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木耳栽培以往一直采用木段式生产方式,随着木材资源的减少,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代用料栽培黑木耳已成为黑木耳生产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代料栽培黑木耳技术的不完善,以及黑木耳生产者对该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同,所以生产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新的栽培户问题更多,这些问题直接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主要产区为东北,且具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益气补血的功效,现已成为黑龙江省主要农业产业及创汇产品之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工栽培出现历史性转变,从段栽培走上代料栽培、大大缩短栽培周期。从而带来新一轮消耗森林阔叶资源,来换取经济效益浪潮。按生产量20kg木耳,消耗1m^3材料计算,我省森林资源能支撑多久,为此寻找代料栽培,利用农村废弃物栽培优质木耳是黑木耳产根本出路,现将进行利用废弃秸秆生产黑木耳及筛选工艺措施试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习惯上采用段木栽培法。此种方法生产周期长,产量低,浪费木材。我省是缺林少材的省份,因此推广黑木耳的代料栽培技术很有意义。代料栽培黑木耳,就是利用木屑、棉子壳、麦杆、棉花杆、玉米芯等作为培养料栽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是黑龙江省的品牌产品,具有质量好,销路广的优势。由于长期进行段木栽培,耳木资源已日趋减少,远远不能满足栽培的需求。多年来,国内许多地方曾进行了大量的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研究,但存在几个关键问题:①黑木耳子实体丛生,产品重量差;②是出一批后培养基易酸化腐烂,效益欠佳;③菌糠处理不当造成环境公害,影响周年生产。为了解决黑木耳代料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使代料栽培黑木耳能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经多年观察,就模式及管理技术方面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根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要求,结合黑龙江省地区气温变化规律,一年可分两季栽培收…  相似文献   

5.
代用料栽培黑木耳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木耳栽培方法.具有节约木材资源.生物学转换率高.不污染环境,重要的经济价值等诸多优点。但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田间管理阶段绿色木霉侵染一直困扰着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生产.经常造成一定损失,严重时造成绝产。研究绿色木霉侵染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于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生产具  相似文献   

6.
<正>湖北省作为中国黑木耳的主产区之一,一直以椴木栽培为主。华中农业大学和有关科研单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行过代料栽培的试验,并获得成功,但由于当时市场对代料木耳产品的认可度较低,规模化栽培的关键技术还欠成熟,因此代料栽培黑木耳未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由于市场对木耳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南方木耳老产区耳木资源逐渐匮乏,产量下降,东北代料栽培技术逐渐成熟并获得大面积推广。南方各省在借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代料栽培产量高,经济效益高,木耳品质好,可以人为集约生产,但技术难度大,稍有某一技术环节掌握不好,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甚至完全失败而亏本。为使这一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笔者经过3年实践探索,总结以下稳产高产技术,以确保黑木耳代料栽培成功。1 选用优良菌株 选用优良菌株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的稳产高产首要措施。优良菌株应该具备行之有效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代料栽培,抗污染力强,耳朵大,肉质厚,颜色黑等优点。根据笔者的实践,头潮耳本均朵重4~6克,每袋收9~10朵,平均可达40~50克(菌袋培养料重400克)。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利用菌草为木屑替代料栽培黑木耳,设置栽培试验配方比例,进行菌包成本、产量、营养成分、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菌包成本节支10%,产量增产9.4%,黑木耳品质明显提高,纯收益增长427.27%。说明菌草做为部分替代木屑栽培基质的代用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栽培以往一直采用木段式主产方法,随着木材资源的逐渐减少,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代用科大地栽培黑木耳已成为主要方式。为了促进黑木耳代用料栽培事业的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林区、农区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以及应广大黑木耳栽培者的要求,现将我研究所多年来黑木耳栽培的技术,奉献给广大黑木耳栽培者,仅供参考。 1 栽培材料的选择及栽培场地的选择 1.1 选择优良的黑木耳品种 代用料栽培黑木耳,品种的选择是栽培成败的关键,应选择抗逆性强,生命力旺盛,耳根小,易开片,耳片正反面明显,背面有耳筋,耐高温的中、晚生品种。经…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不仅风味独特,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黑木耳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加。利用代料采用挂袋方式栽培黑木耳具有长足的发展前景,具有不受资源限制、原料来源广、占地少、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笔者通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合黑龙江省地区特点的春季挂袋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全光照袋栽黑木耳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木耳是丽水市的传统的出口产品,1997年以来通过试验、创新、完善3个阶段,到2001年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代料黑木耳发展的出耳期霉菌感染问题,从品种选择、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形成全光照袋栽黑木耳新技术。生产的黑木耳产品质量与段木相近,效益十分显著,与代料香菇相  相似文献   

