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1篇
  9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目的】明确引起广西百色市辣椒呈现叶片上卷、皱缩等症状的病毒病原,并对各病毒分离物的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辣椒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百色市采集4份疑似被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感染的辣椒样品,利用PCR、分段克隆、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疑似样品进行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PCR结果显示,4个样品中均能扩增出约570 bp目标PCR条带,将PCR产物直接送样测序,所得序列进行blastn分析发现,4条序列分别与已登录GenBank的TYLCV和PaLCuCNV各分离物的序列具有较高的核苷酸相似性,证实所采集的辣椒植株受到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侵染。参考已登录GenBank的TYLCV(GenBank登录号:MG904859和KY783940)、PaLCuCNV(GenBank登录号:KU892661和MW779523)的序列设计2对背靠背引物,随机选择2份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和序列测定,将所得PCR产物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上,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从2份阳性样品中共获得3条病毒全长基因组序列,将所得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  相似文献   
112.
蠋蝽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室内研究了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采用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和Hassell模型,以明确蠋蝽对小菜蛾的捕食潜能以及蠋蝽自身密度对小菜蛾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模型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蠋蝽3~5龄若虫和成虫瞬时攻击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461(3龄若虫)1.322(4龄若虫)1.086(5龄若虫)0.803(雌成虫)0.734(雄成虫);蠋蝽5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最高,为83.33头。随着小菜蛾幼虫密度增大,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5龄若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其他虫态。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自身密度对其捕食作用的干扰效应明显,其中蠋蝽3龄若虫的竞争参数最大,为0.862。本研究表明蠋蝽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捕食潜力,尤其是蠋蝽5龄若虫。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明确戊唑醇和咯菌腈复配对火龙果褐腐病菌联合毒力与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戊唑醇、咯菌腈及其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的室内毒力,以Wadley法评价增效作用,并验证了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的田间防效。【结果】咯菌腈和戊唑醇对火龙果褐腐病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EC_(50)值分别为0.0045、0.0671 mg/L。戊唑醇与咯菌腈不同配比对火龙果褐腐病菌表现为加和作用。有效浓度分别为100 mg/kg和500 mg/kg连续喷施3次时,末次药后7 d,戊唑醇和咯菌腈质量比8∶2复配对火龙果褐腐病平均防效分别为80.31%和89.44%,戊唑醇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80.24%和89.71%,咯菌腈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70.08%和76.29%;末次药后15 d,戊唑醇和咯菌腈质量比8∶2复配平均防效分别为76.80%和83.63%,戊唑醇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74.63%和81.22%,咯菌腈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54.53%和65.24%;复配药剂两种施药浓度的防效均比使用相同浓度单一药剂的防效高。【结论】戊唑醇和咯菌腈质量比为8∶2的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田间防治效果好且对火龙果无药害,可以在火龙果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4.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发展需求驱动下,加强农业科技合作成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加快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抓手。广东作为农业大省和科技强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力推进,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港澳地区的农业科技合作,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对外开放,实现广东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总结了近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政府搭台与院所积极参与相结合、整合创新资源与共建合作基地相结合发展模式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在争取政府及科研项目支持、选择合作伙伴、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培养国际合作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广东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探索广东省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新路径,包括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战略,打造华南地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桥头堡”;整合国家和省各类平台和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构筑科技交流新格局;加大力度培养有全球视野的科技人才及团队,切实提升科技创新实力;集聚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建立“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以期为广东农业对外合作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5.
熊腾飞  林庆胜  冯夏 《种子》2022,(6):102-106
为筛选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菜心种子的丸粒化包衣,增强菜心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和苗期长势,拓展菜心种子丸粒化包衣的功能,提高菜心种子丸粒化包衣的应用性,测定α-萘乙酸、矮壮素、芸苔素内酯、活力碳80、复硝酚钠、吲哚丁酸、黄腐酸等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菜心种子发芽率、根长、株高和茎粗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01 mg/kg的芸苔素内酯和2 500 mg/kg的α-萘乙酸分别在丸粒化包衣后第9天和第15天的根长最长,且显著长于对照组;10 mg/kg的芸苔素内酯和1 mg/kg的复硝酚钠分别在丸粒化包衣后第9天和第15天的株高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0.01 mg/kg和1 mg/kg的芸苔素内酯在包衣后第9天的根长和株高都显著大于对照组。250 mg/kg的α-萘乙酸和5 mg/kg的矮壮素包衣后在第9天和第15天分别对根长和株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0 mg/kg的复硝酚钠与5 mg/kg和50 mg/kg的吲哚丁酸单用和混用都对菜心的茎粗有显著的加粗作用。  相似文献   
116.
