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2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23篇
  45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41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不同育苗方式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日本钵式盘、钵体毯式育苗盘和常规软盘在寒地水稻生产中的作用,研究以空育131、垦稻10和垦稻12为材料,探讨了日本钵式盘、钵体毯式育苗盘和常规软盘的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育苗方式的秧苗素质以日本钵式盘最优、钵体毯式育苗盘次之、常规软盘最差,产量也呈现相同趋势。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提高是日本钵式盘和钵体毯式育苗盘增产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产量和经济效益,钵体毯式育苗是目前最优的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92.
量化考核作为高校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正日益受到重视,但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难以充分发挥管理的效果,因此,针对高校教师量化考核管理手段智能程度欠缺的弊端,开发了科学和实用的量化考核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实现自我目标,从而有助于高校建立切实可行的战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3.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5,105(2):163-175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transpiration time course of soilless culture cucumber plants (Cucumis sativus L.) during two cycles, at low (up to 9 MJ m−2 d−1) and high (up to 20 MJ m−2 d−1) radiation leve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greenhouse climate parameters (incident radiation and vapour pressure deficit, VPD) and canopy development.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simplified Penman–Monteith formula were calibrated 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transpiration rate of the crop, to help improve irrigation management in substrate cultivation. The transpiration rate per ground surface area was measured by weighing plants with an electronic balance.At high radiation levels, the diurnal canopy transpiration rate was four times higher than at low radiation levels and the night transpiration rate reached values between 120 and 200 g m−2 d−1 in both cases. The leaf transpiration rate decreased during crop ontogeny and was higher in the afternoon than in the morning for the same value of radiation, where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VPD was found even for values greater than 3 kP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tted simplified Penman–Monteith formula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90% of the measured hourly canopy transpiration rate, signifying that this formula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water requirements of crops under Mediterranean conditions and improve irrigation control in a substrate culture. However, the model coefficients will have to be adjusted for specific climate and crop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4.
在"新工科"背景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验设计等方面探索了"包装测试"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以新技术成果扩充教学内容,实施"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过程化考核方式,优化和创新实验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课程质量,为"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应用型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黄瓜枯萎病是设施黄瓜栽培中最为常见且为害严重的土传真菌病害,应用生防菌防治黄瓜枯萎病,对黄瓜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前期筛选的对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拮抗效果的3株木霉菌,即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525、哈茨木霉T.harzianum 610和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886,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了木霉菌不同施用方式对黄瓜幼苗质量及枯萎病防效的影响。3种施用方式分别为T1(木霉与病原菌同时接种)、T2(先接种木霉菌,2 d后接种病原菌)和T3(先接种病原菌,2 d后接种木霉)。结果显示,3株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均在64.78%以上,且以拟康氏木霉886的T2施用方式的防效最高,达到81.54%。在播种后8~14 d,所有木霉菌处理的黄瓜幼苗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总吸收面积均比CK1(只接种病原菌孢子悬液)显著上升,3种施用方式中以T2处理对上述6项指标的促进效果最显著,并以拟康氏木霉886在播种后14 d的6项指标增加幅度最大,该处理的黄瓜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总吸收面积的增加幅度分别达到210.06%、74.39%、37.23%、54.45%、88.00%和51.11%。本研究的3株木霉菌通过提高黄瓜幼苗生理代谢活性,增强了幼苗质量,提高了对黄瓜枯萎病的抗性,在应用中,提前施入木霉菌,有利于提高黄瓜幼苗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为后期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6.
甜瓜雄性不育系ms2田间表型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甜瓜雄性不育系ms2作为研究材料,以常见栽培品种为对照,进行田间表型性状调查,对果实性状、品质指标等进行差异性分析,并以各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甜瓜雄性不育系ms2与栽培品种在表型上差异显著,遗传距离较远。试验结果鉴定了甜瓜雄性不育系ms2的潜力,为下一步以雄性不育系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组合配置提供了参考,同时为甜瓜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
针对小麦伴生对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及产量的影响展开了相关研究,探讨小麦伴生对黄瓜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小麦伴生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及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能够提高黄瓜的总产量,特别是对黄瓜生产前期的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黄瓜生产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小麦伴生对黄瓜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序批式厌氧干发酵是规模化处理农业农村废弃物生产清洁能源的重要技术,存在物料分解速率低、运行能耗高、传质传热不均匀等突出问题,制约甲烷产率的提高。该研究通过调节发酵初期反应器溶氧浓度,建立微好氧同步预升温高效序批式厌氧干发酵体系,进一步研究微好氧状态下物料自升温、分解、中间产物性质,以及关键微生物群落对促进物料升温及甲烷生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微好氧环境使物料升温速率提高27.12%,产甲烷过程不依靠外源加热温度仍可保持在42.48℃以上。发酵初始阶段的少量曝气使厌氧发酵过程中间产物转化效率显著提升(P0.05),特别是丙酸积累含量下降了82.63%,累积沼气和甲烷产量分别提高了56.76%和41.79%。细菌Bacteroidales、Clostridiales和古菌Methanosarcina、Methanobacterium有利于促进微好氧同步预升温和甲烷生产效率提升,并与降解率和有机酸浓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该研究可为探索序批式厌氧干发酵实际工程高效调控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
青枯病是危害马铃薯产业的重要病害,选育与推广抗青枯病品种是防控青枯病最高效的手段。目前已有的人工接种和田间抗性鉴定的方法不能有效区分处于潜伏侵染与完全抵抗侵染的材料,而利用GFP标记的Ralstonia solanacearum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笔者通过电击转化法将广宿主载体pBBR1MCS2-Tac-EGFP导入青枯菌P2中,成功获得了能够稳定遗传且不影响其致病力并带有绿色荧光报告的青枯菌菌株P2-Tac-EGFP。通过对感抗材料进行接种,结果表明,P2-Tac-EGFP能够有效区分感抗材料,并且P2-Tac-EGFP在感病材料的根部和茎部大量分布,而在抗病材料的根部仅有少量分布。综上所述,利用GFP标记的R.solanacearum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马铃薯青枯病抗性。  相似文献   
100.
不同整地方式对风沙土玉米地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不同耕作方式对风沙土土壤紧实度的作用与影响,在大庆市泰康科技园区设置了破垄种、原垄卡种、旋耕原垄卡种、免耕4个玉米种植的耕作处理试验,并在玉米播前、播后、收获三个阶段分别测定了0—40cm范围内每隔5cm土层的土壤紧实度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旋耕能使表层土壤相对较为疏松,但35cm以下土层由于受机械镇压作用,土壤紧实度明显地高于表层,破垄种使得土体紧实化的现象表现得较为明显,使得土壤质量具有不可持续的基本观点。旋耕原垄卡种具有明显改善20cm以下土壤紧实度,而0—20cm土壤紧实度和其它耕作措施差异不大的效果,这保证了土壤表层不受风蚀而根系层20—40cm变得疏松,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一种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