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5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5篇
  33篇
综合类   12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1 生态条件分析西昌地区 (指四川省凉山州的西昌市及其有关县市 )地处中亚热带 ,温、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 17℃ ,≥ 10℃活动积温 4 4 0 0℃ ,气温年较差小 ,日较差大 ,7~ 9月日较差 >8℃。年日照时数2 4 0 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 10 0 0mm左右 ,干季和雨季明显 ,5~ 10月份的降雨量占全年的 90 % ,11月至翌年 4月的降水仅占 10 %。土壤以红土、紫色土和棕壤土为主 ,质地中壤偏重。1 1 有利条件 西昌地区无霜期长 ,有效积温高 ,葡萄生长期长 ,其热量值可满足所有葡萄品种的需求 ,对需热量较高的红色酿酒葡萄来说 ,这是一个极…  相似文献   
262.
树莓果及其发酵产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莓(Rubus idaeus)为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多年生落叶果树或常绿灌木、小乔木.由于其果实色泽诱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被称作第三代水果(刘建华等,2004).树莓既可生食,又适宜加工制成果汁、果酒等,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和加卫等,2005;徐怀德等,2004).目前我国树莓栽培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南部、吉林东南部及晋、鲁、冀、陕、京、辽等地区.  相似文献   
263.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对其结果母枝采用单芽、双芽、三芽、四芽和五芽的冬季修剪方式,考察了修剪方式对结果母枝不同节位冬芽萌芽率、果枝率、结果系数及花序着生位置的影响,旨在研究陕西渭北地区主栽鲜食"红地球"葡萄的冬季修剪反应,为冬季简化修剪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结果母枝上不同节位冬芽,尤其是低节位的冬芽成花能力均较强;不同修剪方式下,冬芽萌芽率、果枝率均随结果母枝上芽位的上移而降低,长梢修剪较短梢修剪结果母枝低节位冬芽的萌芽率降低,易导致结果部位上移和外移;结果母枝留芽量对新梢结果系数的影响不大,花序主要着生在新梢上的第3~5节位。试验表明,"红地球"葡萄冬季修剪适宜采用短梢修剪,增加短枝数量即可保证产量。  相似文献   
264.
苹果酸-乳酸酶是进行MLF的关键酶.该研究以酒类酒球菌31DH(Oenococcus oeni 31DH)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其苹果酸-乳酸酶基因mleA的PCR扩增.PCR引物为5'-CGGAATTCATGACAGATC-CAGTAAGTAT-3'和5'-TAGGTACCACACTCTCAACACTCGTAAT-3',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EcoRI和KpnI酶切位点.得到的PCR产物约1.6kb.PCR产物回收后用EcoRI-KpnI双酶切,与经同样双酶切的质粒YEp352(大肠杆菌-酵母穿梭载体)进行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筛选重组质粒并用酶切及PCR验证.获得的酒类酒球菌苹果酸-乳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LmleA.  相似文献   
265.
梨2个品种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不同梨品种果实生长发育历程不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早蜜梨和黄金梨果实发育期间果肉和种子中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以及内源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2品种果肉中IAA、GA3、ABA和ZT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早蜜梨IAA、GA3含量低于黄金梨,果实发育后期ABA含量高于黄金梨,且提前20d达到含量高峰;2)2品种种子中GA3含量变化分别呈近似单峰曲线和双峰曲线,但早蜜梨IAA、ZT含量高于黄金梨,提前30d达到ABA含量高峰;3)2品种果肉和种子中Put、Spd、Spm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早蜜梨种子中Put含量低于黄金梨,Spd略高,Spm含量接近。在果实发育前期果肉中Put、Spd含量高于黄金梨。因此,2品种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持续时间及其内源激素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266.
针对我国葡萄酒产区存在同质化的问题,以山东平度爱迪尔酒庄酿酒葡萄品种“宝石”(‘Cabernet Ruby')、“梅鹿辄”(‘Merlot’)和“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为试材,研究了各品种的物候期、病害、成熟进程及成熟果实的主要品质指标,以期发掘该区域内特色优势酿酒葡萄品种.结果表明:“贵人香”和“宝石”的叶片发病率较轻,“梅鹿辄”发病最重,3个品种果粒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但“梅鹿辄”的果穗发病率显著高于“宝石”和“贵人香”;供试品种在当地均未达到最佳成熟期,“梅鹿辄”、“宝石”和“贵人香”分别于2012年9月8日、18日和20日采收,采收时“贵人香”的成熟度最好,但果实还原糖含量均低于180 mg/L;“贵人香”果实总酚及单宁含量均极显著(P<0.01)低于2个红色品种,同时“梅鹿辄”果实单宁含量显著(P<0.05)低于“宝石”,而“宝石”果实总花色苷极显著(P<0.01)高于“梅鹿辄”.整体而言,“贵人香”在该地区的表现最佳,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67.