烟草凝集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对病虫害具有防治作用的烟草天然产物。本文从Nictaba及其类蛋白的发现过程、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分析了Nictaba在防治虫害、病毒病害、细菌病害、真菌病害、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以及Nictaba结构具有特异性和多样性统一的特征,阐明了该类物质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关系及其应对胁迫的基本原理为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对充分挖掘此类物质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7.
测定不同温度对火龙果褐腐病病菌的菌丝生长、产孢量、孢子萌发及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0~35℃是火龙果褐腐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火龙果褐腐病菌产孢量最大,30~35℃是火龙果褐腐病菌孢子萌发最佳温度,25~30℃是火龙果褐腐病发病最适温度。本研究结果为火龙果褐腐病发生预测预报及病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8.
评价咪鲜胺对菠萝黑腐病菌的抑杀作用,优化其防治菠萝黑腐病方法,为病害防治提供实用技术。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黑腐病菌的生物活性;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咪鲜胺对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菠萝果实为材料,评价咪鲜胺在不同使用浓度和不同浸果时间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以优化其使用技术;测定处理后菠萝果实风味指标和咪鲜胺在菠萝果实的残留,明确咪鲜胺对菠萝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7种杀菌剂中,咪鲜胺对黑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1 μg/mL;0.05 μg/mL咪鲜胺可抑制芽管分化形成菌丝,从而严重抑制病菌的生长发育过程。用500 μg/mL咪鲜胺浸果1 min,28℃贮藏8、12、16天时,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0%~75%,防控效果稳定;处理后2 h、1天、2天、3天、4天、5天,咪鲜胺残留低于国家最高残留限量;处理后8、12、16、20天,菠萝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维生素C含量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咪鲜胺对菠萝黑腐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00 μg/mL咪鲜胺浸果1 min可有效防治菠萝果实采后黑腐病,保持菠萝果实的品质,不影响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9.
航恢七号空间诱变变异株系的稻瘟病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卫星搭载水稻品种航恢七号SP3代株系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研究,并对抗性变异株系作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250个航恢七号SP3代农艺经济性状优良株系经接种后,抗性变异株系H24对菌株GD3286表现抗性分离,分离比例为119∶108,其抗性遗传可能受2对互补抗病基因控制,且在SP4代仍存在抗性分离;H24SP5代株系的抗谱较原种对照显著提高,其抗谱达到84.4%,而原种对照的抗谱仅为40.6%,且H24对部分致病谱较广或专化性致病菌株表现抗病突变。经全基因组内微卫星多态性分析,H24与原种对照间未表现DNA多态性。  相似文献   
120.
浙江入侵草地贪夜蛾的迁入虫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草地贪夜蛾是新入侵我国的重要迁飞性害虫,2019年5月8日浙江省建德市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为害,已在全省迅速扩散蔓延。明确浙江省发现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的虫源地分布及迁飞路径,对浙江省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源头治理有重大意义。【方法】利用基于WRF模式的昆虫三维轨迹分析程序,结合草地贪夜蛾的飞行行为参数和气象资料,对入侵浙江的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路径及天气背景场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根据幼虫发育历期推算,4月26日–30日可能有首批草地贪夜蛾成虫迁入浙江省。4月下旬,西南低空急流贯穿华南及华东大部,可为草地贪夜蛾迁飞提供运载气流,而低温屏障、降雨和下沉气流可导致草地贪夜蛾的迫降。入侵浙江省建德市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有效虫源地主要分布在广西东部。【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浙江省草地贪夜蛾春季迁入种群的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