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3篇
  9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入世”后我国农药行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主要表现在 :一 ,整个国家经济更加开放 ,中国农药行业能更方便地引进先进生产技术 ,学习管理经验和提供优质产品 ;二 ,世界市场的开放 ,有利于中国农药的出口 ,使中国农药行业能更广泛、深入地参与到国际市场中去。挑战主要在于我国的农药行业矛盾突出 ,如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从短期来看影响不大 ,但从长远来看却是致命的。因此中国农药行业应有紧迫感 ,抓住机遇 ,加紧工作 ,尽快克服我们的弱点 ,加速调整农药工业的结构。主要应作好以下几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瓜和土壤中的氰霜唑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氰霜唑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结果表明,黄瓜和土壤中氰霜唑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2.64×10-3 mg/kg和6.60×10-3 mg/kg .当添加浓度为4.00×10-3~10.00 mg/kg时,回收率在87%~97%,变异系数(C.V.)在0.9%~5.2%.  相似文献   
3.
抗毒死蜱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与牛血清蛋白(BSA)交联的毒死蜱人工抗原(CHBu-BSA)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和克隆,得到了1株能稳定分泌毒死蜱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1G10),1G10 的抗体类型及亚类均为IgG1, 其轻链为κ链.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腹水的间接ELISA效价在1×10-6以上.该单克隆抗体与毒死蜱特异性结合反应的50%抑制质量浓度为80.8 μg·L-1,与其他毒死蜱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色谱-质谱联用法、放射免疫分析法(RIA)、酶免疫分析法、金标试纸条法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优缺点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杀扑磷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GC)检测柑橘和土壤中杀扑磷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分别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提取液经浓缩和净化后,用GC-FPD检测器测定样品中杀扑磷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杀扑磷在柑橘果皮、全果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1 mg/kg;果肉中LOQ为0.01 mg/kg。空白样品中添加浓度在0.01~5.0 mg/kg时,果皮中的回收率为80.6%~83.5%;果肉样品中的回收率为94.7%~103.5%;土壤样品中回收率在103.8%~110.5%。  相似文献   
6.
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的免疫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免疫抗原AR-BSA免疫兔子,制得了高效价的抗毒死蜱多克隆抗体,采用改良高碘酸钠法将纯化的抗体制备了酶标抗体。利用所得的抗体与酶标抗体,分别建立了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的免疫化学分析方法,间接竞争ELISA法与直接竞争ELISA法的检测限分别为0.0033和0.0042μg·ml-1,它们的检测范围在0.005~2.0μg·ml-1之间,线性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7.
施药液量对农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突出,农业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药使用技术落后导致农药过量使用。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高容量喷雾技术施药,农药利用率极低,防治效果不尽理想。本文综述了农药雾滴在靶标植物上沉积过程及药液流失原因。以及药剂浓度、雾滴密度、药液表面张力和水中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农药发挥生物活性的影响,以探寻更精确的农药使用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毒死蜱、对硫磷及马拉硫磷为供试农药,以斑马鱼、剑尾鱼、麦穗鱼及太阳鱼为供试生物,研究了3种农药对4种鱼的急性毒性,4种鱼肝细胞色素P450对3种农药的脱硫代谢作用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毒死蜱对于上述4种鱼的96hLC50分别为1.94、0.171、0.0273、0.0681mg·L^-1;对硫磷为2.6、0.0559、1.78、1.02mg·L^-1;马拉硫磷为7.07、0.907、6.03、0.172mg·L^-1。4种鱼肝脏P450对于毒死蜱代谢的Vmax/Km值分别为1.67×10^4、2×10^4、5×10^4、2×104min^-1;对于对硫磷代谢的Vmax/Km值分别为2×10^4、5×10^5、1.11×10^5、1.43×10^5min^-1;对于马拉硫磷的值分别为5×10^3、5×10^4、2.5×10^3、1.67×10^4min^-1。96hLC50值与Vmax/Km值大体呈负相关,其中毒死蜱的相关性较弱,对硫磷及马拉硫磷的相关性较强(R^2值分别为0.2181、0.8490、0.5102)。研究结果说明P450在鱼类耐药性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型杀螨剂F1050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药作为外来化合物,必然参与环境中物质循环和代谢,并影响环境的能量和物质循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化合物进入农业环境,给农业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同时给人们提出了如何消除这种压力的问题。农药的迁移、吸附、代谢、富集等环境行为及其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尤其是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降解问题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能代谢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从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银杏Ginkgo biloba中分离获得1株活性菌株TMSF169。通过形态学和IT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团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发酵粗提物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紫外光或碘蒸汽显迹,配合活性追踪,从菌株TMSF169发酵液中分离获得1个具抗真菌及除草活性的化合物TMSF169A,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技术将其结构鉴定为圆弧菌醛酸(cyclopaldic acid)。活性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对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水稻Oryza sativa等植物均具有致病毒性,对芝麻Sesamum indicum和大豆Glycine max不敏感。结果显示菌株TMSF169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