应用生长调节物质控制葡萄采后果粒脱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葡萄采后果粒与果梗间离区发育过程 ,ABA含量变化与离区发育的关系和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药品对离层形成及其果粒脱落的抑制或促进作用。结果表明 :采后葡萄离区细胞逐渐分化形成离层 ,根据离区发育程度 ,将其划分为 0、 1、 2、 3、 4、 5级。离区的发育受制于ABA含量 ,ABA含量上升越快 ,离区发育速度越快 ,离区级别越高 ,落粒率越高。离区第 3级对落粒至关重要 ,如果ABA含量在 2 0ng·g- 1FW以下 ,离区不易达到第3级 ,能有效地防止果粒脱落。经用 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 2种化学药品处理葡萄果穗试验发现 ,TIBA在抑制ABA形成、推迟离区第 3级到来和防止落粒方面作用明显 ,IAA、GA3、NAA、 6 BA、CaCl2 和KMnO4 亦具有相似的作用 ,而CCC、B9、CEPA和外源ABA却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268.
研究农药百菌清处理前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预处理对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光合特性、抗氧化系统以及农药降解代谢的影响,探讨EBR缓解农药对葡萄植株的伤害以及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盆栽苗为试材,研究EBR处理对百菌清胁迫下葡萄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抗氧化物质含量、解毒酶活性以及叶片百菌清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1 mg·L-1EBR单独处理可提高葡萄叶片的光合特性,CHT处理(600倍液的百菌清)抑制了叶片光合作用,与CHT处理相比,EBR+CHT处理可显著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以及叶片光合系统II(PSII)原初光能转换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百菌清CHT处理使葡萄叶片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而EBR+CHT处理使H2O2、O·2和MDA含量分别比CHT处理降低32.5%、15.8%和4.7%,同时使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 A)含量显著高于CHT处理;0.1 mg·L-1EBR单独处理以及CHT处理均使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有所提高,与CHT处理相比,EBR+CHT处理使叶片解毒酶活性进一步增强;EBR预处理加速了百菌清在叶片中的降解,显著降低了叶片农药残留量。研究得出:0.1mg·L-1EBR处理可促进葡萄叶片光合作用,提高抗氧化物质含量以及解毒酶活性,600倍液百菌清处理损害了葡萄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和氧化还原平衡,外源0.1 mg·L-1EBR预处理能通过改善叶片光合特性,减少活性氧物质和丙二醛的积累以及提高解毒酶活性以促进百菌清降解,从而缓解农药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269.
为明确不同野生葡萄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以18个种的46份野生葡萄株系为试材,采用叶盘法鉴定其对霜霉病的抗性,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对部分关键基因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在不同抗病株系中的表达模式差异。结果表明,46份野生葡萄株系的病情指数为0~34.72,其中17份为感病株系,病情指数在25.93~34.72;21份为抗病株系,病情指数在5.32~24.35;5份圆叶葡萄株系均表现为免疫,病情指数为0.00;云南-元谋2、云南-2和木扎岭-3为高抗株系,病情指数分别为1.81、4.40和1.62。当被霜霉病菌侵染后,抗病株系和感病株系中的PAL、PR1、TLP和NPR1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不同;与感病株系相比,抗病株系中的TLP、PR1和NPR1基因有强烈的诱导表达,PAL基因在感病株系比在抗病株系中表达量高。在免疫株系普莱德和高抗株系云南-元谋2中,NPR1与其它3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差异最大;TLP在抗病株系蘡薁-林县中与其它3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差异最大;在感病株系秋-嵩县中,NPR1与TLP表达模式相近,PAL和PR1表达模式相近。研究表明,在中国野生葡萄种质中,云南-元谋2、云南-2和木扎岭-3对霜霉病有良好的抗性,可作为抗病育种的原始材料;抗性基因可能在抗病株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0.
从个人特征、葡萄酒认知水平、消费动机、产品特征、参照群体、产品涉入水平、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对国内外葡萄酒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指出了我国学者葡萄酒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学者对葡萄酒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以大学生和青年消费者群体为主,对其他消费群体的研究较少;大多是针对某一城市或地区的研究,缺乏地区之间的比较;描述性研究较多,缺乏多因素模型的系统研究。未来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引入我国传统文化及酒文化作为葡萄酒消费者行为的前置影响因素;可以开展固定样本连续调查研究,以探析我国葡萄酒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把握其行为变化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