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6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29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对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路线调查与标准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洈水国家湿地公园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该区域植物区系特点、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和群落多样性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洈水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现有维管束植物472种,隶属117科328属。样方调查显示,湿地公园范围内共分布有13个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丰富度变化范围在5~31,Shannon-Weiner指数变化范围为0.45~0.97,物种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28~1.40,该研究结果可为洈水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2.
指出了研究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可以为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路线调查与标准样地调查法,对白莲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及主要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白莲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植物多样性较高,区域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21科343属494种(变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0科12属19种;裸子植物4科7属9种,被子植物107科324属475种。湿地公园范围内分布的主要植物群系有9种分别为樟树群系、马尾松群系、杉木群系、白茅群系、狭叶香蒲-喜旱莲子草群系、凤眼莲群系、茶菱+黄花狸藻群系、莲群系和微齿眼子菜+黑藻群系。分析表明,白莲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物种较丰富,但植物群落类型较少,且有外来入侵植物群落存在,因此需要对植物演替进行适度人工干预,来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163.
【目的】为研究国产高分一号(GF-1)遥感影像在绿洲地区农情基础数据有效采集的可行性,对土壤湿度实施大范围区域监测。【方法】以新疆阿克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F-1 WFV影像以及研究区63个土壤表层湿度的实测样点数据,对垂直干旱指数(PDI)和植被调整垂直干旱指数(VAPDI)的土壤湿度监测效果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1)PDI和VAPDI与土壤湿度实测值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589和0.735,各模型满足监测精度要求;(2)在植被覆盖较高的阿克苏绿洲,VAPDI指数模型监测精度高于PDI;(3)从反演的土壤湿度空间分布格局来看,VAPDI对土壤湿度变化更敏感,更能反映出不同植被覆盖程度下土壤湿度的实际水平。【结论】基于GF-1 WFV影像进行流域尺度的土壤湿度监测具有可行性。相比PDI指数模型,VAPDI通过对遥感影像中混合像元进行不同程度的分解,监测精度更高。研究结果能为阿克苏流域表层土壤湿度数据快速有效地采集和动态监测提供理论支持和验证。  相似文献   
164.
近30 年南京市水域消长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作为重要的农业资源,在农作物种植、水产养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研究区域生态系统中自然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水体变化的综合影响,能为同类地区合理利用地表水体资源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多年同期Landsat系列影像为主要信息源,依据水体信息遥感提取结果,采用空间变化强度指数和区域重心模型等,对南京市水体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因子回归分析法,结合高分辨率影像验证,对南京市不同时期的水域变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990—2018年,南京市的水域分布重心持续南移,水体面积总体上呈扩大发展态势,但在此期间,由于气候变化、城市用地扩张和水产养殖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南京市水域面积表现出阶段性增减的波动特征,尤其是1994年因为降水严重偏少等引发的干旱,导致当年该市水域面积降到了近30年来最低水平;此后,包括溧水和高淳两县在内的南京市以南地区,由于水产养殖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农田被开挖成鱼塘,这是南京市水域分布重心不断向南移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5.
【目的】家庭农场是目前中国大力发展的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精准施肥是满足家庭农场现代化生产管理需求的重要研究方向和技术难点。研究智能手机和移动GIS技术有助于实时、准确地对农场的养分进行便捷管理。【方法】智能手机端APP结合Web端管理系统成为实现家庭农场精准施肥的主要技术手段。文章对样本点的土壤养分数据进行Kriging插值,进而利用养分平衡法施肥模型对整个地块的土壤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精准施肥矢量图并同步到Web端,最终指导变量施肥机进行变量精准施肥作业。【结果】(1)整个系统通过移动端对地块进行管理并获取数据,利用数据管理层同步数据并上传至服务端生成推荐施肥方案,并导出至移动端和变量施肥机;(2)系统在河南、河北和北京3个实验基地进行了初步试验,从信息采集、录入到养分管理、生成施肥方案等过程均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3)相对于传统施肥,利用系统的精准施肥方案施氮肥可平均节约纯氮约18 kg/hm2。【结论】系统使用方式灵活、方便且对使用人员技术要求低,相对于传统管理模式,工作效率有显著提高。该系统的推广使用可降低化肥使用量,节约成本且可以减少环境压力,对促进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6.
西宁地区黄土地球化学元素所揭示的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地球化学综合参数是一种对古气候反映较为敏感的指标;地球化学元素变化曲线说明西宁盘子山地区自13.6万年以来在长时间尺度上(万年到十万年)气候逐渐向干冷的方向变化;高原冬季风气候变动属于高频波动,存在短时间尺度的快速变化;夏季风气候具有渐变性,每一次气候变动过程持续时间都较长;盘子山地区与黄土高原地区冬、夏季风的变化特征有不同之处,表现在夏季风最强与冬季风最弱不存在反相位关系,同样冬季风最强的时期夏季风也并不表现为最弱,体现了高原季风系统与东亚季风系统不同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7.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对保护区态度调查及协调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5年7~11月对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进行了对保护区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对保护区持支持态度,且农户态度越来越积极;随着距核心区的距离增大,农户态度由积极变为消极;改善基础设施使农户态度更积极;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更积极;到过保护区务工的农户更积极;遭受过野猪危害的农户消极;经济收入增加与农户态度之间的关系较复杂.提出了实施社区共管并加强宣传和教育,逐步实施移民政策,增加农户就业机会,实施能源替代工程,科学实施封山、禁猎政策等协调对策.  相似文献   
168.
横坡垄作细沟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横坡垄作具有涵养水源 ,减少地表径流与土壤肥力流失的优点 ,已被广泛应用于坡耕地.由于具体实施中难以精确等高控制 ,导致垄向坡度的存在 ,在垄沟内聚集大量雨水引起横垄垮塌 ,造成细沟侵蚀.利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及三维立体扫描技术对细沟形态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 :增加垄高能够明显增加细沟最大沟宽与最大沟深 ;渗流对最大细沟宽度的影响呈二次函数 ,当细沟最大宽度大于14 .3cm时 ,渗流与细沟最大宽度有正影响 ,当细沟最大宽度低于此值时 ,为负影响 ;渗流对细沟最大深度为正影响 ;总产沙量与渗流的关系也呈二次函数 ;细沟最大宽度的增加速率是细沟最大深度的1 .7倍 ;在已有的细沟体积预测模型L-V模型(V= aLb )的基础上 ,纳入细沟最大深度提出了横坡垄作条件下的简便细沟体积预测模型(V= a*(D*L)b) ,R2 从0.61提高到0.92 ,模型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9.
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定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实例,从系统构建森林公园旅游形象定位模式的角度出发,根据地理文脉、受众调查和竞争替代性分析等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性研究,设计出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形象:"大别山红色革命老区新兴的绿色休闲度假胜地"。  相似文献   
170.
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基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意义都很大,但是在古村落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旅游规划水平低,保护意识不强等造成古村落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本文主要是想对古村落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探讨了古村落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以及它的生态容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