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全球红葡萄的光合日变化及品质变化,寻求全球红葡萄合理施肥方案的依据.[方法]设立全球红葡萄的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使用PP Systems便携式光合测定仪(CIRAS-2)测定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并在果实成熟期测定果实品质.[结果]不同施肥方式下全球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为“单峰”曲线,蒸腾速率(E)在中午12:00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无机肥处理使Pn保持较高水平;无机肥处理使Ga保持较高水平;各处理均使Ci保持较高水平;无机肥处理使E保持较高水平.有机肥处理使全球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8.14;和13.52;,使果实横径和酸含量分别降低3.99;和11.15;,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处理使单果重、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VC含量分别提高了6.22;、16.56;、15.88;、5.57;、8.16;和8.44;,使酸含量降低了10.71;.[结论]不同施肥方式均增强了全球红葡萄的光合作用,Pn、Gs、Ci和E均明显高于对照;不同施肥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VC含量,降低了总酸含量,提高了果实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2.
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夏大豆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夏大豆产量的影响,评价出最适宜伊犁河谷地区滴灌条件下复播大豆农田的耕作方式,2012—2014年开展了冬小麦收获后土壤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和免耕(NT)四种不同耕作方式的复播大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量、养分和产量均表现出差异性。0~60 cm的平均容重以NT处理最大,达1.4 g·cm-3,分别比RT、T、TP处理高出2.2%、4.5%、5.3%。0~30 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均以TP处理的最高,其平均值分别比T、NT、RT高出1.4%、3.8%、5.7%。30 cm以下各处理的土壤总孔隙度虽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各个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基本均表现为TPTRTNT。SOC、全N、全P含量表现为在0~20 cm土层以NT处理最高,20~40 cm土层以TP最高,T处理次之。TP和T处理显著提高0~40 cm土层土壤速效N、速效P含量。大豆产量均表现为翻耕覆膜处理最高,分别比T、RT和NT处理高出15.2%、30.8%和31.9%。本试验条件下,虽然免耕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但翻耕覆膜措施不仅有效改善了土壤物理环境,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复播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伊犁野生阿魏菇资源,于2017-2019年采用踏查及实地样方取样和实验室数据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伊犁野生阿魏菇资源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伊犁野生阿魏菇是一种分布在伊宁县新疆阿魏原生境保护区内的中低温型食、药兼用菌。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发生区土壤偏碱性,且含水率只有1.56%-9.87%,有机质含量在0.9%-1.76%,速效氮含量在32.53-42.60mg/kg,速效磷的含量在3.84-4.28mg/kg,均比较缺乏,速效钾含量比较丰富,在158.67-162.92mg/kg之间。土壤中所含的细菌数量为106个/g,放线菌为105个/g,真菌为103个/g。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加之人为破坏,致使阿魏菇分布面积急剧缩小,需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不同饲养方式对新疆褐牛生产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6月龄左右的青年新疆褐牛68头,分为散栏组和栓系组.青年牛为试验对象分别于10月、11月、12月、次年1月和2月进行体型外貌的线性评定及体尺指标测定,并定期采集血样.[结果]在两种饲养方式中自由采食散栏饲养能提高青年新疆褐牛日增重(P<0.01),散栏全期青年牛平均日增重845.58 g显著高于栓系的619.11 g,提高了36.58%,散栏在12、1、2月份日增重显著高于栓系,分别高出13.61%,32.32%,53.47%.散栏式饲养显著提高了青年牛血清磷含量(P<0.01),在12、1、2月份分别高出栓系组0.62%,7.89%,14.29%了,而栓系式饲养的青年牛血清磷含量逐步下降.在两组青年牛之间血清钙含量影响不大,两组血清钙差异不显著(P>0.05).自由散栏饲养方式在全期生长中的速度较快,体斜长,胸围,胸深,胸宽,腰角宽,腰高,坐骨宽,髋宽等基本处于继续增长趋势.[结论]散栏饲养方式能显著提高青年新疆褐牛的日增重,同时还能加快其体高,胸围,体长等体尺的生长,散栏饲养血清钙、磷含量显著高于栓系饲养.  相似文献   
15.
伊宁县愉群翁乡农民自发种植花生近20年,面积最大时超过667公顷,并有了自己的花生产品品牌,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经济模式,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地花生采取窄膜、低密度的方式种植,制约了产量的提高。为摸索当前栽培条件下花生生产最佳栽培密度,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基层党员干部是我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党员干部的绝大部分。党员干部作风的好与坏,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不断解决好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问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核心作用。虽然近几年来对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牧民定居是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的根本措施,是由牧区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度的桥梁,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逐步引导牧民从原始的游牧生活走向定居,从完全依靠天然草地走向放牧与舍饲圈养相结合,不仅是经济方式的重大改变,而且也是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伊犁河谷牧民定居、冷季舍饲与暖季放牧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O型口蹄疫病毒OHM/02株和亚洲I型口蹄疫病毒Asia I-KZ/03株进行了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对牛的毒力较强,传代后毒力稳定,OHM/02株半数感染量(ID50)在107.5~108.25/0.2mL,Asia I-KZ/03株半数感染量(ID50)在106.75~107.5/0.2mL之间,适合做检验用毒;同时该2株毒易感染乳鼠,适应BHK21细胞,对乳鼠毒的半数致死量(LD50)OHM/02株毒在107.0~109.0/0.2mL,Asia I-KZ/03株毒在107.0~108.5/0.2mL;通过攻毒保护试验证实,病毒的免疫原性良好,制备的细胞毒灭活疫苗均达到3个以上的PD50.通过病毒大规模生产工艺的探索(转瓶培养和悬浮培养)、疫苗佐剂的研究、免疫持续期的监测和安全性等试验,成功研制了口蹄疫病毒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获农业部新兽药注册证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