LaCl3, verapamil and NPA. The enhanced negative phototropism curvature was caus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of more auxin from the irradiated side to the shaded side in the presence of exogenous Ca2+. Calcium signaling plays a key role as a second messenger in the process of light signal regulation of rice root growth and negative phototropism.  相似文献   
76.
以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材料,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施氮量300 kg/hm2、基蘖氮肥与穗氮肥比7∶3),分别设计6个侧深施肥处理[基蘖氮肥为常规施肥处理的100%(T1)、90%(T2)、85%(T3)、80%(T4)、75%(T5)及70%(T6),穗氮肥量同CK],探讨侧深施肥对里下河地区单季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显著提高水稻产量,2个品种产量分别提高了9.49%和8.23%,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同时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但未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T3处理2个品种产量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是一种优质稳产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籽粒蛋白质积累特征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方法】以食味值不同的常规粳稻和杂交稻为材料,在结实期设置不同氮素施用水平处理,分析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蒸煮食味品质及其与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各品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稻穗不同部位的氨基酸含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在结实期的动态变化,总结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籽粒蛋白质积累特征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特征。【结果】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且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而上升;优良食味水稻崩解值较高,消减值较低;蒸煮食味品质受氮素水平影响较小。优良食味水稻品种蛋白组分含量较低,且稻米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品质呈显著负相关。在常规粳稻中,稻米食味值与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显著负相关;在杂交稻中,稻米食味值与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显著负相关。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籽粒充实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并呈现较低水平的蛋白质积累。而食味较差品种灌浆期籽粒的氨基酸含量较高,成熟籽粒蛋白质含量也较高,且氮素供应水平提升其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效应更为显著。【结论】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与其充实过程中蛋白质积累水平较低有紧密关系,且受氮素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8.
以扬州市大江风光带建设规划与实践为主要案例,对沿江区域城市生态建设规划、理念以及投入机制等方面做了初步探讨。该区生态建设结合城市总体发展思路,突出生态功能,配置科学合理,为当地社会经济高效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撑。  相似文献   
79.
泵站正向进水前池底坎整流机理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灿  成立  刘超 《排灌机械》2014,(5):393-398
为研究正向进水前池存在的不良流态,基于N-S方程和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采用SIMPLE算法,数值模拟了正向进水前池中无任何措施和增设底坎整流措施的流态.CFD计算结果表明:原方案的前池两侧出现了大面积的回流区,泵站两侧机组进水条件差,水流偏斜较为明显;加底坎,且当底坎离进水池较远时,整流效果并不明显,前池内仍有大面积的回流产生,偏流依然严重;当底坎离进水池较近时,坎后旋涡直接影响到进水池的流态;通过CFD优化,底坎设在离进水池入口(7~10)D处,能明显改善前池的流态,水流能较均匀地流入各台机组;随着底坎坎高的增大,底层回流区会逐渐变小,较大回流区发生的位置也由坎后变为坎前,坎高的取值约为0.3H'时,前池内流态较好;底坎的顶宽尺寸对前池流态的影响较小.CFD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成果对正向扩散前池流态改善有借鉴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0.
基于数值模拟的闸站结合布置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原闸站枢纽工程采用水闸泵站结合布置方式,具有布置紧凑、占地少等优点,但同时亦存在局部回流和强横流等不利流态.选取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遥观北枢纽闸站结合布置方案为例,采用二维水流数模计算方法,对闸站结合布置进行优化设计,论证闸站工程总体布置的合理性以及船舶通航的安全性,并提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减轻偏流等不利流态及满足通航要求,闸、站上下游以导流墙(导航墙)相隔是合适的,导流墙的设置可使回流区上移,且导流墙长度的增加可降低横流区横向流速;闸站结合布置形式中,泵站进水侧布置清污机桥,一方面可清除污物,提高泵站效率和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清污机墩可改善站前水流流态.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