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是近年来已证明的人和部分哺乳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TSE)的主要根源,该蛋白编码基因的多态性显著影响了人和动物对TSE的易感性或抗病性。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作者分析了疯牛病的起源、监测和预防措施;简要介绍了牛PRNP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系统分析了牛科动物PRNP基因非编码区多态性与抗病性作用;总结了牛科动物PRNP基因启动子区域内23 bp插入/缺失和第1内含子区域内12 bp插入/缺失对疯牛病易感性的影响,为牛的抗病分子育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2.
减量分施钾肥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会泽县高、低肥力土壤上分别开展旱作马铃薯的钾肥减量分施试验,研究100%、90%、70%钾肥一次性施用,90%和70%钾肥不同比例分次施用对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钾肥利用率、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钾肥对马铃薯生长影响较大,施钾处理的产量比无钾处理高17.39%~42.88%,施钾处理的净收益比无钾处理高15.40%~40.92%;同一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效益、钾肥利用率、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等在高肥力土壤上均优于其在低肥力土壤上。无论在高、低肥力土壤上,施用钾肥量相同时,钾肥后期多施的90%K(30%+60%)处理和70%K(20%+50%)处理产量高于钾肥分次施用的90%K(40%+50%)处理和70%K(30%+40%)处理,钾肥分次施用的90%K(40%+50%)处理和70%K(30%+40%)处理产量均高于钾肥一次性施用的90%K处理和70%K处理。高肥力土壤上,100%K处理马铃薯产量为29 544.44 kg·hm~(-2),是所有处理中最高的,90%K(30%+60%)处理产量为28 770.83 kg·hm~(-2),与100%K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钾肥利用率、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最高的是70%K(20%+50%)处理,分别为36.84%、58.11 kg·kg~(-1)和222.22 kg·kg~(-1)。低肥力土壤上,钾肥施用时期后移的90%K(30%+60%)处理和70%K(20%+50%)处理产量、钾肥利用率、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均高于100%K处理;90%K(30%+60%)处理产量、钾肥利用率、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17 640.28 kg·hm~(-2)、20.24%、31.13 kg·kg~(-1)和108.89 kg·kg~(-1),70%K(20%+50%)处理分别为17 404.17 kg·hm~(-2)、26.57%、38.15 kg·kg~(-1)和138.13 kg·kg~(-1),100%K处理分别为17 091.67 kg·hm~(-2)、17.49%、24.97 kg·kg~(-1)和94.95 kg·kg~(-1)。钾肥减量分施效果优于钾肥一次性施用,减量分施钾肥在低肥力土壤上的效果比高肥力土壤上的效果显著。高肥力土壤上推荐施用K_2O总量162 kg·hm~(-2),低肥力土壤上推荐施用K_2O总量126~162 kg·hm~(-2),两种肥力土壤上施用比例均为苗期30%、现蕾期70%。  相似文献   
33.
皮大麦在家禽饲料中营养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大麦在欧洲、澳洲是常用的家禽饲料原料。目前我国每年进口大量的皮大麦用于畜禽饲料,国内关于皮大麦在家禽饲料中营养价值评估的研究极少。文章主要综述了国外关于皮大麦的理化指标及其对家禽的有效能值、氨基酸消化率、抗营养成分及解决方案、饲料中适宜添加量相关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4.
树皮结构特征与树木耐火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云南油杉、旱冬瓜、云南松、直杆蓝桉、华山松5个滇中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树皮结构特征,分析了树皮结构与树木耐火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油杉、旱冬瓜和直杆蓝桉树木的树皮耐火性较强,华山松树皮的耐火性最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森林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35.
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对紫茎泽兰的竞争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危害最严重的入侵种之一,替代控制是控制其蔓延和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为评价多种牧草混种对紫茎泽兰的替代控制效果,采用多因素随机区组实验,在不同密度梯度和组合条件下研究了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对紫茎泽兰的竞争作用。结果表明:在芽期,高密度(50粒种子/盆,盆直径=24cm)时,紫茎泽兰与2牧草混合种植可明显抑制紫茎泽兰的发芽;在苗期,2种牧草与紫茎泽兰以高密度(18株幼苗/盆,盆直径=24cm )和小比例(紫茎泽兰占种植株总数的1/2以下)方式种植时,能够使紫茎泽兰株高和干重受到明显抑制,紫茎泽兰表现出较弱的竞争性,充分体现出牧草混合种植的替代竞争优势作用,讨论了牧草混合种植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玉米芯基和污泥基生物质炭应用于盐碱土壤改良的可行性,以玉米芯和剩余活性污泥为原料,在300℃~5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质炭,通过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盐碱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芯、污泥碳化后微观结构更发达,比表面积更大;添加混合生物质炭能够显著增加盐碱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是对照土壤的3.66~10.13倍,而土壤中总氮、总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幅度较小,水溶性盐含量降低明显,最大降低5.06 g·kg-1,且加入生物质炭后大幅度提高了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提高了3~9.25倍,但混合生物质炭对土壤pH值影响不大;生物质炭能够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且随着施用量增加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致使我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而草原荒漠化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项。导致草原荒漠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开采、过度砍伐和过度放牧等,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对草原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近年来,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起草原荒漠化问题,并采取了加强水资源保护、植被保护和人工种草等相应措施。针对当前我国草原荒漠化的成因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原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不同浓度纳米Cu2O悬浮液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霉菌、西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纳米Cu2O悬浮液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与纳米Cu2O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纳米Cu2O悬浮液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对其他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纳米Cu2O质量浓度为100 mg/kg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率高达95%以上;纳米Cu2O质量浓度为400 mg/kg时,对番茄早疫病菌、西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39.
首先简单介绍云南省会泽县的石漠化情况,继而详细介绍会泽县林业局采用石漠化地区爆破整地、客土和保水剂等造林集成技术攻克石漠化地区造林困难及其示范推广经验,旨在为我国石漠化地区造林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0.
滇东北中高海拔地区防火树种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测试、分析滇东北中高海拔地区10种植物叶和枝的相对含水率、着火点温度、粗脂肪含量、灰分含量、热值5个与抗火性相关的因子,产生叶和枝的抗火性排序.结合10种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和造林学特性,筛选出野八角、矮杨梅为滇东北中高海拔地区的防火树种,野八角的综合防火性能优于矮杨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