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16年-2021年, 从广西各柑橘产区采集叶片斑驳?黄化等疑似黄龙病症状的柑橘样品, 利用黄龙病特异引物和基于原噬菌体类型的特异引物对样品进行鉴定及分析, 结果显示, 所采集的3 293份样品中有856份样品为黄龙病阳性样品, 阳性样品的检出率为25.99%, 阳性样品在广西的14个地市均有分布?基于原噬菌体类型的黄龙病菌种群分析发现, 广西存在7种类型的菌株, 分别是type 1菌株?type 2菌株?type 3菌株?type 1+type 2菌株?type 2+type 3菌株?type 1+type 2+type 3菌株及未检出任何类型菌株(none type), 其中, type 2类型原噬菌体菌株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番茄接种根结线虫后基因种类和表达量在转录水平的变化规律,利用RNA-seq对未接种及接种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6、12、24和48 h的番茄进行转录组测序,探究番茄响应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相关的关键转录因子,并采用qRT-PCR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6、12、24和48 h分别有350、390、580、1 154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分别为11、11、19、50个。这些转录因子属于15个家族,其中数量最多的为MYB家族和bHLH家族(均为20个),其次是ERF家族19个、WRKY家族15个、bZIP家族9个。南方根结线虫侵染过程差异表达最明显的主要为ERF、WRKY、MYB和bHLH家族转录因子,其中Solyc03g005520Solyc02g094270Solyc09g066350显著上调,接种后48 h log2FC分别为 9.16、6.49和6.33;Solyc02g079280Solyc12g100140 Solyc04g072460显著下调,接种后48 h log2FC分别为-2.60、-1.72和-1.70。qRT-PCR验证结果显示,6个随机选取基因的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以上结果表明,ERF、WRKY、MYB和bHLH家族转录因子可能参与番茄与南方根结线虫互作,在番茄响应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3.
水稻品种资源抗白背飞虱核心种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水稻抗白背飞虱的核心种质,通过田间农艺性状观察、抗性分组并聚类分析,评价了101份抗白背飞虱的水稻品种资源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水稻抗白背飞虱的核心种质由12个品种组成,12个核心种质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最小值、最大值、极差、均值、标准差以及变异系数等6个特征值和多样性指数与总样品对应值非常接近。核心种质样品基本上代表了总样品的遗传变异范围。  相似文献   
24.
广西杧果炭疽病病菌致病力差异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广西不同地区不同生境分离获得19株杧果炭疽病病菌,通过离体针刺接种测定了菌株的致病力差异。结果表明,以接种病菌后7 d的病情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将可19株菌株划分为3个致病类型:强致病型、中等致病型、弱致病型。各类型菌株所占比例大小为:弱致病型中等致病型强致病型。表明广西杧果炭疽病病菌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弱致病型菌株占优势。  相似文献   
25.
芒果(Mangnifera indica L.)是著名的热带水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芒果生产国,其中广西为全国最大的芒果产区。芒果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其果实在采摘后因乙烯大量释放容易软化腐烂,导致货架期短,影响产业的发展。乙烯响应转录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 ERF)是乙烯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参与果实内源乙烯合成的信号转导。为了探究ERF在芒果果实采后成熟调控的作用机制,以‘台农1号’芒果为研究对象,依据前期完成的芒果转录组数据结果,筛选并克隆得到1个ERF基因(MiERF113),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ERF113的基本理化特征、保守结构域、蛋白质结构、进化关系等;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MiERF113基因在芒果采后不同贮藏时期的特异性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iERF11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681 bp,编码22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25.61 kDa,理论等电点(pI)为6.07,总平均亲水性为-0.883,有32个磷酸化位点,无跨膜螺旋结构,无信号肽。蛋白质结构域预测MiERF113蛋白仅含有1个保守的AP2结构域,且该结构域中第14和19位氨基酸分别为丙氨酸和天冬氨酸,符合ERF亚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将芒果与拟南芥、猕猴桃、阿月浑子、苹果、柑橘和茶树的ERF氨基酸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发现MiERF113与阿月浑子ERF113的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最近。利用qPCR检测MiERF113基因在芒果采后不同贮藏时间果皮和果肉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iERF113基因在果皮和果肉中均有表达,且随着果实不断成熟其表达量在逐渐增加,在采后贮藏12 d时表达量达到最高。本研究为揭示MiERF113基因在芒果采后成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了监测瓜实蝇田间抗药性和筛选用于防治该害虫的化学药剂,采用点滴法和饲毒法,研究测定了17类30种杀虫剂对瓜实蝇成虫的毒力并建立了相对敏感基线,同时采用建立的相对敏感基线比较分析了点滴法和饲毒法对抗阿维菌素品系抗性水平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点滴法测得9类18种药剂LD50值在3.422~576.842 ng·头-1;采用饲毒法测得10类21种药剂LC50值在0.035~60.542 mg·L-1。2种方法测得的不同药剂对瓜实蝇毒力高低排序较一致,3种微生物源农药甲维盐、多杀霉素、阿维菌素和有机磷类乐果对瓜实蝇均表现出较高的毒力,菊酯类、有机磷类和烟碱类等药剂次之,鱼藤酮毒力最低。点滴法和饲毒法测得的瓜实蝇抗阿维菌素品系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8.22倍和17.37倍,较为接近。综上所述,采用点滴法和饲毒法分别建立了瓜实蝇成虫对18种和21种杀虫剂的相对敏感基线,为瓜实蝇的抗药性监测和化学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