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5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可降解地膜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其配方与气候条件相匹配是保证棉花正常生长和籽棉产量的先决条件。本研究以不同可降解地膜为供试材料,探讨不同降解地膜的降解情况及其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膜对照(CK)相比,常规地膜(PE)、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降解地膜(PBAT)、聚乳酸降解地膜(PLA)和光降解地膜(PPF)均促进棉花的生长,使其增产6.6%~21.3%;由于可降解地膜材料的不同,3种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特性以及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速度最快,比光降解地膜(PPF)提前进入诱导阶段,特别是主要成分为PBAT的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膜120天后基本完全降解;由于过早的降解,其产量显著低于常规PE地膜,而主要成分为PLA的全生物降解地膜产量与常规PE地膜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主要成分为PLA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石河子垦区覆盖与其区域气候条件和棉花生长匹配较好,棉花籽棉产量与常规PE地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2.
研究石河子垦区早熟棉两种株行距配置喷施脱叶剂后棉花产量及脱叶效果的差异性,为新陆早70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早熟棉新陆早7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一膜三行单行缩株(行距76 cm,株距5.7 cm)与一膜六行宽窄行距(行距66 cm和10 cm,株距10.0 cm)两种株行距配置模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产量表现及脱叶效果.结果 表明:喷施脱叶剂后,单行缩株距模式较宽窄行距模式的单株果枝数、单铃重、单位面积总铃数均增加,衣分率提高0.3个百分点,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显著增加;在脱叶效果上吐絮率和脱叶率提高、悬叶率和枯叶率降低.新陆早70号在石河子垦区采用单行缩距模式有利于提高脱叶效果和产量,适宜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63.
李金霞  洪雪梅 《种子》2016,(7):88-91
为了更全面更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新冬48号的生产特性,以2012-2014年度新疆冬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资料,通过高稳系数、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新冬48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冬48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其产量水平主要分布在6 500~8 250 kg/hm2之间,穗数为484.7×104/hm2,穗粒数为42.7粒,千粒重为50.2 9;适合新疆北部大面积种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疆农业生产,但随着地膜每年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又难以收回,"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残膜不仅阻碍作物根系发育,也影响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使土壤环境恶化,棉花生长和发育受到抑制,势必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棉花的产量。试验以"PBS"型、"PLA"型、"PBSA"型三种可降解材料的降解膜对比普通"PE"地膜,研究可降解地膜的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盐分及棉花产量等影响,为可降解地膜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两个葡萄新品种火洲红玉、火洲黑玉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筛选耐盐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对两个葡萄品种进行不同浓度NaCl胁迫(0、2、3、4 g/L)处理,8d后测定叶片中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结果]在NaCl≤3 g/L时,两品种SPAD值较对照显著升高,至4 g/L时,SPAD值均下降,火洲红玉SPAD值显著低于对照;随NaCl浓度升高,火洲黑玉的Fo值升高但较对照无显著性差异,Fm、ΦPSⅡ、Fv/Fm值呈下降趋势但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火洲红玉Fo值在NaCl≥3 g/L时较对照显著升高,Fm、ΦPSⅡ、Fv/Fm值较对照显著下降;火洲黑玉Ci在2 g/L时,较对照显著降低,在NaCl≥3 g/L时Ci升高但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Gs在各处理下较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Pn和Tr较对照均显著降低;火洲红玉Ci均显著高于对照,Gs、Pn、Tr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火洲黑玉在4 g/L NaCl处理时,SPAD值较对照显著下降,Pn、Tr较对照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火洲红玉在NaCl≥3 g/L时各项指标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火洲黑玉耐盐性较火洲红玉好.  相似文献   
66.
