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9篇
  68篇
综合类   387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81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在柴达木盆地盐碱化弃耕地上种植多年生饲草和增施厩肥的试验结果表明:耕作层土壤发含量明显降低,土壤由重度盐碱土变为极轻盐碱化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弃耕地植被得到恢复,第一生产力提高。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藏羚羊的生物学特性的陈述,分析了青海省藏羚羊的资源状况,提出了保护藏羚羊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根据青海省东部旱区的生态气候特点,从混交造林的树种选择、混交方法、混交类型等方面提出了适宜的混交林营造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4.
青海湖地区植物中非必需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青海湖地区各类植被中的46种主要植物样品,进行了As,Sb,Hg,Pb,Cd5种非必需微量元素的分析测试,并对植物及植被非必需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为青海湖地区植物生态学、环境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等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5.
应用猪瘟强毒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青海省4个县的免疫猪场629份猪血样进行检测。结果,检出抗体阳性42份,平均阳性率为6.68%。提示经猪瘟疫苗免疫猪群感染了猪瘟强毒。  相似文献   
106.
马登萍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3):38-38,58
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害虫危害及防治效果,举例阐述生物防治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意义及应用,重点介绍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病毒治虫、以鸟治虫和性诱杀虫剂治虫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7.
破除种子休眠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鱼小军  王芳  龙瑞军 《种子》2005,24(7):46-49
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包括温度处理、机械处理、射线、超声波处理和电场处理、干燥后熟和层积处理;化学处理包括激素处理、无机化学药剂处理和有机化学药物处理.许多植物种子的休眠是综合休眠类型,此类植物种子的休眠需综合方法来破除休眠.  相似文献   
108.
1997年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再次引起多方面的关注。“西部金睛行动计划”的实施旨在通过具有代表意义的7个典型区同步监测西部10年(1990~2000年)来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项目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按照8个统一的原则,制订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指南,对这些地区在1990年和2000年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这1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加强,农业用地、城市用地大量增加,挤占了自然/半自然植被区,草场过牧引起草场退化,致使典型区生态环境仍处于逐渐恶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9.
从2002年开始,青海省长江、黄河源区各级政府和水土保持业务部门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宣传先行、加强监督、开展生态修复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了江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区内5州17县1市均成立了水土保持机构、制定了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并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水土保持宣传、"三区"划分和生态修复试点示范,使江河源区水土保持工作步入正常发展轨道。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0.
高寒矮嵩草草甸地面热源强度及与生物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地区,依据2002年涡度相关法观测的能量平衡各分量资料和6-10月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测定值,分析了高寒矮嵩草草甸近地表热量平衡、地面热源强度的变化特征,讨论了地面热源强度与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地区,年内地面均为热源,热源强度季节变化明显,地面热源强度年平均为88.5 W/m2;地上生物量季节变化与热源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与热源强度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