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林业   599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24篇
  242篇
综合类   1205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231篇
植物保护   10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柠檬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力克柠檬在安康地区经过十余年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冬季相对气温较高、降雨量适中、土质疏松、昼夜温差较大,树体生长与结实良好,流胶病发病率低,果实品质优于南方。  相似文献   
112.
日光温室杏树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日光温室杏树高效栽培中的园地选择、设施结构、品种选择、高标准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关键技术,阐述了人工授粉,激素处理,环割、人工疏果方面的花果管理技术,总结出了不同生育阶段日光温室杏树栽培管理的温湿度标准。  相似文献   
113.
商洛已有300多年的种茶历史,已经发展到0.853万hm2,是我国最北部的茶区,具备生产优质名茶的区位优势;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品种混杂,投资少、规模小、产量低、品牌少、技术落后,使得综合效益较低;因此商洛茶叶未来的生产中必须注意适地适树、统一规划;强化市场意识,扩大生产规模;调整茶业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加大投资力度,规范管理体制。把茶业作为解决区域“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最终实现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4.
黑木耳代料栽培是近年来着重推广的一种新的栽培技术。不但可以利用农林副产品为原料,节约大量的林木资源,而且不受地区的限制,山区、平原和城镇均可进行生产。代料栽培,环境条件便于控制,生产周期短,产量比较稳定,为发展我国黑木耳生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5.
从臭蜣螂中提取甲壳素/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敦  胡景江  刘铭汤 《林业科学》2004,40(5):180-185
甲壳素作为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资源 ,近年来其开发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但目前甲壳素的生产原料来源有限 ,生产成本较高。而昆虫是世界上最大的优势动物种类 ,昆虫的总生物量超过了地球上所有动物总生物量 ;但被人类利用的昆虫资源却很少。昆虫是当今地球上未被利用的最大生物资源 ,特别是昆虫的甲壳素资源尚未开发。鉴于目前对于昆虫甲壳素资源的开发尚在尝试阶段 ,本文以臭蜣螂为材料 ,进行了提取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工艺以及其理化特性研究。研究发现 ,臭蜣螂体中甲壳素含量高出目前甲壳素生产常规原料虾蟹壳数倍 ,且从其体中提取的甲壳素与壳聚糖的品质在残留灰分、粘度和色泽等方面优于虾蟹壳。并以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提取甲壳素和壳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提出了从臭蜣螂中提取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提取工艺 :①脱矿物质 :用 0 8mol·L- 1 HCl预先 70℃加热 30min ,然后室温条件下浸泡 12h ;②脱蛋白质、脂类 :用 2 0~ 2 5mol·L- 1 NaOH ,在 90~ 10 0℃条件下 ,处理 4~ 5h ;③脱乙酰基 :用 10 0 0~ 11 2 5mol·L- 1 NaOH ,在 130℃条件下 ,处理 3h。  相似文献   
116.
陕西华山松病害调查及其发生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调查了陕西华山松病害种类和发生程度,提出了病害名录,阐述了病害发生概况,并着重介绍了华山松赤枯病等7种病害的症状、病原和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117.
【目的】为揭示枣果实维管束的解剖结构特征,为枣果实糖分积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北制干品种—木枣为研究对象,利用离体染色、石蜡制片和电镜技术系统观察了枣果实维管束分布、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枣果实维管束属外韧型无限维管束,根据分布位置将其归为核内维管束、内果皮维管束和中果皮维管束三类。果实维管束由果柄中12条维管束发育而来,中心2条发育为核内维管束,其余10条主维管束发育为内果皮和中果皮维管束。核内和内果皮维管束为果核的硬化和发育提供营养物质,中果皮维管束为果肉组织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各维管束韧皮部发达,增强了有机物质运输的效率。【结论】枣果实维管束有三类分布形态,不同类型的维管束(形态差异)为枣果实不同部位提供水分和有机营养。韧皮部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与内含物的变化可能与韧皮部卸载方式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118.
干旱胁迫对四种野生地被植物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露梅、银露梅、砂地柏、红花岩黄芪4种地被植物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及4种地被植物凋萎系数、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初期苗木外观无明显变化,各树种生长保持旺盛状态,叶片色泽正常。但随水分胁迫的延续,不同种类之间表现出的抗旱性变化的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认为,4种地被植物抗旱性由强至弱依次为:砂地柏金露梅红花岩黄芪银露梅。  相似文献   
119.
为了探究砧木直径、立地条件及气候因子3个因素对核桃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分别于2013年5月下旬和12月中下旬,以采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香玲"、"西林3号"、"西洛2号"核桃良种接穗为试材,分别对宁陕县江口镇和商州区腰市镇核桃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产中对核桃实生树进行嫁接改造时,选择砧木直径在9~12cm的实生树可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枝条长度生长量与砧木直径呈正相关;平地的核桃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均较坡地好;降雨量对核桃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至关重要。该研究可为生产中提高核桃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0.
以99个百合远缘杂种F1代-麝香百合×亚洲百合(LA)杂种为试材,采用栽培基质接种病原菌的方法对杂种后代的镰刀菌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百合无性系温室人工接种技术成功应用于该远缘杂种,其母本麝香百合‘White Fox’对镰刀菌表现出高感,而父本亚洲百合‘Connecticut King’具有较强抗性,并成功遗传给杂种后代,在后代基因型中实现一系列分离;在后代杂种群体中,大部分基因型对镰刀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F1代镰刀菌抗性基因表达率为70.1%。表明镰刀菌抗性由数量基因控制,通过杂种系间杂交实现百合镰刀菌抗性的渐渗育种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