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6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29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结合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建设,明确乡村 的功能与定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方法】文章以十堰市郧阳区为研究对象构建 乡村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运用 GIS 和 NRCA 模型,分析乡村地域多功能的 空间格局特征,识别各乡镇主导功能类型,并进行功能分区。【结果】(1)郧阳区农业绿色 发展先行区建设成绩显著,其乡村功能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人居保障功能以城关镇和 茶店镇为强核心向外辐射并逐渐减弱;生产发展功能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关镇、茶店镇和杨 溪铺镇,总体呈现中部强西部弱的空间特征;生态保育功能呈现出以茶店镇为弱核心向外 增强的空间分布特征;文旅休闲功能呈中北部高,东西两翼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2)基 于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分类维度乡村功能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人居保障—生产发 展区、人居保障—生态保育区、生产发展—文旅休闲区、生产发展—生态保育区、生态保 育—文旅休闲区及综合发展区等 6 种功能类型区,并对每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结论】针对不同功能分区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可为乡村空间结构优化调整、乡村振兴提 供参考,加快实现地区的农业绿色发展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鄂西的土家族民俗文化为例,介绍了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内涵,从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宣传力度、内涵体验等方面提出了相对应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用遥感影像提取大别山区水稻种植面积——以Landsat 8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璟  王渊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104-111
本研究选取安徽省安庆市大别山为研究区,包括太湖县、岳西县、宿松县和潜山县,选取2016年和2017年的6景Landsat 8卫星遥感影像,通过遥感影像提取水稻种植面积,分析大别山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分布,并对研究区域的水稻种植面积进行动态实时监测。用遥感解译方法分别提取了研究区内的晚稻种植面积,并利用随机点验证和Kappa系数验证结果精度。结果表明:2017年和2016年水稻种植面积的提取精度分别为93.44%、93.78%,Kappa系数分别为0.86、0.83,证明水稻提取效果精确;对比研究区域各个县内的2017年和2016年晚稻种植面积,发现安庆市大别山区太湖县、潜山县、岳西县的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率均在5%以内,属于正常变化,由于2016年宿松县遭遇了水灾,部分农田被淹没,故宿松县2017年水稻种植面积相比2016年增加了13.01%;对比传统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方法,利用遥感的方法更省人力、物力、财力,并且能精确、快速地实现对农作物的实时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和汽车数量不断增多,公共交通体系急需升级,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公交系统发展方向之一。以沈阳有轨电车项目为例进行了分析,根据典型路段预测了结果:在有轨电车最高运行时速情况下,距轨道中心线20m处,大部分路段均能满足2类功能区噪声标准要求,个别路段超标原因是本底噪声较大。有轨电车项目对噪声增加的贡献值较小,不会对噪声敏感点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三官洞狩猎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规划原则,结合三官洞狩猎场的实际情况,对开展合理的景观生态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咸宁市是长江流域低山丘陵区以农业为主的中等不发达城市之一,也是湖北省“人多耕地少”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根据1980—2003年间的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等方面的统计资料,对咸宁市粮食生产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咸宁市粮食生产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先后经历了快速增长、徘徊不前、大幅度波动和逐年递减这4个阶段。作物结构方面,水稻、玉米、红薯、小麦、大豆和蚕豌豆一直是该市主要粮食作物,但所占比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水稻,其播面和产量所占比例虽然始终各在60%和75%以上,但两项指标基本上都呈先升后降且降幅超过升幅的趋势。空间布局方面,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滨湖平原以及大型河流两侧的冲积平原,并且赤壁是该市水稻播面最大、产量最高的地区;嘉鱼、通山、崇阳和咸安则是小麦、红薯以及玉米的主产区。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中国竹类资源主要被农户作为林副产品自用,很少与市场关联。近年来,由于谷物供应的过剩和农业环境的恶化,大家都在寻找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替代作物。竹子紧密关联着农、林二业,完全有可能用以应对中国农业面临的新挑战。在有记载的534种中国竹子中,153种生产可食竹笋,其中56种为优秀种;139种竹子可用于木材生产,其中58种为优秀种;116种竹子可生产优质竹篾,其中22种为优秀种;88种竹子适用于公园种植,其中34种为优秀种;45种竹子可生产纸浆,其中18种为优秀种。图5附录5参32。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居民城市森林游憩需求特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29位武汉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的森林游憩需求十分旺盛,在不同距离、不同类型的旅游地中更倾向于到城郊尤其是城区边缘区生态环境好的森林集中分布区域进行森林游憩活动;居民希望城市森林进行适度游憩开发,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设施和体现森林生态特色的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9.
邓强  于兴修 《绿色科技》2015,(2):190-192
指出了防治面源污染是保护水源地的重要措施。对引江济汉工程起始段面源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引江济汉工程运行后,农田面积减少了40%,其中部分农田改为蔬菜等经济作物用地;化肥使用总量下降了41.7%,农药的使用总量也呈相同趋势下降,但农用地的平均化肥、农药使用量未发生显著变化,工程前后基本持平;区内水渠、沟渠阻塞严重,配套基础水利设施匮乏,灌溉条件差,地表径流与灌溉用水任意流失,面源污染的潜在威胁大,急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面源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湖北省秸秆综合利用情况,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走访两种方式,对湖北省部分地区秸秆种类、数量和综合利用展开调查.湖北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占农作物种植总量的60.39%,其次是小麦、玉米和油菜.2019年湖北省秸秆资源量初步预测为4613万t,水稻是秸秆的主要来源,占秸秆资源总量的53.47%.湖北省秸秆处置方式中,还田占比40.61%,焚烧占比25.10%,饲料化占比30.84%,燃料化占比3.45%,现阶段秸秆首选处置方式为还田.分析调查问卷发现,现阶段存在着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认识欠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足以及技术设备不够充分等问题,结合调查结果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