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畜牧业是张掖市的支柱产业,面对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现状,创建无疫小区是保障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市的规模养殖比重达较大,创建无疫小区的基础好,通过认真分析我市养殖现状和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后,针对创建养殖场无疫小区提出了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宣传引导和落实管控措施的思路与对策,为我市创建无疫小区和无疫区,更好地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持畜牧业增收势头更强劲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犊牛胃肠炎是犊牛的常见疾病,是犊牛胃肠黏膜及黏膜下深层组织的炎症病变,该病四季皆可发生,如果养殖户对饲养要求不严,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发生此病,该病发生后随着病情的发展炎症由黏膜层逐步向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层发展,造成黏膜出血、水肿至到化脓坏死。形成功能性障碍和自体中毒症状,该病病势凶猛,死亡率高,如果发病会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3.
根据《张掖市牛产业扶持资金肉牛冻精采购项目代理服务补充协议》要求,因冻精采购的特殊性,需在采购前做好各县区冻精市场需求调查及预判供应商考察等工作。某咨询代理公司于2022年3月3日至16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调查组,选择高台县、民乐县、临泽县、甘州区4个牛产业发展大县,作为张掖市肉牛冻精使用情况和市场需求的调查样本,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44.
白晓军 《中国蔬菜》2017,1(10):96-98
正越冬番茄结果期套种娃娃菜可以实现高矮搭配,充分利用光热、空间和水肥资源,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产效益。每667 m2产值达5万元以上,比单种番茄的纯收入增加5 000元以上。甘肃省甘州区是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的主产区,越冬茬番茄是甘州区日光温室蔬菜的主要栽培模式,产品一般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始上市,能够实现较高的种植效益。为了提高复种指数,根据番茄结果成熟期和娃娃菜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要求相近的特点,探索出一套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套种早  相似文献   
45.
黑河上游林区冻土的水文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黑河上游冻土面积(6 500 km2)约占流域面积的45%,对水资源形成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多年冻土在世纪千年以上限制活动层的地下水系统,导致活动层土壤水分饱和,有利于提高植物蒸发对水的利用效率;同时多年冻土抑制水分向深层土壤的下渗,增加了径流深度和蒸腾发强度.由于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的影响黑河上游河川径流年内水文活动可分为三个时期,多年冻土区最大径流产生于融雪径流期.  相似文献   
46.
祁连山林区季节性冻土冻融规律及其水文功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祁连山区冻土特征及其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的研究表明,祁连山土壤每年的10月20日左右开始冻结,较低海拔的到第二年的8月20日左右消融结束,海拔、坡向、植被、下垫面状况、温度是影响冻土深度、早晚的制约因素,冻土厚度与流域径流量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47.
祁连山山地森林消洪补枯作用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多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把夏秋季集中、过多的降水储存在土壤内或转化为壤中流、地下径流,把冬季降雪储存于林内,到春天随着天气回暖以冰冻形式和积雪形式储存的降水逐渐消融补给河川,有效的缓解了中下游地区春旱和夏秋洪涝灾害;山地森林消洪补枯作用在于森林通过林冠层、苔藓枯枝落叶层、森林土壤层对降水进行截留、吸收、储存、转化,使发源于山地森林覆盖区的河川枯水期径流量增大、洪水期径流量减少、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森林覆盖率为65%的流域相对于森林覆盖率32%的流域没有引起河川径流总量减少.  相似文献   
48.
利用棱长引进了单形"偏正"度量的概念,获得了关于单形的Weitzenböck不等式的稳定性版本和张-杨不等式的稳定性版本.  相似文献   
49.
基于祁连山中段排露沟流域海拔2 600~3 300 m的带状青海云杉林中0~10、10~20、20~40 cm的土壤TN、TP、TK的测定分析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的方法对其土壤TN、TP、TK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土壤TN含量为1.34~8.98 g·kg-1,土壤TP含量为0.46~1.12 g·kg-1,土壤TK含量为9.75~24.17 g·kg-1;不同土层土壤TN、TP、TK变异系数为13.26%~35.47%,均属中等程度变异;2)10~20 cm TP的块金系数为0.617,属于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余块金系数均<0.25,具有强烈空间相关性;3)克里格插值结果显示,土壤TN、TP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土壤TK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不同土层土壤TN、TP、TK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特征,与海拔、土壤母质及云杉林枯落物等结构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0.
陈斌    鲁延芳    占玉芳    甄伟玲    滕玉风    李鸿儒    张纯曦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3,38(2):25-32
研究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分空间特征,有利于提高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率和植被恢复。连续对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6个典型群落类型样地的地表0~120 cm深度剖面的土壤水分分布进行调查,采用烘干法分析并结合18个调查样方进行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揭示荒漠植被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的变异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表层土层含水量空间变异性表现为强变异,说明土壤水分不稳定,深层土壤空间变异性变现为弱变异性,说明土壤水分较稳定。2)垂直分布上,每个样地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上升—降低—上升的总体趋势,各样地土壤含水量均是表层低,深层高。3)水平空间上,土壤含水量变化范围在0.09%~22.34%,土壤含水量的均值依次为深层(60~120 cm)>上层(0~40 cm)>中层(40~60 cm),总体来看,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各层土壤含水量均处于较低水平。4)干沙层土壤含水量最低,上覆沙土土壤含水量很少且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下浮沙土受地下水毛管作用和蒸腾作用影响水分含量较高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荒漠绿洲过渡带固沙植被的天然分布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