三种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双厂型整形、厂型整形、扇形整形对葡萄生长、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赤霞珠生长,方便管理的架式.[方法]在赤霞珠(双厂型整形、厂型整形、扇形整形)四个生长期,测定不同整形方式的叶片、新梢生长状况、果实内外在品质.[结果]双厂型整形的枝条节间长度,比扇形整形和厂型整形显著提高了6.6;、11.5;;双厂型整形的枝条粗度,比扇形整形和厂型整形显著提高了30;、17.9;;厂型整形的叶面积,比扇形整形和双厂型整形显著提高了11.1;、14.7;.厂型整形和双厂型整形的果实品质优于传统扇形整型,而对单粒重和果粒纵横径影响不大.[结论]厂型整形和双厂型整形,可以有效的调节4、5、6节节间长和节间粗的生长,提高单穗重,降低酸度提高糖度,提高果实中单宁、花甘素、总酚、叶面积.  相似文献   
67.
[目的]吐絮率是反映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早熟性状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解析吐絮率的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及其遗传效应,为陆地棉早熟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施用棉秆炭,连作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黄萎病病害的关系,为棉秆的合理利用和防治棉花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以棉秆移除(NPK)和棉秆还田(NPKS)为对照,采用常规分析和454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棉秆移除基础上施用常量棉秆炭(22.50 t/hm2,NPKB1)和增量棉秆炭(45.00 t/hm2,NPKB2)条件下,新疆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理化性质和黄萎病病害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施用棉秆炭连作棉花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理化性质有显著相关性。经过2年的2%棉秆炭的施用显著降低了真菌多样性。真菌NPKS和NPKB2处理OTU丰度分别显著降低了15.63%和46.25%(P<0.05),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显著降低了11.81%和65.40%。不同用量棉秆炭对子囊菌门和接合菌门真菌数量的影响较大,但菌根真菌数量降低。NPKB2处理土壤中GibberellaFusariumVerticillium等病原真菌数量较NPK处理显著降低。施用棉秆炭显著增加了棉花根际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和速效氮的含量,而速效磷的含量则降低;对pH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土壤的电导率。RDA分析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是影响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素。与NPK处理和NPKS处理相比,NPKB1处理增加了黄萎病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NPKB2处理黄萎病病害发病率下降不显著,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2.2%和15.0%。Verticillium数量与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施用棉秆炭降低了棉花黄萎病病原菌数量,与NPK处理相比,增量棉秆炭Verticillium数量显著降低了63.83%。与NPK处理和NPKS处理相比,NPKB1处理增加了黄萎病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NPKB2处理黄萎病病害发病率下降不显著,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2.2%和15.0%。【结论】施用棉秆炭降低了连作棉花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减少了黄萎病病原菌数量,增加了连作棉花根际土壤养分含量。虽然没有显著降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但有缓解病害发病程度的趋势。  相似文献   
69.
新冬48号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三系杂交方法自主选育的高产、抗倒伏冬小麦新品种,2015年通过新疆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新疆北疆麦区种植。结合该麦区的生态气候特点,对播种用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为核心技术进行规范,形成一套适合该区域应用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新冬48号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0.
为探讨果树修剪枝条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以一年生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设置添加枝条碎片、添加枝条碎片并接种蚯蚓两个处理,以既不添加枝条又不接种蚯蚓为对照(CK),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RSP)、N、P、K速效养分的变化及平邑甜茶叶片的光合荧光指标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添加枝条增加了土壤中MBC、EE-GRSP、N、P、K速效养分的含量,且前期增加迅速。其中,添加枝条处理在40 d时MBC含量增加最多,较CK提高61.3%;在60 d时EE-GRSP含量最高,较CK提高82.9%;在60 d时土壤速效N增加最为显著,较CK提高70.5%,而速效P、K则均在20 d时增加最为显著,分别较CK提高66.5%、66.8%;同时,平邑甜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提高42.1%,光合性能指数(PIABS)提高7.2%。而添加枝条并接种蚯蚓处理较添加枝条处理更有利于增强这种促进效果,可能与接种蚯蚓后更利于枝条分解、增加养分释放及土壤性质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