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81篇
综合类   470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1.
不同类型有机肥降解土壤乙草胺残留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棉隆土壤消毒防除小麦田杂草的效果及对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98%棉隆微粒剂防除小麦田主要杂草的效果,及杂草防除后对氮、磷、钾及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98%棉隆微粒剂防除小麦田杂草效果显著,对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 (L.) Fries]、大巢菜(Vicia sativa L.)均有良好防效,总鲜重防效达87.5%~99.5%,优于两种对照药剂。杂草防除后,显著降低了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有效改善了田间的水肥条件。98%棉隆微粒剂处理的小麦田产量达2 970.01~3 123.77 kg/hm2,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清水对照增加28.9%~35.6%,每公顷增收1 532.38~1 886.02元。  相似文献   
13.
江汉平原棉花合理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棉花合理施氮量。结果表明,在施用90 kg/hm~2 P2O5、180 kg/hm~2K2O和3 kg/hm~2持力硼基础上,利用线性+平台模型得到棉花中高产量水平下的合理施氮量为280 kg/hm~2。在不明显减产的条件下,从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尽量降低氮肥投入的角度,可以将氮肥用量降低到240kg/hm~2左右,在此施氮水平下仍然可能通过改进田间管理措施获得高产。因此,江汉平原棉花氮肥减量空间为20~60 kg/hm~2。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18日,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武昌组织召开了湖北省地方标准专家审定会。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喻大昭研究员主持起草的《无公害食品小麦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送审稿)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15.
供试药剂360g/L吡·高氯SC对小麦蚜虫有较好的防效,667m。用12ml药后1d的防效达到86.6%,药后14d的防效仍达到99.6%,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16.
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对水稻秧田杂草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对水稻秧田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鸭舌草[Monochoia vaginalis(Burm.f.)]等的防除效果,并测定了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影响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对水稻秧田的主要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为168~420 g/hm2的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对水稻秧田稗草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4.06%~98.50%、91.55%~98.63%,对鸭舌草的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4.06%~100.00%、90.94%~100.00%,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苄嘧磺隆WP和50%二氯喹啉酸WP.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施用后,增产效果总体优于对照药剂,在水稻秧田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小麦田杂草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是湖北省最主要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在66.67万hm2以上,而杂草危害对小麦生产所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据统计,杂草危害使小麦减产达10%~20%,严重的可达30%以上。因此,对我省小麦田杂草的种类、地区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对于开展杂草防除,减少草害损失,提高我省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2007年4月对湖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做了大面积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范围调查范围涉及湖北省主要小麦种植区域,包括鄂北岗地、江汉平原以及鄂东地区,调查点遍布以上地区的21个县、市。1.2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参照强…  相似文献   
18.
接种黄瓜白粉菌后16 h的黄瓜叶片用透明胶带在子叶表面粘孢子取样的平均发芽率与用台盼蓝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调查的发芽率分别为83.7%和85.0%,t测验无显著差异,表明透明胶带取样的发芽率可以代表黄瓜叶片上白粉病菌孢子的发芽率。采用孢子萌发法和叶碟法分别测定了醚菌酯、植物源活性组分大黄素甲醚(P3D)对8个黄瓜白粉菌菌株的EC50。统计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方法测定醚菌酯P、3D对黄瓜白粉菌的EC50的相关系数的平方值分别为0.880、.99,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有很强的相关性;采用该孢子萌发法可评价化合物对植物专性寄生病菌如白粉菌孢子萌发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化肥农药减施融合使用技术,设计肥料和农药两因素三水平试验,研究不同化肥农药减施组合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减肥有减轻病虫发生程度的趋势,减药有加重病虫发生程度的趋势;减肥可显著影响水稻纹枯病、第4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减药可显著影响水稻纹枯病、第3和4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但两者均对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发生程度无显著影响。减肥30%时实测减产10.29%,对产量影响显著;减肥低于20%时,绿色助剂替代处理和生物农药替代处理实测产量比对照处理增产0.38%和2.49%,生物农药替代和绿色助剂替代均可作为化学农药减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田面水的氮素浓度动态特征并探讨其快速检测方法,于2018年水稻生育期对稻田田面水的氮素浓度、常规水质参数进行原位监测。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人工栽秧稻田田面水的TN和NH4+-N浓度在施基肥后1周分别迅速降至4.03 mg/L和3.02 mg/L,至下次施肥前变化趋于平稳,TN和NH4+-N在追肥后2 d到达峰值,1周左右趋于平稳,机插秧稻田田面水的氮素动态特征与人工栽秧基本一致。基肥期田面水的TN和NH4+-N从峰值随时间的衰减趋势近似符合指数衰减规律,人工栽秧和机插秧稻田田面水的TN浓度在基肥期峰值出现后2周内衰减幅度分别为62%和72%,NH4+-N的衰减幅度分别为80%和83%。以DO、EC、pH、ORP为自变量,TN为因变量,得到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服务于稻田田面水氮素流失风险的监测和管理,按照GB 18918—2002中TN的限值15 mg/L(一级A标准)和GB 3838—2002中TN的限值2 mg/L(Ⅴ类)对TN的排放进行分级,得到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80%,基本满足水环境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