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11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QuEChERS)为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快速检测玉米及土壤中莠去津残留分析方法。玉米及土壤样品经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分散固相(DSPE)净化后,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仪多离子反应监测(MRM)定量检测,分别以碎片离子m/z216>146和m/z216>174定性,以m/z216>96进行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5~0.5mg·kg-1添加水平范围内莠去津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01%~112.6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23%~8.43%之间,对莠去津的检出限(LOD)为0.39~0.91μg·kg-1,定量检出限(LOQ)为1.33~3.02μg·kg-1。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定量准确,测定浓度范围宽,可用于莠去津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212.
人工栽培三叶木通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室内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三叶木通果实及叶片褐斑的病原菌,经致病性测定、病害症状、病原菌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等比较,鉴定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经7种化学药剂对该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其EC50为8.28 mg/L。  相似文献   
213.
湖南杂交水稻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湖南省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对杂交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历史演替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当前杂交水稻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现状,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提出了湖南植保和杂交水稻病虫防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14.
不同除草剂配方组合对直播稻田抗药性杂草控制作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除草剂配方组合防除直播稻田抗药性杂草的情况,于2009-2010年在洞庭湖稻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45天,二次使用二氯喹啉酸对稗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分别为53.1%和65.5%,表明该稻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已产生抗药性。两年的试验结果显示,除草剂配方组合1、2、3对抗药性稗草及其群落具有优良的防效,均在90%以上。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发现洞庭湖稻区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已产生抗药性,试验中采用的3个除草剂配方组合在不同年份轮换使用,可避免或延缓新的抗药性杂草发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15.
采自湖南地区的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样品经单斑分离后,根据已经报道的PMMoV序列基因保守区设计6对简并引物,采用片段重叠法和RACE方法扩增、克隆获得一个全长为6 356bp的湖南分离物(PMMoV-HN1,登录号:KP345899)全基因组序列,编码4个蛋白,分别为126kD蛋白(70~3 423nt)、183kD蛋白(70~4 908nt)、28kD蛋白(4 909~5 682nt)和17.5kD蛋白(5 685~6 158nt),5′-非编码区(5′-UTR)和3′-非编码区(3′-UTR)分别含有69和198个碱基,其中5′-UTR存在一个序列为m7G5′pppG的甲基化核苷酸帽子结构。一致性分析发现PMMoV-HN1与PMMoV其他分离物的核酸一致性为94%~99%,编码的氨基酸一致性为94%~99%。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MMoV-HN1分离物与中国首次报道的PMMoV-CN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是国内报道的第二例PMMoV全基因组序列。  相似文献   
216.
为筛选兼具速效性与持效性的柑橘木虱防治药剂,选择6%阿维·噻虫嗪微乳剂、30%噻虫胺悬浮剂、34%啶虫脒·毒死蜱乳油、26.9%石英水剂、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21%噻虫嗪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杀虫剂中,防治柑橘木虱速效性最好的是21%噻虫嗪悬浮剂,在药后24 h对该虫防效达92.14%;6%阿维·噻虫嗪微乳剂、30%噻虫胺悬浮剂和26.9%石英水在施用后1~5d的防效呈上升趋势,这3种药剂到药后第5天的防治效果在88.81%~94.08%之间;6%阿维·噻虫嗪微乳剂对柑橘木虱的持效性较好,在药后第5天的防效达到94.08%。  相似文献   
217.
在室内条件下,以2个亚致死浓度(0.15和0.30mg/L)喷雾处理烟粉虱1、5日龄卵,明确了印楝素亚致死浓度对烟粉虱实验种群发育、存活、繁殖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印楝素处理1日和5日龄卵分别使幼期(卵至成虫羽化)发育历期延长0.92至2.84d,幼期存活率降低了56.3%至89.6%,若虫虫体长宽减小,雌成虫寿命降低29.8%至48.6%,平均单雌产卵量降低49.8%至72.5%。清水对照、0.15mg/L和0.30mg/L印楝素溶液处理1日龄卵,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227、0.0742和0.060,净增殖率依次为36.40、7.29和5.33;处理5日龄卵时两者分别为0.126、0.114和0.059与39.192、3.59和4.93。  相似文献   
218.
[目的]筛选出番茄青枯病菌的拮抗细菌,为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番茄青枯病发病田块中的无病植株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拮抗细菌,通过形态和培养特征的观察、生理生化的测定和16S rDNA系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地位,并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防效.[结果]从湖南省张家界市采集的番茄田土壤在NA培养基中分离出104株细菌,有6株细菌对青枯病菌有拮抗活性,其中1株拮抗菌菌株88号对青枯病病原菌有较强拮抗效果,抑菌圈达7.2 mm,其发酵液温室盆栽防效达96.4%,该菌株初步认定为伯克氏属(Burkholderiasp.).[结论]菌株88号在防治番茄土传病害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19.
选用13对SSR引物对2012年从湖南桃江水稻抗稻瘟病鉴定中心病圃中丽江新团黑谷(广谱高感稻瘟病品种)上分离的10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表明,在0.76的相似水平上100个菌株被划分成24个宗谱,其中L04和L16为优势宗谱,分别含有13个和10个菌株,各占总菌株数的13%和10%;有5个宗谱分别含菌株68个,共占总菌株数的35%;另17个宗谱分别含菌株18个,共占总菌株数的35%;另17个宗谱分别含菌株14个,共占总菌株数的42%。说明该病圃中的稻瘟病菌群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20.

2012年在湖南醴陵市油菜黑霉病果上经镜检和病种分离检出链格孢(Alternaria spp.),其后检测了36个品种的种子带菌情况,华湘油12号带菌率最高(51%)。经rDNA-ITS序列分析,分离菌分属芸薹生链格孢(A. brassicicola)和芸薹链格孢(A. brassicae)两个种。华湘油12号带菌率最高(66%),且全为芸薹生链格孢,而芸薹链格孢以常油杂61为最高(15%),未检测到萝卜链格孢(A. raphani)。禾盛油868种子上未检测到链格孢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