12.
《技术与市场》2007,(2):32-32
日光温室栽培蔬菜,再间作套种黑木耳,具有许多优点,现简述如下: 1.取材方便,变废为宝 在农村,用于黑木耳代料栽培的原料,如木屑、秸杆、麸皮等农副产品十分丰富.发展日光温室蔬菜间作套种黑木耳,可促进农副产品的转化,这对繁荣市场,改变食物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3.
较详细地介绍了黑龙江省亚布力林区应用比较广泛的黑木耳栽培技术——代料栽培新技术。指出木耳代料栽培中有吊袋、坐袋、串袋、菌砖等几种方式,其中以吊袋和坐袋两种方法较普遍使用,并对其工艺流程、季节选择、菌袋制作、栽培管理等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黑木耳代用料栽培生产季节、物料准备、栽培袋的生产、田间管理、采收凉晒、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黑木耳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菌类食品,已经由原来的山野珍品转而成为一种大众化食品。,随着森林林木资源锐减和“天保工程”的实施,生产黑木耳的木耳段不断减少,代料栽培黑木耳势在必行。 1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含义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就是把按特定的培养基配方、含水量和 pH值标准拌好的培养料,依据一定的装袋标准,装入特制的塑料袋内,套上无棉体颈圈,加热灭菌后,通过封闭式接种,把专门用于地栽的黑木耳菌种接入培养基内,经养菌,待菌丝长至袋底,割一定数量和规格的“ V”形口,摆在大地上,上盖草帘遮荫保湿,保证一定的温度、温…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地为了发展林下经济,服务三农,提高林农种植的经济效益,引导林农在林下间作黑木耳。我们吸收了国内外的代料木耳栽培先进技术,并在灭菌和接种、出耳管理等多个方面有所创新。2008年发展林地黑木耳栽培100亩,亩栽培黑木耳10000袋,成功率98%,平均每袋出耳50g,亩产值达20000多元。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液体菌种在黑木耳栽培中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木耳 (Auriculariaauricula)是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的优势生产品种 ,2 0 0 4年木段栽培已发展到 130 0万段 ,塑料袋代料栽培达到了 2 4 0 0万袋。长期以来 ,在菌种生产上都采用传统的固体菌种 ,生产周期长 ,菌龄不整齐 ,产量难以提高。为解决这一生产实际问题 ,在加格达奇区的加北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进行了黑木耳液体菌种应用试验 ,其结果较应用传统的固体菌种其菌龄缩短 2 8d ,成本每万袋降低 15 2 4 .10元 ,产量每万袋提高 2 2 5kg ,提高经济效益 10 5 2 4 .10元  相似文献   

18.
短木段熟料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在吉林省林区栽培已有多年历史,但在生产中习惯用大径木做耳材。由于森林资源的减少,目前大径级耳材已不多见,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木段栽培黑木耳的品质较好,一直倍受人们青睐,加之我省林区每年木材采伐剩余物(小径木、枝丫、梢头)十分丰富,所以短木段栽培黑木耳在我省还有很大优势。现将我们通过实践摸索的短木段熟料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以下简称短木段技术)做一简要介绍。1耳本准备黑木耳在许多阔叶木上都能生长,但在多年大径木种植经验上,以千金榆做耳木效果最佳。所以过…  相似文献   

19.
在研发利用胡枝子屑为替代原料栽培黑木耳生产技术中,通过对不同替代料和不同配方的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时间、采收时间、平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形态6个方面对比试验分析,筛选出了胡枝子屑栽培黑木耳最佳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胡枝子屑栽培黑木耳最佳培养料配方为胡枝子屑86.5%+麦麸10%+豆饼2%+石膏1%+石灰0.5%;胡枝子屑为原料配方生产的黑木耳产量显著大于杞柳配方(P<0.05),与杞柳屑配方相比,产量增加12.50% ~ 13.75%.  相似文献   

20.
把晒干粉碎后的油茶果壳与杂木锯糠按不同比例混合做为黑木耳栽培的主料。试验证明,混合油茶果壳的栽培料,可以显著提高黑木耳的栽培产量,油茶果壳与杂木锯糠的混合比例为2:8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