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158篇
农学   266篇
基础科学   32篇
  131篇
综合类   1201篇
农作物   30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9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低温冷害对黑龙江省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黑龙江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中广泛使用的47份水稻品种(系)在低温处理下对照与处理间产量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近3年生产上应用品种的耐寒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冷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82.
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自交系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几年来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自交系改良中的应用情况加以概括,提出了导入方法的适宜细则,对后代变异情况加以论述,并对今后该项工作的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3.
子宫内输精技术在绵羊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绵羊腹腔镜子宫内输精技术的输精时间、输精部位进行了研究,并在实践应用中对该技术加以改进和完善,进一步验证了子宫内输精优点和输精的可操作性.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发情的母羊在撤栓后54 h,同期发情母羊在撤栓后60 h,采用双侧子宫角深部输精,输精效果最好,受胎率可达60%~80%.  相似文献   
84.
黑龙江省属寒地稻作区,水稻发生低温冷害、稻瘟病比较严重,通过杂交育种、抗病鉴定、冷害鉴定选育出超高产水稻龙稻5号.  相似文献   
85.
抗真菌转基因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对Southern杂交阳性的转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和大麦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双价转基因大豆T2代的5个株系,进行了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检测,并通过比较接种后转基因大豆与对照组的死亡率来探讨两者的抗病性差异。结果表明,有4个转基因株系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与非转基因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另外1个株系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6.
采用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松粳6号来研究同化物在地上、地下分配及其动态变化,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对水稻同化物分配动态的模拟来较好的解释和预测干物质分配系数,动态模拟干物质在地上、地下的分配规律.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空间环境和宇宙辐射;空间诱变条件、空间诱变因素及其诱变原理;地面模拟空间环境一粒子生物学诱变原理、弱地磁生物学诱变原理、微重力诱变原理;模拟空间资源与空间资源的比较;空间资源与模拟空间资源对植物育种的作用及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88.
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综合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农田环境、作物等状况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完成3S技术功能的自适应融合和多源异构、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以及基础空间数据与专题数据的融合,建立起一个以农田信息为主的资源与环境信息服务体系,用于专家进行数据查询、分析和决策.  相似文献   
89.
诱导抗病性就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方法预先处理植株,改变植物对病害的反应,使原来感病反应产生局部或系统的抗性。在此,着重从植株诱导处理后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植物体内多种抗病防卫反应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对植物诱导抗病性作了概括性介绍。许多研究表明,植株经诱导物诱导后,体内产生PR蛋白,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酶活性都大大增加,侵染点周围迅速木质化;在植物的诱导抗病进程中有两套基因先后起作用,即抗病基因和防卫反应基因,抗病基因产物与病菌无毒基因产物有识别作用,从而诱导防卫反应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90.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9份克新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用30对引物组合进行了初筛,选出7对有多态性的引物组合进行了详细研究。每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出54 ̄90条带,共获得49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02条。AFLP分析表明19个材料的遗传距离介于0.2091 ̄0.7679之间,平均值为0.4811。聚类分析将19份材料划分为4类,其中第2类包括14个品种,占总数73.86%,表明多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但有少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远,说明克新系列马铃薯的遗传基础有所拓宽。研究表明:AFLP指纹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适于进行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